晋朝·东晋名言名句大全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新学网

      名人名言朝代:晋朝·东晋时期名人名言

      晋朝·东晋历史:(316年-420年),中国朝代名,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形成特殊的统治形式。因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与北方的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在东北和西北、北方的领土联系不畅,长期以属国的形式间接统治。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大都市有建康(南京)和会稽(绍兴)。

      晋朝·东晋名言晋朝·东晋经典语录 共收录晋朝·东晋名人名言76条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晋朝·东晋名人名言

      见晋·王羲之《题卫夫人》。意:这里指字的形体、结构、笔划搭配等。笔:这里指下笔书写。作字:写字。这两句大意是:在动笔书写之前,要先对所写的宇的形体结构偃仰横直等等有了充分的考虑,然后再下笔书写。书法家在动笔之前,不仅要对每个字的形体太小,笔划粗细,用墨浓淡,运笔急徐进行充分酝酿,精心设计,而且还要对字与字之间的互相搭配,整幅作品的结构布局有通盘的考虑,才能完成一件理想的书法作品。故而“意在笔前”是书法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这两句可供论述在书法创作中应先认真思考,作到胸有成竹后再下笔书写;也可仅引用“意在笔前”说明在文学创作中应对要表现的内容有了深思熟虑之后再动笔。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见晋·葛洪《抱朴子·崇教》。固志:坚定志向。这两句大意是:学问的广博在于学而不倦,学而不倦在于志向坚定。~二句“严密的逻辑,指出学问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学而不倦,能作到学而不倦的内因在于目的纯正,志向坚定。苟子《劝学篇》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枳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可见学问在于积累,而积累必须有恒心,有志者事竟成。可以这两句说明青年人应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坚定的志向,才能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才会作出巨大的成就,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崇教》

      紫电光牖飞,迅雷终天奔。

      东晋·曹毗《霖雨诗》。光牖(yǒu有):明亮的窗子。这两句大意是:紫色的闪电飞进明亮的窗子,迅疾的惊雷像在满天奔驰。写闪电如龙蛇飞舞,迅雷如骏马奔腾,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力,显得形象生动。可用来描写电闪雷鸣。

东晋文学家 曹毗 《霖雨诗》

      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晋·郭璞《江赋》。这两句大意是:长江景色的美妙,是语言叙述不尽的;与长江有关的历史事件,是笔墨记录不完的。原文虽然是针对长江的,但也可用来泛指其它事物。例如可供引用形容山川的壮丽、园林的秀美或某次经历的丰富多采,令人难忘等。也可用以说明写诗作文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为上,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不宜过于直露。

东晋著名学者 郭璞 《江赋》

      用得其长,则才无或弃;偏诘其短,则触物无可。 晋朝·东晋名言语录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用人如果用他擅长的方面,那么人才就不会被弃之不用;如果片面责难他不擅长的方面,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觉得不合意。出自《抱朴子·博喻》。诘(jié):追问,责问。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博喻》

      疏广散金以除子孙之祸。

      晋·葛洪《抱朴子·守塉》。疏广:西汉宣帝时人,任太子太傅五年,后称病还乡.把皇帝所赐黄金广济乡人。他认为把钱财留给子孙,其子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刚益其过”。本句大意是.疏广把自己的钱财散发给乡里邻居,为的是消除子孙后代未来的灾祸。疏广所为,不失为远见卓识之举。那些倚仗自己的权势、地位和优裕条件极力为子孙谋利益的人,对子孙看似爱之,实则害之,即使留下遗产如金山银山,不知道自力更生的不肖子孙也会坐吃山空,挥霍净尽,甚至为非作歹,作奸犯科,作父母的恐怕不能辞其咎吧。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守塉》

      明治病之术者,杜未生之疾。

      晋·葛洪《抱朴子·用刑》。|杜:断绝。这两句大意是:深明病理和医术的人,可以杜绝没有发生的疾病。医术高明的医生,深明病理,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可以在疾病还没暴露出来之前先作预防,不使疾病产生,可用于说明良医不单能治疗疾病,而且能预防疾病;也可用以比喻为政和处世经验丰富的人,可以预防、杜绝事故的发生。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用刑》

      官达者,才未必当其位;誊美者,实未必副其名。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选:显贵。当(dOng荡):适台。誉美者:被赞誉称美的人。副:符合。这两句大意是官职显贵的人,才能未必就适合他所占据的位置;设赞誉称美的人,他的行为未必与名声相符。古人立身道德讲究“名实相符”,但在封建社会里的十普遍现象是位高才下,名实不符。可用于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讽刺,也可用以提醒人们对“官达”、“誉美”者要考察其实际表现不可因其地位、名声而轻信。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博喻》

      火则不钻不生,不扇不炽。 晋朝·东晋名人名言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钻:指钻木生火。炽:炽烈,火旺。这两句大意是:不去钻木就生不出火来,不用扇煽,火苗就不会炽烈旺盛。~比喻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外因。因此,要搞发明创造,要促进事业的兴旺发达,必须先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否则只能成为空谈。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勖学》

      水则不决不流,不积不深。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决:疏导,开通水道。这两句大意是:水道不疏通,水就不会畅通奔流;水若不积蓄容汇,也就不会成为深广的江海。这两句以水为比喻,前句说明在学习中遇有疑难,困惑不解,如果没有人具体指导,解疑释难,就不会茅塞顿开,一解百解;后句说明学习是一个渐进过程,如果不能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就不能成为知识渊博、有学问有本领的人。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勖学》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以:因为。全:保全。陊(duò堕):坠落。这几句大意是,金属所以易断折,是因为它刚强;水所以能安全,是因为它柔和;高山容易发生山崩而坠落,是因为它高;山谷所以能平安自适,是因为它低。~几句以自然物性为喻,阐述一种哲理,一种社会现象:刚强耿直的人,容易受挫折、遭打击;柔和无争的人,则能够明哲保身。“露头的椽子先烂”,“树大招风”,地位高的头面人物,竞争者多,树敌也多,易受攻击,也容易倒台;地位低下的人,默默无闻,不被人所知,也不为人所重,倒常平安无事。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广譬》

      金舟不能凌阳侯之波,玉马不任骋千里之迹。

      晋·葛洪《抱朴子·用刑》。凌:渡。阳候: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此指洪波巨浪。任:胜任。骋:驰骋,奔驰。这两句大意是:金制的船不能横渡洪波巨浪,玉雕的马不能胜任千里驰驱。船的功用在于渡河,马的功用在于奔驰。金舟玉马既贵重又精美,却无渡河之实和驰骋之用,因此徒有“舟”、“马’之名,而无“舟”、“马”之实,只具有可供观赏的工艺品价值而已。~所说明的是成事必须务实的道理,颇有鉴戒意味。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用刑》

      名美而实不副者,必无没世之风。 晋朝·东晋名言语录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副:相称,符合。没世:永久。风:风范。这两句大意是:博得美名而与实际不副的人,必无永久的可以传世的风薄。世界上有许多名不副实的人或物,凭借机遇、势力、欺骗宣传或其他原因,名噪一时,甚或名重一世,但却经不起时间老人的检验,最终必将还其本来面目,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

      晋·葛洪《抱朴子·极言》。一耕:一次耕耘。干天:冲天,耸人云天。木:树。旬日:十日。长(zhǎng掌):生长。这几句大意是:千仓万箱的粮食,不是一次耕耘就能得到的;高人云天的大树,不是十天工夫就能长成的。这几句话是比喻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得到硕果,就必须不断努力,坚持不懈地下工夫,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经过渐变的过程。可用于说明对待学习和事业应持的态度。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极言》

      小疵不足以损大器,短疾不足以累长才。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疵(cī刺):小毛病。本句大意是:不能因为一点儿小毛病就损坏一个大的器物。这句话说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任何事物都有缺点,不能吹毛求疵,因小失大,看人待事都应这样。可说明事物的相对性及衡量人才的标准。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博喻》

      西施有所恶而不能减其美者,美多也。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西施:古代著名的美女。恶:丑。这两句大意是:尽管西施也有长得美中不足的地方,但并不减少她的美色,因为她长得美的地方太多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再美好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和视点去观察,也总能找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白璧微瑕,并不影响整体的美。这两句可供论述瑕不掩瑜的遭理,也可供论述对任何人和事都不能求全责备的道理。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博喻》

      锐锋产乎钝石,明火炽乎暗木,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 晋朝·东晋名人名言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锐锋:指具有锐利锋刃的刀、剑等。钝石:粗笨的矿石。炽(chi赤):原义是火旺,这里是燃烧意。璞(pú仆):中间藏有美玉的石头。这几句大意是:锐利的刀剑来源于粗钝的矿石,明亮的火光来源于燃烧的暗木,珍贵的明珠出自轻贱的河蚌,华美的宝玉出自丑陋的璞石。自来人人都喜爱锐锋、明火、贵珠、美玉,却每每忘了它们来源于不起眼的钝石、暗木、贱蚌、丑璞。这几句可供论述伟大往往孕育于平凡之中的道理,也可供论述从质朴中可以提炼出精美的道理。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博喻》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算子·算盘子。这几句大意是:(创作书法)如果平直相似,样子像算盘子,上下方方整整,前后平齐划一,便称不得节法艺术,只不过是得到一些字的点画罢了。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的形态结构与人的生理、心理结构有一种“同形同构”的关系。一点失当,一画败笔,都会破坏整体的艺术美,如明人陶宗仪形象比喻的那样:“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所以王羲之强调书法家进行创作前,要“先乾所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似,意在笔前,然后做字。”若呆板无变,整齐划一,千字同面,状如算子,了无生气与性灵,便称不得书法,不过是排列整齐的一行行点点、画画罢了。~不愧为书圣的经验之谈,学书者当以之为戒。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

      晋·葛洪《抱朴子·喻蔽》。劲:强劲。这几句大意是:云层密厚的,下的雨一定很猛;硬弓强劲的,射出的箭一定很远。这几句说的虽然是自然现象和物理现象,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可用于论教和治学,说明博览今古,学贯中西,根基扎实,功底深厚的人,他的见识、成就、学术造诣就会超出一般人。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喻蔽》

      粉黛至则西施以加丽。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黛(dài代):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西施:春秋末年越国著名美女。本句大意是:有了化妆品的装饰,越国美女西施会更加美丽。此名句以比喻象征手法说明学习的道理。即使是学富五车的人,也像西施需要粉黛一样地需要学习,孤陋寡闻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此句比喻巧妙,寓意深刻,其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显得既通俗又含蓄,既具体可感又耐人寻味,从而增强了文句本身的艺术魅力。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勖学》

      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 晋朝·东晋名言语录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雕镂(lou漏):雕刻。这几句大意是:对于无法挽救的病人,不必再给他下苦口的药了(以免增加他的痛苦);已经朽烂的木头,不能再雕镂精美的花纹了(没有保存的价值)。良药苦口利于病,是对于可治之病讲的,若病入膏肓,无可挽救,还给病人吃苦口之药,只是徒然增加其痛苦罢了;“朽木不可雕也”(见《论语·公冶长》),雕了也没有美学价值,不能成为传世之作。故以此二句说明办事应实事求是,不能沽名钓誉,图幕虚名,否则只是白费功夫,甚至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博喻》

      虽云色白,匪染弗丽;虽云味甘,匪和弗美。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匪:非。这几句大意是:丝虽然说很白,不经漂染,不会明丽喜人;美味虽然甘甜,不经调和,不会脍炙人口。此条是葛洪在阐明教学的重要性时所打的比方,其目的在于通过未加工与加工过的东西的物性差别,说明教育和学习的必要性。生丝虽然很有价值,然而只有经过了漂染、加工,才能更加明丽。同理.人虽然是万物灵长,也只有经过学习,接受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发挥出更大的人生价值。此条通过具体可感的实物,说明重视教育的道理,手法巧妙,表述生动。这是古人说理文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勖学》

      临凝结而能断,操绳墨而无私。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凝结:指难分难解的纠葛。操:掌握。绳墨:本是木工打直线的工具,比喻规矩或法度。这两句大意是:遇到纠葛而能作出决断,掌握法度而能无所偏私。在当今选个提倡法制的时代,人民希望执法者都能到“~”。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行品》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刚世无弃材。

      晋·葛洪《抱朴子·务正》。役(yì忆):驱使,任用。废功:不成功。材:问“才”。这几句大意是:任用人所擅长的本领,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避开人的短处,世上就没有可弃掉的人才。任用人的长处,因为是其所擅长,干起事来得心应手,就易于把事成功。人有短处,如果任用时能避开他的短处,只用他的长处,帮么世上就班有完全没用的人了。这几句用于说明任用人如果能扬长避短,则人人可用;能人尽其用,也就易于把事情办成功。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务正》

      金钩玉饵虽珍,不能制九渊之沉鳞。 晋朝·东晋名人名言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饵:钓鱼用的鱼食。九渊:深渊。制:制服,指钧得。沉鳞:沉在水底里的游鱼。这两句大意是:黄金做成鱼钩,白玉当作鱼饵,虽然都租珍贵,却不能钓得沉在渊底的游鱼。天下之物各有所用,只有用得其所,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取得最佳的效益;用得不得其所,即使再珍贵,也等于废物。用人也应作如是观。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广譬》

      以玉为石者,亦将以石为玉矣;以贤为愚者,亦将以愚为贤矣。

      晋·葛洪《抱朴子·擢才》。这几句大意是:把宝玉当作石头的人,也会把石头当作宝玉;把贤人当作愚人的人,也会把愚人当作贤人。~以前两句比喻后两句,说明一些人知识浅薄,目光短浅,贤愚不分,能把贤人当作愚人,也能把愚人当作贤人。以贤为愚会埋没人才,以愚为贤又会重用蠢才,这对国家对事业都是极其危险的。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擢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毕;尽。全。咸:全,都。这两句大意是:所有的贤良、英才都来出席,不论年长、年少统统集合相聚在一起。这是王羲之为形容在兰亭别墅中的一次盛会而写下的名句,颇有自得之意。“群贤”显现出参加者声望之高。人数之众;“少长”写出参加者年龄段之长;“毕”、“咸”是程度的描写,极有力地突出了集会的盛况。此名句精粹流丽,文约意丰,具有典型的文人作品的特征。描写盛会时可以化用。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兰亭集序》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觞(shāng商):酒杯。本句大意是:身处秀林幽景之中,一杯芳香四溢的醇酒,一句畅怀适意的新诗,都足以把心中的深情表露无遗。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诸友同游会稽山阴之兰亭,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与上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起,构成了一个纵情山水的艺术境界。此名句写喜悦之情不是浓墨渲染,而是从酒香岚气中流出,语言优美素雅,意境清新别致,体现了六朝人放浪山水,由自然之性灵悟自我之性情的审美情趣,为今天表现山水之乐提供了范例,也可直接引用。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兰亭集序》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晋朝·东晋名言语录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品类,指世间万物。游目:随意流览。骋怀:驰骋怀抱。极:尽。这几句大意是:翘首远眺,浩浩苍穹,辽阔深邃;纵目大地,万紫千红,气象壮观,使人眼观美景,心驰神往,顿觉世间欢乐穷尽此中。这几句表现观照自然领悟真谛的喜悦心情。通过“仰”、“俯”、“游”、“骋”一系列动作化的描绘,既写出视野的广阔,自然的丰赡,又写出感受自然的惬意。文句从大处落笔,往细处体验,表现了“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物咏”的审美特征。写作时可引用以表现观赏自然所引发的由衷感叹。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兰亭集序》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晋·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这两向大意是:春秋之季,丽日和风,明媚澄碧,佳日自多,登临高山之巅,吟诗浩歌,使人适意畅怀,乐而忘返。此条“直是口头语,乃为绝妙词。极平淡,极色泽”(蒋薰评《陶渊明诗集》)。“登高”、“赋诗”,虽不正写诗人肖像,但一个迎风长啸、引吭高歌、欢乐自若的诗人形象惟妙惟肖,如站目前。这种善于捕捉人物神态的写法今天仍可借鉴。可引用以抒写登临时的喜悦之情。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移居二首》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鼓腹:凸起肚子。这两句大意是:吃饱了饭,凸起肚子,无所思虑,黎明起床,日落归眠。据此诗前半部可知,此句描写的是上古理想社会的生活方式:“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在传说中的东户季子时代,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余粮堆田头,道路不抬遗。一切适于本性,超然物外,无所用心,这是陶渊明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此名句采用赋的手法去表现淳朴的远古民风,淡泊而传神,自然而疏朗。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四。啸傲:傲然歌啸。轩:有窗的长廊。得此生:求得人生真意。这两句大意是:面临东轩的秋菊落英傲然歌啸,姑且以此求得此生真意。诗人因厌恶仕途而归隐园田,此条写出诗人清高矿达的情怀,上句写形,下句写意。“啸傲东轩”一语,仪态怏然,神形兼备,勾勒出一个隐逸山水,傲然自得的诗人形象。古人对此诗评价甚高,说其“通篇寓意高远……洗尽古今尘俗气”(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隐定斋语)。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饮酒二十首》

      怏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晋朝·东晋名人名言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这两句大意是:意惬神旷,陶然自乐,忘记了自己已是垂暮之年。此名句典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描写情感,贵在独抒性灵。~两句正是通过内心的情性表现,写出了超脱自我任情适性的“魏晋风度”与独到的心理感受。可用以表现忘却流年的喜悦之情。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兰亭集序》

      东海三为桑田。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本句大意是:大海变为农田,农田变为大海,这种变化已经反复三次。《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比喻世事变迁很大,也有简说为”沧海桑田”的,后以“人世沧桑”比喻世事巨变或多变。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神仙传·麻姑》

      良骏败于拙御,智士踬于暗世。

      晋·葛洪《抱朴子·官理》。御(yù预):驾驶车马的人。踬(zhì描):被绊倒。这两句大意是:良马失败于拙劣的驾御者,才智之士羁绊于昏暗的世道。好马须有良御,智士须逢明世。再好的马遇到拙劣的骑手和御手也跑不快;再有才智的人生在暗世也发挥不了自己的才能,不能有所作为。这两句以“良骏败于拙御”作比兴,通晓易明地揭示了“智士踬于暗世”的悲剧。这种以浅比深的说理方法可以借鉴。可用这两句揭示智士不能有所作为的原因,也可用以抒发智士逢暗世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感叹。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官理》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晋·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这两句大意是:家境贫寒之至,以至于夏天终日饥饿,冬夜没有被褥御寒。此诗状写陶渊明归隐后期的尴尬境遇。诗的中八句写道:“炎火屡焚如,螟蜮悠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此名句以赋的手法,直言饥寒交迫生活的凄楚难耐,如泣如诉,真切感人,常被人用来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灵菊植幽崖,擢颖陵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晋朝·东晋名言语录

      晋·袁山松《咏菊》。擢颖:秀拔。陵:同“凌”。飙(biāo标):狂风。这几句大意是:灵异的菊花种于深山,秀拔挺立,蔑视风寒。春天的雨露染不出它的艳色,秋季的霜雪摧不毁它的枝条。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在我国十大名花的评选中它位居第三。菊花高洁丰丽,傲霜怒放,通过它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歌颂菊花挺拔不群,傲寒凌霜的特性。

东晋诗人 袁山松 《咏菊》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暧(ài爱)暧:昏暗的样子。依依:轻柔的样子。墟(xū虚)里:村落。这几句大意是:远远望去,幽暗的村落依稀可辨,远村上空飘起了轻柔的炊烟,阵阵犬吠从深巷中传出,声声鸡鸣发自桑树的顶端。诗人以平淡质朴的笔触,写出了真实的自然景致:时远时近,时动时静,时形时声,依依稀稀,朦朦胧胧,突出了田园风光恬静闲适的特点。诗句既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又表现出自然界的勃勃生气,成为自然天成,最为后人乐道的描绘田园风光的名句。《红楼梦》四十八回中林黛玉曾引用这两句诗与王维诗进行比较,并称道其比王诗“淡而现成”。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归园田居五首》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绿箍(xiǎ0小):嫩绿的细竹。媚:妍美。此处用如动词,有献美以表示友好之意。清涟:水清澈而有波纹。这两句大意是:天边的白云环抱着清幽的山石,嫩绿的纽竹频频向清澈的水波献出妩媚娇柔。诗文着一“抱”字和“媚”字,使自然山水富有了人的灵性和美好情感。这种以拟人手法表现山水自然美的方法,不仅形象鲜明突出,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使诗歌具有独特的意境与情趣美。很值得今天写作时借鉴。

东晋末年诗人 谢灵运 《过始宁墅》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衰。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朔风:北风。这两句大意是:明月照在积雪上,闪烁着寒光;强劲的北风怒吼着,声音多么悲凉!“明月照积雪”是传诵的佳句。钟嵘《诗品·总论》评论说:“‘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意思是:写诗重在写出作者深刻的主观感受,而不贵于用典。谢灵运直写雪夜明月之景,虽未借助于经史,却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两句可引用以描写数九寒天的风雪夜景。

东晋末年诗人 谢灵运 《岁暮》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晋朝·东晋名人名言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园柳变鸣禽:园中的柳树上,鸣叫的禽鸟变换了种类。这两句大意是:池塘边生出了绿茸茸的春草,园中的柳树开始泛青,树上啼叫的鸟儿也与秋冬时不同了。这两句从春草的初生和啼鸟的更换着眼,捕捉到了春天最初的踪迹,不仅概括地描绘出初春景象,而且表达了诗人的新鲜感觉。语言清新质朴,自然天成,不愧为历代备受推崇的名句。可用于表现初春景色。

东晋末年诗人 谢灵运 《登池上楼》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志向投合的人不认为山海的阻隔遥远,意见不合的人不认为咫尺的距离很近。所以有的人跋山涉水从各处来相聚,也有的人就在眼前却不相交往。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博喻》

      执志不绝群,则不能臻成功铭弘勋。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一言之善,贵于千金。 晋朝·东晋名言语录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养生以不伤为本,积伤至尽则早亡。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详交者不失人,泛交者多后悔。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位高而器不称者,不免致冠之惑也。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外篇博喻》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晋朝·东晋名人名言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

      时移世改,理自然也。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伤人之语,剑戟之痛。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仁者为政之脂粉,刑者御世之辔策。 晋朝·东晋名言语录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人之有礼,忧鱼之有水矣。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权贵之家,咫尺弗从。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其取非义之财,不避怨恨,譬若以漏脯救饥、鸩酒解渴。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朋友之交不宜浮杂。 晋朝·东晋名人名言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

      酒能益人,亦能损人。东晋学者 张湛 《养生要集》

      论珍则不可以细疵弃巨美。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鸾凤食粒于庭,则受辱于鸡鹜也。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量才而授者,不求功于器外;揆能而受者,不负责于力尽。 晋朝·东晋名言语录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东晋末年诗人 谢灵运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后人看待今天的人和事,也和我们现在看待过去的人和事一样。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兰亭集序》

      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晋朝·东晋名人名言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微旨》

      格言不吐庸人之口。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富贵之多罪,不如贫贱之履道。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

      出不辞劳,入不数功。 晋朝·东晋名言语录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参差之上,无齐之下。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

      南北朝·宋·谢灵运《道路忆山中》夕:夜。诗句实叹夏夜之长。

东晋末年诗人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晋朝·东晋名人名言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盖不私其身,处天下以至公也。东晋著名学者 郭璞

      谤来不戚,誉至不喜。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mingyanmingjudaquan/134473154111.html

      名人名言朝代:晋朝·东晋

      返回: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