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端品质认证提升“桂字号”竞争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 2024年05月17日 07:25

      5月16日9时,位于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的东融(供港)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内一片忙碌。一桶桶毛节瓜被装上车,从田间地头送到分拣厂。

      “我们流转了300多亩土地,主打瓜类、豆类、叶菜等粤港澳大湾区热销蔬菜品种。今天采收了7000多公斤毛节瓜、1000多公斤丝瓜,全部发往粤港澳大湾区。”示范区种植大户侯慧敏告诉记者。

      临近中午,满载毛节瓜的冷链车从示范区出发,4个小时后到达东莞和深圳的农贸市场,这两地都有侯慧敏的直营门店。

      卸车后,粤港澳各地市场的商贩、饭店采购人员,按照此前预约的订单陆续到侯慧敏的门店认购。当天,这批毛节瓜就将销售一空。

      “东融(供港)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是广西首家供港蔬菜种植基地,发展供港蔬菜产业已逾20年。”示范区负责人袁蕊告诉记者,目前示范区共有16个蔬菜品种获“三品”认证,11家农业企业获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基地认定,是名副其实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新鲜、安全是供港澳蔬菜最大的特点。通过实施冷链物流提升行动、给企业开辟农产品“绿色通道”、开展连片标准化生产托管等方式,贺州市的供港蔬菜产品实现全程冷链运输、自动送检,4小时内即可端上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餐桌。另外,贺州还率先在全国实现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覆盖,全市约七成农产品均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紧抓国家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广西充分发挥毗邻粤港澳、生态良好、农产品丰富而优质的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品质品牌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进一步深化桂港、桂澳农业合作,共同推动共享发展。

      2020年8月,粤桂两省区签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广西打造一批面向大湾区的农产品示范基地。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共认定192家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10家供港农产品示范基地、46家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获批82个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拥有广西最大的优质白酒生产基地,配套“产、研、销、旅”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然而,其之前苦于在高端市场消费者中知名度不高。产品自2020年取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后,得到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广泛认可,高端品牌形象逐渐树立,销量较获证前增长了136%,产品畅销全国27个省(区、市),成为桂酒产业振兴的标杆。

      “诸多广西优质特色产品通过香港认证标志被境外消费者快速识别和信任。”广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政策引领、技术支撑,该局共帮扶指导全区868家企业获得978张香港优质“正”印等香港高端品质认证证书,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425.8亿元。一批“小而美、专而精、口碑好、品牌佳”的合作成果,助力企业开拓香港市场,并利用香港连接国际市场的优势便捷走向世界。

      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广西通过帮助企业获得香港高端品质认证,提升“桂字号”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入实施的农业品牌强农行动,发布“桂字号”农业品牌603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获证总数达1739个,广西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标识越擦越亮。

      专家认为,广西自然生态优良,土地富硒、水质纯净、食品安全绿色,在广西供港农副产品基地提质升级、品质品牌培育、农业科技服务、农产品供应链畅通、投资贸易合作等领域加强合作,打造面向港澳的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共同推动共享发展大有可为。

      推进供港、供澳基地和“菜篮子”基地建设;畅通广西农产品直达香港的供应链,实现广西农产品向澳门及国际市场的高效供应;提升农产品品质,培育“桂字号”农业品牌;加强桂港、桂澳农业领域交流合作……未来的桂港、桂澳农业合作,内容丰富,值得期待。(陈静 骆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