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zjknews.com提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投资新疆 | 养牛人的“牛”日子

2024-06-18 00:01:38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1225

  

6月的可克达拉艳阳高照。穿上工作服,穿过消毒室,一座现代化养殖基地便映入眼帘。一头头体格健硕的养殖牛,沐浴着阳光,悠哉悠哉地吃草、散步。待产母牛住着独立“别墅”,在牛栏里安心“养胎”。刚出生不久的牛犊,享受着特殊照料,静静地卧在牛棚里休憩。

  “这里是我们的良种繁育场,饲养了1万多头新疆褐牛、华西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像这样的养殖基地,我们还有十多个,养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新疆创锦农牧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李炯春自豪地说。

  位于新疆可克达拉市的现代化养殖基地。人民网 李欣洋摄

  当前,新疆正全力推进“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其中之一就是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

  创锦农牧业公司自成立以来,总投资20亿元,养殖设施总占地4000余亩,产业基地覆盖伊犁河谷。去年,3万多头牛从这里走向全国,销往广东、上海、江苏、湖南、四川、广西等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不远处,高大的饲料罐格外醒目。李炯春介绍,公司除良种牛繁育,肉牛养殖外,还相继建成饲料厂、有机肥厂、奶制品加工厂、屠宰加工食品厂和农牧业机械制造厂,已形成有机生态循环的全产业链。

  “我们每年签订的各种饲草料种植订单就有将近10万亩,带动不少周边种植户增收致富。”李炯春说。

  养牛场。人民网 李欣洋摄

  群众要致富,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

  为了更好地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创锦农牧业公司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机制,实行“牲畜统一采购、统一防疫、统一保险、统一品种改良、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养殖标准、统一销售”的“七统一”运作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养殖、销售“两头难”问题。

  “我们引领创办了41个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牛2万余头,600多养殖户年均增收5万余元。”李炯春说。

  养牛场。人民网 李欣洋摄

  朱玛克敏·托合达生是创锦农牧业公司的一名包装工。“工作以来,我和丈夫的生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有感而发地说。

  多年前,朱玛克敏·托合达生和丈夫工作不稳定,欠下5万多元债务,生活非常困难。后来经人介绍,她和丈夫来到刚刚成立不久的创锦农牧业公司工作。

  “现在,我们每个月都有1万元收入。不仅还清了债务,而且盖了新房,买了新车,生活越来越好了。”朱玛克敏·托合达生开心地说。

  目前,创锦农牧业公司有600余名员工。许多员工和朱玛克敏·托合达生一样,在这里实现致富增收,收获美好生活。

  李炯春说:“到2025年,我们计划养殖育肥牛10万头,繁育良种牛1.5万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带动1.6万户职工群众增收。”

  “在这里工作很开心,我还介绍了很多同乡过来,相信我们的生活未来会更‘牛’。”朱玛克敏·托合达生说。(赵强、刘慧、刘洁妍、石丽峰、李欣洋、刘宁、杨睿)

  

编辑:张燕梅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