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园区有了“普法驿站”

法制网 2024年05月23日 10:36:01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伟伦

      “商务合作,在合同签订前还应考察下对方企业是否有‘前科’,最好用的两个平台分别是‘中国裁判文书网’和‘执行信息公开网’,通过这两个网站可以查询对方是否总被起诉,或者是否属于失信企业。”5月10日,在北京市大兴区举行的民法典宣传月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启动仪式上,律师正在为企业员工代表们传授识别法律风险的秘籍。

      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期间,北京市以“送‘典’进企业 护航新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并围绕法治宣传“惠企增效”、法治实践“助企纾困”、法治文化“润企赋能”三个方面,推出建立企业园区普法驿站、开展问需式公益“法治体检”、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等16项具体举措,努力构建全市各区、各部门齐参与的企业普法大格局,助推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们正在开展活动,可以针对您所咨询的劳资问题为企业上门开展公益普法讲座,您也可以提出其他法治需求。”北京市房山区的12348法律服务热线接线员通过电话向企业咨询人介绍专项活动的相关举措,并征集企业需求。连日来,房山区利用多条政务热线了解企业需求,同时组织“助企惠民”普法讲师团成员走进企业开展以案释法等公益普法宣传工作。

      据北京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刘兵介绍,此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将持续至今年年底,重点宣传民法典中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追究侵权责任等内容,以及《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有关平等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并向企业宣传资质许可、减税降费、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惠企便企措施。

      在法治宣传“惠企增效”活动中,北京将在重点企业和园区成立警企服务站和普法驿站,组织法官、检察官、执法人员、律师等走进企业,开展送法上门、办案咨询等“护企优商”活动,同时聚焦企业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金融风险防范和规范用工等内容,开展专题法治宣传。

      提供定制化普法的同时,北京持续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法治实践“助企纾困”活动中针对执法期间发现的企业各类问题隐患,强化“以案释法”,引导企业整改提升,助力企业发展。同时,北京将结合世贸改革新进展,向企业宣传国际贸易相关规则变化,并加强企业法治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法治文化“润企赋能”活动中,北京将利用普法新媒体实现“云端”送法进企业,并通过组织开展专项法律知识竞答活动等,增强企业和职工的法治宣传活动参与度、获得感。此外,北京将充分挖掘民法典中深厚的法治文化底蕴,围绕“中国古代民商事领域传统法治文化”等内容,在地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区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展,并开展一系列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鲍雷表示,通过此次专项普法活动努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并通过一系列企业和职工群众易接受、见效果的普法宣传举措,切实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问题,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