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仇池

[chóu chí]
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族杨氏建立的政权名称
收藏
0
0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仇池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族杨氏建立的政权名称,因其立国之时政治中心甘肃陇南仇池山而得名。历史上的仇池国主要是指杨茂搜建立的前仇池国杨定重建的后仇池国。前仇池国被前秦将领苻雅所灭,后仇池国被刘宋将领裴方明所灭。而杨氏后裔所建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也被史学家认为是仇池国的延续,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仇池国应该指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五个政权。
中文名
仇池
建国时代
魏晋南北朝
建国民族
氐族杨氏
疆    域
今陇南川北一带
组成内容
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
政治中心
仇池山

前仇池国

播报
编辑

发展历程

西晋元康六年(公元煮体驼296年),氐族人齐万年[1]领导关陇各族起义,起义烽火遍及秦、雍等州。此时,杨飞龙养子杨茂搜(?精想—317)率部众四千煮鸦格厦重返仇池,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这标志着仇池政喇匪权的建立,史称前仇池国
仇池宗系图
本来是略阳清水(今甘肃天水清水县天水郡东汉时称略阳郡)氐人,在秦、汉时期一直定居陇右。
东汉建安年间,杨腾率领部众迁到仇池定居下来。三国时曾联合凉州马超韩遂、杨秋和占据今甘肃一带的兴国氐王阿贵汇合共同反抗曹操。后因战败率少数将领投奔蜀汉,蒸夜循其余部众朽燥验被曹操迁至扶风天水一带。曹魏封杨千万为百顷氐王。
西晋武帝时,杨飞龙受晋封号,以假征西将军名义,率部落“还居略阳”。杨飞龙以外甥令狐茂搜(即杨茂搜)为养子。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杨茂搜率部落四千家迁到仇池,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氐族部众拥戴称王,始建前仇池国,称仇池公,其辖地有武都(武都郡)、阴平(武都郡)二郡。愍帝任命他为骠骑将军左贤王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前仇池分裂,杨茂搜长子杨难敌继位,号左贤王,屯下辨。其弟杨坚头号右贤王,屯河池(今徽县),今陇南地区大部都在其控制范围之内。其后兄弟内斗,国力日弱。
东晋太和兆垫棕十一年(371年),前秦皇帝苻坚遣将杨安攻仇池,城破之后,将氐族枣辩汗人迁徙到关中一带,前仇池国灭亡。[2]

前仇池国世系

国君世系
姓名
在位时间
称号
备注
296-317
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西晋封为骠骑将军、左贤王
-
317-334
前赵封为益宁南秦三州牧、武都王
杨茂搜之子
334-337
自号龙骧将军、左贤王、下辨公,向晋称藩
杨难敌之子
334-355
东晋封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雍州刺史、仇池公,后改封天水公
杨毅从兄、杨难敌之侄
355-356
自立为仇池公,东晋封为秦州刺史
杨初之子
356-360
东晋封为仇池公
杨国从父、杨初之弟
360-370
东晋封为秦州刺史,前秦封为南秦州刺史
杨俊之子
370-371
-
杨世之子

后仇池国

播报
编辑

发展历程

仇池
建元十九年(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战败,前秦瓦解。随后追随苻坚的杨定乘机回到陇右,收集旧部众,自称龙骧将军、仇池公,招纳氐、汉民自立,向东晋称藩。杨定恢复的仇池政权被称为后仇池国。晋太元十九年(394年)与西秦乞伏乾归战,失败被杀。
杨定死后,堂弟杨盛继位,辖区只有武都、阴平两处城池,为稳定局势,杨盛先后向后秦、东晋以及刘宋称藩。杨盛时期,后仇池国发展艰难,不过在其后期,由于国内较为安定,后仇池国呈现出繁荣景象。
公元414年,东晋刘裕征蜀,收复汉中,仇池守军一溃千里,撤离梁州,后仇池国献上降表,向刘裕称臣,归附东晋。杨盛死后,其子杨玄继位,杨玄是一位守成之主,“善待士,为流、旧所怀”。南朝刘宋初年,杨玄在位,自称武都王,接受刘宋册封,称臣于宋。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北魏封杨玄为南秦王。刘宋封杨玄秦州刺史、武都王。
杨玄死后,其子杨保宗继位,随后杨玄弟杨难当废杨保宗自立,杨难当力图有所作为,连年兴师。从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开始,仇池发生连年的灾荒,为摆脱困境,杨难当接连向刘宋及北魏发兵,最终以失败告终。宋元嘉十八年,杨难当进攻刘宋的益州,刘宋发兵反击,不久便攻入仇池境内,驻守仇池的主将向刘宋投降,走通无路的杨难当在陇右投了北魏。后仇池国也随之覆灭。[3]

后仇池国世系

后仇池国世系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称号
备注
武王
385-394
自称龙骧将军、仇池公、秦州牧、陇西王
杨难敌曾孙
惠文王
394-425
自称征西将军、秦州刺史、仇池公,南朝宋封为武都王
杨定从弟
孝昭王
425-429
自称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
杨盛之子
-
429
-
杨玄之子
429-442
南朝宋封为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进征西将军;
杨玄之弟、杨保宗从父

地理位置

播报
编辑
仇池,二指地名,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城南四十五公里处。
历史时期内,仇池疆域多介于今陇南、陕西南、川北之间。

氐族散亡

播报
编辑
杨茂搜的后人在仇池一带相继建立了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政权。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阴平国王杨法琛因出兵帮助北周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声讨权臣上柱国杨坚,被杨坚派兵灭亡,部众遂散处各地,氐族逐渐消失。

武都

杨文德447年-455年;
杨元和455年-466年;
杨僧嗣466年-473年;
杨文度473年-477年;

武兴

文王杨文弘(文宏)478年-479年;
顺王杨后起479年-486年;
安王杨集始486年-503年;
关王杨绍先503年-535年;
惠王杨智慧(?)535年-545年;
理王杨辟邪(?)545年-553年

阴平

杨广香477年-483年;
杨炅483年-495年;
杨崇祖495年-511年;
杨孟孙511年;
杨定511年-542年;
杨太赤542年-564年;
杨法深564年-580年
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政权世系
3、武都(447—477)30年
仇池公
杨文德
447-455
8
自号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南朝宋封为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后降为辅国将军,追赠征虏将军、秦州刺史
杨玄子
武都王
杨元和
455-466
11
南朝宋封为征虏将军
保宗子
-
杨僧嗣
466-473
7
南朝宋封为北秦州刺史
元和从弟
武兴王
杨文度
473-477
4
北魏封为武兴镇将,后封南秦州刺史、武都王;南朝宋封为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
僧嗣从弟
4、武兴(478-506、529-553)52年
文王
杨文弘(宏)
478-479
1
北魏封为南秦州刺史、武都王;南朝宋封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文度弟
顺王
杨后起
479-486
7
北魏封为武都王
文弘兄子
安王
杨集始
486-503
17
南齐封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北魏封为南秦州刺史、汉中郡侯、武兴王
文弘子
关王
杨绍先
503-506
3
北魏封为武兴王,曾称帝
506—528为国灭时期
集始子
-
-
529-535
6
-
-
惠王
杨智慧
535-545
10
生年不详
绍先子
理王
杨辟邪
545-553
8
西魏封为东益州刺史
绍先子
5、阴平(477—580)103年
杨广香
477-483
6
自立为阴平王,南齐封为沙州刺史,改西秦州刺史
难当族弟
-
杨炅
483-495
12
南齐封为沙州刺史、阴平王
广香子
杨崇祖
495-511
16
南齐封为沙州刺史、阴平王
杨炅子
杨孟孙
511
1
南朝梁封为假节、督沙州刺史、阴平王,追赠安沙将军、北雍州刺史
崇祖子
杨定
511-542
31
南朝梁封为阴平王
孟孙之子
杨太赤
542-564
22
生年不详
-
杨法深
564-580
16
自称阴平王,西魏封为黎州刺史

历史记载

播报
编辑
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三代之际,盖自有君长,而世一朝见 ,故诗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也。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汉武帝中郎将郭昌卫广灭之,以其地为武都郡。自汧渭抵于巴蜀,种类实繁,或谓之白氐,或谓之故氐,各有侯王,受中国封拜。
汉建安中,有杨腾者,为部落大帅。腾勇健多计略,始徙居仇池。仇池方百顷,因以为号 ,四面斗绝,高七里余,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其上有丰水泉,煮土成盐。腾后有名千万者,魏拜为百顷氐王。千万孙名飞龙,渐强盛,晋武帝平西将军。无子,养外甥令狐茂搜为子。惠帝元康中,茂搜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群氐推以为主。关中人士流移者多依之。愍帝以为骠骑将军左贤王。茂搜死,子难敌统位,与弟坚头分部曲。难敌自号左贤王,屯下辨;坚头号右贤王,屯河池。难敌死,子毅立,自号使持节龙骧将军、左贤王下辨公,以坚头子盘为使持节、冠军将军、右贤王、河池公。臣晋,晋以毅为征南将军。三年,毅族兄初袭杀毅,并有其众,自立为仇池公,臣于石虎,后称籓于晋。永和十年,改初为天水公。十一年,毅小弟宋奴使姑子梁三王因侍直手刃杀初,初子国率左右诛三王及宋奴,复自立为仇池公。桓温表国为秦州刺史,国子安为武都太守。十二年,国从叔俊复杀国自立。国子安叛苻生,杀俊,复称籓于晋。安死,子世自立为仇池公。晋太和三年,以世为秦州刺史,弟统为武都太守。世死,统废世子纂自立。统一名德。纂聚党袭杀统,自立为仇池公,遣使诣简文帝,以纂为秦州刺史。
晋咸安元年,苻坚杨安伐纂,克之,徙其民于关中,空百顷之地。宋奴之死 ,二子佛奴、佛狗逃奔苻坚,坚以妻佛奴子定,拜为尚书、领军。苻坚之败,关右扰乱,定尽力于坚。坚死,乃率众奔陇右。徙治历城,去他池百二十里,置仓储于百顷。招夷夏得千余家,自称龙骧将军、仇池公,称籓于晋,孝武即以其自号假之,后以为秦州刺史。登国四年,遂有秦州之地,自号陇西王。为后乞伏乾归所杀,无子。佛狗子盛,先为监国,守仇池,乃统事,自号征西将军、秦州刺史、仇池公、谥定为武王。分诸氐羌为二十部护军,各为镇戍,不置郡县。遂有汉中之地,仍称籓于晋。天兴初,遣使朝贡,诏以盛为征南大将军、仇池王。隔碍姚兴,不得岁通贡使。盛以兄子抚为平南将军梁州刺史,守汉中。
刘裕永初中,封盛为武都王。盛死,私谥曰惠文王,子玄统位。玄字黄眉,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 ,虽称籓于刘义隆,仍奉晋永熙之号,后始用义隆元嘉正朔。初,盛谓玄曰:“吾年已老,当终为晋臣,汝善事宋帝。”故玄奉焉。玄善于待士,为流旧所怀。始光四年,世祖遣大鸿胪公孙轨拜玄为征南大将军、都督、梁州刺史、南秦王,玄上表请比内籓,许之。
玄死,私谥孝昭王,子保宗统位。初,玄临终,谓弟难当曰:“今境候未宁 ,方须抚慰,保宗冲昧,吾授卿国事,其无坠先勋。”难当固辞,请立保宗以辅之。保宗即立,难当妻姚氏谓难当曰:“国险宜立长君,反事孺子,非久计。”难当从之,废保宗而自立,称籓于刘义隆。难当拜保宗为镇南将军,镇石昌,以次子顺为镇东将军、秦州刺史,守上邽。保宗谋袭难当,事泄被击。
先是,四方流人以仇池丰实,多往依附。流人有许穆之、郝惔之二人投难当,并改姓为司马,穆之自云名飞龙 ,惔之自云名康之,云是晋室近戚。康之寻为人所杀。
时刘义隆梁州刺史甄法护刑政不理,义隆遣刺史萧思话代任,难当以思话未至,遣将举兵袭梁州,破白马 ,遂有汉中之地。寻而思话使其司马萧承之先驱进讨,所向克捷,遂平梁州,因又附义隆。
难当后释保宗,遣镇董亭。保宗与兄保显归京师,世祖拜保宗征南大将军、秦州牧、武都王,尚公主;保显为镇西将军、晋寿公。后遣大鸿胪崔赜拜难当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领护西羌校尉、秦二州牧、南秦王。难当后自立为大秦王,号年曰建义 ,立妻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置百官,具拟天朝。然犹贡献于刘义隆不绝。寻而其国大旱,多灾异,降大秦王复为武都王。太延初,难当立镇上邽,世祖遣车骑大将军、乐平王丕等督河西高平诸军取上邽,又诏谕难当,难当奉诏摄守。
寻而倾国南寇,规有蜀土,袭义隆益州,攻涪城,又伐巴西 ,获维州流人七千余家还于仇池。义隆怒,遣将裴方明等伐之。难当为方明所败,弃仇池,与千余骑奔上邽,世祖遣中山王辰迎之赴行宫。方明既克仇池,以保宗弟保炽守之,河间公齐击走之。
先是,诏保宗镇上邽,又诏镇骆谷,复其本国。保宗弟文德先逃氐中,乃说保宗令叛 ,事泄,齐执保宗送京师,诏难当杀之。氐羌立文德,屯于浊水。文德自号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求援于义隆。义隆封文德为武都王,遣偏将房亮之等助之。齐逆击,禽亮之。文德奔守葭芦,武都、阴平氐多归之。诏淮阳公皮豹子等率诸军讨之,文德走汉中,收其妻子僚属资粮,及保宗妻公主送京师,赐死。初,公主劝保宗反,人问曰:“背父母之邦若何?”公主曰:“礼,妇人外成,因夫而荣,事立,据守一方,我亦一国之母,岂比小县之主。”以此得罪。
高宗时,拜难当营州刺史,还为外都大官。卒,谥曰忠。子和,随父归国 ,别赐爵仇池公。子德袭难当爵,早卒。子小眼袭,例降为公,拜天水太守,卒。子大眼,别有《传》。小眼子公熙袭爵。正光中,尚书右丞张普惠为行台,送租于南秦、东益,普惠启公熙俱行。至南秦,以氐反不得进,遣公熙先慰氐。东益州刺史魏子建以公熙险薄,密令访察,公熙果有潜谋,将为叛乱。子建仍报普惠,令其摄录。普惠急追,公熙竟不肯赴,东出汉中。普惠表列其事,公熙大行贿赂,终得免罪。后为假节、别将,与都督元志同守岐州,为秦贼莫折天生所虏,死于秦州。
文德后自汉中入统?陇,遂有阴平、武兴之地后为刘义隆荆州刺史刘义宣所杀。
保宗之执也,子元和奔义隆,以为武都、白水太守。元和据城归顺,高宗嘉之,拜征南大将军、武都王,内徙京师。元和从叔僧嗣复自称武都王于葭芦。僧嗣死,从弟文度自立为武兴王,遣使归顺,显祖授文度武兴镇将。既而复叛。高祖初,征西将军皮欢喜攻葭芦破之,斩文度首。
文度弟弘,小名鼠,犯显祖庙讳,以小名称。鼠自为武兴王,遣使奉表谢罪,贡其方物,高祖纳之。鼠遣子苟奴入侍,拜鼠都督、南秦州刺史、征西将军、西戎校尉、武都王。鼠死,从子后起统任,高祖复以鼠爵授之。
鼠子集始为白水太守,后起死,以集始为征西将军、武都王。集始后朝于京师,拜都督、南秦州刺史、安南大将军、领护南蛮校尉汉中郡侯、武兴王,赐以车旗戎马锦彩缯纩等。寻还武兴,进号镇南将军,加督宁、湘等五州诸军事。后仇池镇将杨灵珍袭破武兴,集始遂入萧赜
景明初,集始来降,还授爵位,归守武兴。死,子绍先立,拜都督、南秦州刺史、征虏将军、汉中郡公、武兴王;赠集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安王。绍先年幼,委事二叔集起、集义。夏侯道迁以汉中归顺也,萧衍白马戍主尹天保率众围之。道迁求援于集起、集义,二人贪保边籓,不欲救之,唯集始弟集朗心愿立功,率众破天保,全汉川,集朗之力也。集义见梁益既定,恐武兴不得久为外籓,遂扇动诸氐,推绍先僭称大号,集起、集义并称王,外引萧衍为援。安西将军邢峦建武将军傅竖眼攻武兴,克之,执绍先送于京师,遂灭其国,以为武兴镇,复改镇为东益州。前后镇将唐法乐,刺史杜纂、邢豹,以威惠失衷,氐豪仇石柱等相率反叛。朝廷以西南为忧。正光中,诏魏子建为刺史,以恩信招抚,风化大行,远近款附,如内地焉。后唐永代子建为州,未几,氐人悉反,永弃城东走,自此复为氐地。其后,绍先奔还武兴,复自立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