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陇西县

甘肃省定西市下辖县
收藏
0
0
同义词陇西(甘肃省下辖县)一般指陇西县
陇西县,隶属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2]东与通渭县相接,南与漳县武山县毗连,西与渭源县相邻,北与安定区接壤[8],总面积2407平方公里。[2]2022年,陇西县户籍人口523473人,常住人口42.47万人。[21]截至2023年6月,陇西县下辖12个镇、5个乡。[9]
陇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2]东汉,析置鄣县(漳县)。北魏,析置安阳县(今秦安县境)和乌水县(今通渭地)。金,析置定西县通渭县[8]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基地和交易中心。素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和“西部药都”之美称,“中国黄芪之乡”,全国中医药原料保障供应基地,是李氏文化研究中心和天下李氏寻根祭祖圣地。[2]2020年2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陇西县退出贫困县。[1]
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9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两年平均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6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9.57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61.9亿元,比上年增长5.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和60.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115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21][36]
中文名
陇西县
外文名
Longxi County
别    名
中国药都
行政区划代码
621122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甘肃省定西市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
面    积
2407 km²(2020年)
下辖地区
12个镇、5个乡
政府驻地
巩昌镇县门街1号
电话区号
0932
邮政编码
748100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42.47 万(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
威远楼仁寿山李家龙宫
机    场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
火车站
陇西站
车牌代码
甘J
地区生产总值
101.93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地名由来

陇西,因在陇山以辩肯海西而得名。[2]

建置沿革

陇西县
陇西县,古代属“雍州”地,为西戎屑谅宙部族所居。
春秋,渭首有、豲、阿胶协、之戎,其中豲戎,即牧居在今陇西地带。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伐邽、冀戎,初县之。献公元年(前384年),灭狄、豲戎。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始置陇西郡、北地、上郡等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陇西郡郡治狄道县(今临洮)。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置河上、渭南、中地、陇西、上郡五郡,属雍州。陇西郡领县十一,襄武(即今陇西县,故址在今城东南5里处)、首阳(故址在今陇西县城西50里处)二县在今陇西县境内。元朔二年(前127年),改雍州为凉州。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地增置天水郡,领县十六,陇西县境内有襄武、首阳、豲道、兰干四县并存,由陇西、天水二郡分辖,二郡均隶于凉州刺史部。新莽时期,陇西那改为厌戎郡,襄武县改为相桓县,天水郡改为填戎郡,兰干县改为兰盾县。东汉时,恢复原名。
建武十八年(42年),仍设凉州刺史部,州治移设陇县,陇西、天水二郡,仍隶属凉州刺史部。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将天水郡改为汉阳郡,郡治由平襄移设冀城(在今甘谷县境),并将陇西郡的上邦县划归汉阳郡。东汉时分襄武县地设立鄣县(今漳县),隶属陇西郡。东汉安帝永
隋朝,改陇说寒西县。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废陇西郡,置渭州;武德七年(624年),渭州隶属秦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属陇右道;上元二年(675年),分襄武县设置首阳县;开元二年(714年),设立陇右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年),陇西郡沦陷于吐蕃;大中五年(851年),唐收复陇右后,恢复渭州陇西郡及属县的建置。
北宋皇佑四年(1052)于今巩昌镇置古渭寨,元眪五年(1090)升古渭寨为陇西县。
元代设巩昌都总帅府,辖5府21州。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仍设巩昌府;洪武八年(1375年),在陇西设立巩昌卫。
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省右布政使司移设巩昌,辖有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四府;康熙六年(1667年),将设在巩昌的右布政使司改为巩昌布政使司,按察使改为巩昌按察使司;康熙七年(1668年),巩昌布政使司移兰州,改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巩昌按察使司也移至兰州,改为甘肃按察使。从此,陕甘分省。
隆三年(1738年),将靖远县划于兰州府。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祧州卫为祧州厅,归属巩昌府。至此,巩昌府辖有陇西、安定、宁远、会宁、通渭、伏羌、西和、漳县(后改为巩昌府的直属乡)、岷州、祧州厅等十州、县、厅。道光九年(1829年),撤销巩昌府的漳县直属乡,并入陇西县,设为陇西分县。光绪年间,全省分设七道,巩昌府及所属州县,均隶于兰州道(道治兰州)。
民国2年(1913年),改兰州道为兰山道(道治皋兰),共辖十五县,陇西县隶属兰山道。原陇西县丞分治的漳县,又分出恢复其县制。民国16年(1927年)篮多,成立甘肃省政府,陇西县直辖于省政府。民国25年(1936年),陇西县属于第一区。
1949年8月13日,成立陇西县人民政府,隶属岷县专区。
1950年5月,岷县专区撤销,陇西县划归天水专区。
1狱阿956夜轿盛年初,陇西棕厚洪击县改属定西专区。
1958年12月,将渭源县合并于陇西县。
1961年12月,仍恢复渭源县制。[8]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东汉章帝建初时(76~83年),分襄武县地设立鄣县(漳县)。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分襄武县东北地设安阳县(今秦安县境)和乌水县(今通渭地)。
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将定西城,通渭、通西二砦,分别改设为定西县通渭县、通西县。[8]
1985年4月,将城关镇改为巩昌镇,城关乡改为南安乡。经调整改革后,全县区划为巩昌、文峰2镇,南安、文峰、渭河、三台、首阳、云田、通安驿、渭阳、权家湾、宏伟、马河、福星、种和、高塄、德兴、柯寨、双泉、碧岩、雪山、菜子、昌谷、宝凤、和平、永吉24乡。[8]
2017年,撤销双泉乡、权家湾乡,设立双泉镇、权家湾镇。[17]

区划现状

陇西县地图
截至2023年6月,陇西县下辖12个镇、5个乡:巩昌镇文峰镇首阳镇菜子镇福星镇云田镇通安驿镇马河镇碧岩镇柯寨镇双泉镇权家湾镇宏伟乡德兴乡渭阳乡和平乡永吉乡[9]215个村、18个城镇社区、2个农村社区、1287个村民小组,[2]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2]东与通渭县相接,南与漳县武山县毗连,西与渭源县相邻,北与安定区接壤。介于北纬34°50′-35°23′,东经104°18′-104°54′之间。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60公里[8],总面积2407平方公里。[2]
陇西县人民政府

地质

陇西山脉
陇西县的地质基础从宏观方面讲,属于昆仑秦岭褶皱区的祁连褶皱带。祁连褶皱带是一列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大山系,它的主体是祁连山地,陇西盆地是它的东延部分。
陇西县的地层,根据地质发展情况分析,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即三叠纪前变质岩系;中生界、新生界红色岩系,第四系黄土堆积及现代沉积物。[8]

地形地貌

陇西县,地貌形态分山地、黄土丘陵地、河谷平原三大类型,其中以黄土丘陵所占面积最大,在全国地貌区划中属于甘肃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沟壑区。陇西县的地貌格局总的可以概括为渭南山地,渭北黄土丘凌,中部渭河平原。[8]

气候

陇西县,年平均气温8.1℃、日照时数2210小时、降水量415毫米、无霜期160天,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

水文

陇西境内河流,以渭河为主干。渭河是黄河的主要支流,属黄河水系,其它河流俱属支流,并在境内汇入渭河,东南流入武山。[8]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陇西县境内探明矿产资源主要有大理石矿、石灰石矿和粘土等。大理石矿位于东四十里铺东南约2公里渭河岸,资源面积约5.5万平方米,可开采面积约1.26万立方米;石灰石矿位于县境东南21公里的石门,资源储量约300万吨。

水资源

截至2012年,陇西县地表水、入境水达9750万立方米,水能资源总量为1.78亿立方米,年开采量可达3300万立方米。

人口民族

播报
编辑
2022年,陇西县户籍总人口523473人;常住人口为42.47万人,较上年减少0.0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1.33万人,女性人口21.14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0.90(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0.39万人,人口出生率9.08‰;死亡人口0.44万人,人口死亡率10.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8‰。乡村常住人口20.27万人,较上年减少0.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2.20万人,较上年增加0.27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52.23%,较上年提高了0.63个百分点。[21]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9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两年平均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6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9.57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61.9亿元,比上年增长5.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和60.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115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
全县实现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45.0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2%,比重较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21][36]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陇西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8.7%,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4%,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5.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4%。
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8.9%,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4.6%;商品房销售面积37.6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0.2%。[21]
人民生活
2022年,陇西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30.9元,比上年净增1242.2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11563.5元,比上年净增726.1元,增长6.7%。[21]
财政
2022年,陇西县同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亿元,比上年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14亿元,增长17.1%。[21]

第一产业

2022年,陇西县粮食播种面积97.02万亩,产量达到24.43万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夏粮3.98万吨,增长7.5%,秋粮20.45万吨,增长0.7%。蔬菜种植面积2.25万亩,产量3.1万吨,增长6.74%;瓜果种植面积4776.8亩,产量1.93万吨,增长761.3%;中药材种植面积30.37万亩,产量9.88万吨,增长0.45%。
牛、羊、猪、鸡存栏分别为7.1万头、20.39万只、17.34万头、90.03万只,分别增长3.7%、4.1%、-8%和10.7%。牛、羊、猪、鸡出栏分别为1.57万头、12.46万只、12.96万头、46.39万只,分别增长4.3%、8.2%、2.7%和-0.95%。禽蛋产量2108.04吨,同比增长1.2%;奶产量2202.93吨,增长83.1%。
2022年,陇西县有效灌溉面积23.66万亩,新增梯田58487.6亩,化肥施用量(折纯)14050.7吨。农村用电量6704.7万千瓦时,地膜覆盖面积49.62万亩。[21]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陇西县工业增加值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0.81亿元,增长14.7%,产销率86.52%;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97.01亿元,比上年增长0.4%。[21]
建筑业
2022年,陇西县共有20家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比上年增加4家;建筑业增加值6.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1%。[21]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陇西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5亿元,比上年增长9%。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5.4%,其中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27.2%;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3.5%,其中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31.9%;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0.7%,其中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35.9%;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4.3%,其中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7%。[21]
对外贸易
2022年,陇西县进出口总值0.61亿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出口总值0.45亿元,下降14.2%;进口总值0.16亿元,增长6.7%。[21]
旅游
2022年,陇西县共有旅行社9个,星级饭店5个,接待旅游人数188.36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11.1%;旅游综合收入总计8.38亿元,居民出境人数119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3万元。[21]
邮电业
2022年,陇西县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1.4%,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1.1%。[21]
金融业
2022年,陇西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433.3亿元,增长9.2%。其中:各项存款余额220.66亿元,增长11.1%;各项贷款余额212.64亿元,增长7.3%,存贷比达103.8%。保费收入增速3%。[21]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2022年,陇西县公路里程1978.1公里,等级公路里程1931.86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9.143公里、一级等级公路15.993公里、二级等级公路122.389公里。行政村道路畅通率100%。共有公路营运汽车1498辆,其中载客汽车779辆,公交车171辆,出租车500辆,货运车719辆。[21]
陇漳高速公路、陇渭高速[20]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纵贯陇西县。[2]
截至2022年,陇西县境内有陇海铁路纵贯,长度达75公里,有铁路专用线9条。[2]

政治

播报
编辑
县委书记:祁雪峰
县长:田学荣
截至2023年12月[13][18]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陇西县中学
2022年,陇西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43所,其中高中7所,职业学校2所,初中40所,小学65所,幼儿园12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共有教职工7828人,其中高中教育阶段1063人,初中教育阶段1564人,小学教育阶段3194人,特殊教育47人,学前教育阶段1627人。共有在校学生88574人,其中高中9627人,初中16857人,职业学校2075人,小学41140人,幼儿园18718人,特殊教育学校157人。[21]

文化事业

2022年,陇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各1所,文联组织1个,文化文物机构2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个(陇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传输机构1个(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陇西分公司),电影院3个,秦剧团8个,其中民营剧团7个,出版印刷企业数12个,乡镇文化站17个,村农家书屋215个。[21]

科学技术

2022年,陇西县有科技管理机构1个15人,县属科技推广机构4个,全职人员50人,其中技术人员35人,乡镇政府机构17个;申报技术实验示范及开发项目32项,当年完成8项,经济效益2000万元;技术推广项目10项,直接经济效益3300万元。[21]

卫生事业

2022年,陇西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39个,其中公立机构31个,床位数3395个,其中:县级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所1个,村卫生室208家。各类卫生人员3634人,其中:管理人员57人,卫生技术人员3155人,工勤人员428人。[21]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陇西县有体育总会1个,各级各类体育协会6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87名。城区有功能较为齐全的体育场馆3处、健身站点15个、老年人活动中心1处,建成乡镇文体活动站17处、乡镇体育健身中心4个、乡镇较高标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3个。[21]

社会保障

2022年,陇西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131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5953万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9260人,职工参加养老保险48884人,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29614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9678人,享受工伤待遇人数105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77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997人,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数986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138.96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726人,比上年增加了242人,同比增长9.7%;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31407人,比上年增加了2407人,同比增长8.6%。[21]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李氏文化
李氏文化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陇西县境内有“陇西堂”、“李家龙宫”、“李贺墓”等多处李氏文化遗址遗迹。
陇西云阳板
陇西云阳板,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陇西云阳板,是陇西民间流传的一种舞蹈,是从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曹国舅所持法宝“云阳板”演变而得名的。虽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的祈雨仪式,但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现已演变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和日常文娱活动。[27]
2021年5月24日,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申报的陇西云阳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遗产编号:Ⅲ-142。[26]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威远楼
威远楼,又名鼓楼,位于甘肃陇西县城中心。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以渭州地修筑占渭砦后,韩琦筹划边防时,于城东一里处的北坊建一谯楼,名曰“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元中统二年(1261年)移置于此,明洪武元年(1368年)于旧址重建,清代维修。
威远楼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59平方米。为砖基三层木楼,分基座与楼体二部分,通高26米。基座为梯形,高11米,长27米,宽17米,中间辟东西向券拱门,西设阶楼台级直通基顶。有木楼三层,高15米,歇山顶。是定西市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钟鼓楼建筑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13年05月03日,威远楼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
仁寿山森林公园
仁寿山森林公园,位于陇西县城西南,占地882亩,海拔2057米。1997年,晋升为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
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
(李氏祠堂),始建于唐初,位于陇西县城北关庙儿巷,坐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占整个县城的三分之一。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古建筑群。[30]
保昌楼
保昌楼,位于陇西县渭河北岸河浦山岘口处。保昌者,乃拱卫巩昌之意也。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楼院两面悬空,呈90度垂直。楼基坐北朝南,楼顶尖距离山根平地150米。是现存于陇西的为数不多的古楼阁建筑之一。陇中地区稀有的清代楼阁高山建筑,也是研究清代楼阁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见证。[29]

地方特产

播报
编辑
定西马铃薯
定西马铃薯,甘肃省定西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定西马铃薯是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22]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定西马铃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3]
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白条党参,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陇西白条党参”,色白条直,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其内在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具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塘,虚喘咳嗽等症,素有“药中之王”之美誉。
2016年,“陇西白条党参”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12月2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陇西白条党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3年,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申报的“陇西白条党参”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4]
陇西黄芪
陇西黄芪,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早在南北朝时期著名药学家陶弘景就对陇西黄芪赞誉有加在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写道:“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
陇西黄芪因品质出众被原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获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认证和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5]
陇西腊肉
陇西腊肉,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陇西腊肉的食材主要来自漳县、岷县一带饲养的生猪,尤其以岷县蕨麻猪为最佳。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微带透明。[31]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姚苌(330-394),字景茂。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
金銮(1494-1587),字在衡,号白屿。明代散曲家。著作有《金白屿集》、《徙倚轩集》等。
罗锦堂
罗锦堂(1929-),中国台湾第一位文学博士。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香港大学教授、台湾大学中文系及外文系合聘客座研究教授、甘肃省黄河奇石馆名誉馆长等。
张尚勇(1967-),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主编、参编国家及纺织总会规划教材6部,发表教研论文4篇。[4]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1995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1996年,被国家级项目领导小组命名为“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县”。
2000年,陇西县入选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
2003年,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
2007年,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
2010年,确定为全省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
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获定西市教育质量振兴奖。
2016年3月,陇西县入选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34]
2016年,陇西县入选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5]
2017年5月,陇西县获“中国十大美丽梯田之乡”荣誉称号。
2017年8月,陇西县入选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县。[33]
2018年9月,陇西县入选“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6]
2019年7月,陇西县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7]
2019年8月,陇西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3]
2019年10月,陇西县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35]
2020年5月,陇西县入选“2019年度甘肃省ETC发行服务工作先进县”。[10]
2020年6月,陇西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11]
2021年3月,陇西县入选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32]
2021年7月,陇西县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14]
2021年9月,陇西县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15]
2021年12月,陇西县入选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16]
2022年4月,陇西县入选2021年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19]
2023年,陇西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