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名人录

江西省南昌市名人大...

      八大山人朱耷 [] 中国古代十大画家,清代画坛四僧 (16261705)


  朱耷(1626-1705),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姓朱名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他从小聪慧异常。又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并能悬腕写米体小楷,并进官学为诸生。 八大山人十几岁那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国破家亡给他以沉重打击。当时清王朝对明朝宗室采取高压政策,迫使八大山……[详细]

      晏殊 []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9911055)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 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第二年罢相, 被贬为工部尚书,接着又出任颖州(今安徽阜阳)、陈州(今河南淮阳)、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地……[详细]

      王季友 [] 江西第一状元 (714794)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王季友幼年家道破落,遂与其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用功读书。王季友在22岁时便考中状元,并任御史治书。但因厌倦时政,无意与李林甫之辈为伍,王季友不久后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详细]

      晏几道 [] 北宋著名词人 (10381110)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早年经历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是……[详细]

      京镗 [] 宋朝宰相,宋朝词人 (11381200)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卒年六十三。卒后赠太保,谥文忠,后改谥庄定。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详细]

      陈恕 [] (9451004)

      陈恕(约公元945年—1004年),字仲言,北宋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陈恕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兵。因功升为户部副使;再升为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后改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再升为盐铁使。陈恕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详细]

      胡家玉 [] (18081886)

      胡家玉(1808~1886),原名全玉,字琢甫,号小蘧,晚号梦与老人。江西新建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辛丑恩科龙启瑞榜进士第三人。该科是为庆贺道光帝六十大寿特设恩科。胡家玉中探花后,授翰林院编修。道光二十三年(1843)胡家玉出任贵州学政。道光二十七年,充任刑部主事。咸丰二年,胡家玉候补官职。咸丰三年,请假省亲。咸丰五年,胡家玉丁母忧。在家时,因操办劝捐炮船款有功,而嘉奖赏员外郎。咸丰六年……[详细]

      刘綎 [] 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 (15531619)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开始播州之役,随后平定杨应龙之乱。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刘綎在抗击后金军队时于萨尔浒之战中殉国。……[详细]

      李瑞清 海上四妖,民初四家 (18671920)

  李瑞清(1867一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江西临川人。清王朝被推翻后,到上海卖字为生,以别号“清道人”驰名。上面提到所谓“南曾北李”,“北李”即指李瑞清偏爱北碑。他自己说是“喜学鼎彝汉中石门诸刻”,他的北碑书法有着极深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篆和隶。以篆隶笔法人北碑,字写得遒劲、生涩、疏朗、有金石味,笔道老辣而富有古意,与“南宗”的曾熙流丽圆通的书风,形成较强烈的对照。但他的书法,为了追求……[详细]

      陈执中 [] 宋朝宰相 (9901059)

      陈执中(990-1059),字昭誉,参知政事陈恕之子,北宋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真宗时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后历知江宁府、扬州、永兴军。仁宗宝元元年(一〇三八)同知枢密院事(《宋宰辅编年录》卷四)。庆历元年(一〇四一)出知青州,改永兴军。四年,召拜参知政事。五年,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皇祐元年(一〇四九)出知陈州。五年,再入相。至和二年(一〇五五)充镇海军节度使判亳州(同-卷五)……[详细]

      张神武 [] (?~1621)

      张神武(?~1621)本姓陈,字号不详,江西新建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此科武举考试官为谕德吴道南,中允杨继礼。神宗特命大学士朱赓主持武举宴。张神武及第后,授四川都司佥书。四川永宁宣抚司奢效忠去世,当时,奢崇明还年幼,奢效忠的妻子奢世统与妾奢世续为争夺官印,互相攻击、指责达十余年。奢崇明承袭永宁宣抚司职后,其母奢世续仍然不交出官印。这时已任四川都司的张神武便与永……[详细]

      刘一燝 [] 明朝首辅 (15671635)

      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人。晚明政治人物,与叶向高、左光斗同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历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内阁首辅。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举。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与一煜同中乙未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刘一燝(1567年-163……[详细]

      汪大渊 [] (1311~?)

      汪大渊(1311~?),字焕章,隆兴路(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元至大四年(1311年)生。青年时束装远游,来到泉州,被“海道所通、贾船所聚、蕃商集居、杂货山积”的景象所吸引,产生要探访天涯海角的愿望。至顺元年(1330年),汪大渊年方20,首次由泉州港出海向西南,沿海南岛东北穿西沙经占城(越南平定省的佛逝),到崑崙(今越南南部的昆仑岛)。再转向西北的柬埔寨西南沿海,到泰国湄南盆地西境的苏邦,绕……[详细]

      徐稺 [] (97168)

  徐稺(97年—168年),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东汉时期名士,世称“南州高士”。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终未出仕。汉灵帝初年,徐稺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徐稺因其“恭俭义让,淡泊明志”的处世哲学受到世人推崇,被认为是“人杰”的典范和楷模。徐稺 家贫,常常自己耕作,不是自己劳动所得的不吃。他为人恭俭义让,周围的邻居都佩服他的品德。徐稺屡次被公府征召,都不前往。 当时陈蕃任豫章太守,用礼物请徐稺担任郡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