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言|博物馆中的文化自信

齐鲁网 2024年05月19日 18:29:05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文脉悠悠,气象万千。全国多地博物馆持续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秦汉文明”系列重磅展览、“北京博物馆月”、“山东古代文明精粹”特展、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游客打卡驻足博物馆,去追寻历史的脚步,品味艺术的韵味,探寻从哪来、到哪去的哲学问题。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今年“五一”假期,超5000万人次打卡博物馆,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据统计,2023年全国博物馆共举办陈列展览4万个以上、教育活动38万余场,吸引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为6833家,初步构建了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博物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博物馆作为展现国家文化自信的窗口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需要利用现代化科技,创新性地讲述中国故事,激活历史文物的生命力,使之成为历史的诉说者、文化的传播者。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蕴含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沿革。在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人们了解历史、探究未来的重要场所的今天,我们不禁思考如何让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记忆的殿堂焕发新的光彩,活化历史、启迪未来。

      研究的深化:科技助力,跨界融合

      如果文物会说话,博物馆将成为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空间,每一件展品都仿佛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的声音汇聚成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直接向我们展示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生活、艺术风格和科技水平等方面的信息。例如,一件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蛋壳黑陶杯,这件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以其薄如蛋壳的质地和精美的制作工艺而著称,代表了龙山文化的制陶技术。借助碳14测年、三维扫描等现代科技,三星堆遗址的考古研究不仅揭示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更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展现了博物馆作为学术研究前沿的价值。通过定期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开放数据共享平台,三星堆博物馆成为了国内外学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快速传播与应用。

      教育的深化:拉近文物与人的距离

      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如同夜空中的北斗,指引着人们探寻古人的足迹。如今,不少中国的博物馆都通过沉浸式体验、主题化展览、互动性活动、数字化转型等多种方式,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现代人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山东博物馆,山东古代文明精粹展正在进行着一场关于历史的重构。该展览巧妙融合了AR技术、互动体验区和现场讲解,通过展示从龙山文化到汉唐时期的珍贵文物,不仅重现了齐鲁大地的辉煌历史,也成为了教育的新阵地。让观众在体验中学习,实现了知识的趣味传递与历史的生动再现,特别是对青少年群体产生了极大吸引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探索欲。

      未来,如何用新技术、新理念助力博物馆所承载的文化传承创新价值被更多公众“看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主题展览创新。通过举办互动性和参与性功能主题展览,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展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例如,山东古代文明精粹展通过集合山东省五十余家博物馆的四百余件(组)精品文物参展,全面展示了山东古代文明的脉络。西安大秦文明园举办的以“千年秦汉 博物古今”为主题的博物馆之夜活动,集中展示秦汉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内涵底蕴。

      二是教育活动多样化。博物馆通过开展讲座、研讨会、工作坊等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解和交流,提高公众对博物馆文化价值的认识。三星堆博物馆通过基本陈列“三星堆: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全方位多层次展示三星堆遗址的前世今生及考古发掘、研究最新成果。力求更加立体多维、生动鲜活地展示文物的历史内涵,让更多人感悟多彩文化、感受美好生活。

      三是加强数字化建设。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结合自身特色进行创意策划,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使得文物“活”起来,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如殷墟博物馆新馆的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山东博物馆数字采样的3D虚拟齐国乐舞、浙江省博物馆《富春山居图》长卷投影,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画中。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对于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感很有帮助,让观众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历史文化内容与文物展品。特别是对儿童和年轻人而言,具有交互性的数字化展览体验,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文有脉,行必远。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都藏在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国宝中。博物馆也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在这一件件蕴含着历史万象的文物中氤氲。

      今天,丰厚的文化遗产被不断活化利用,成为人们滋养精神、涵养自信的重要来源。通过深化各类教育活动、强化研究功能,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博物馆能够更好地承担起传承文化、服务公众、促进国际交流的多重使命。博物馆通过不断创新,不仅在物理空间内展示文物之美,在线上世界搭建起无国界的交流平台,让中华文明的智慧之光普照全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独特的文化力量。

      [责任编辑:张艺凡 靖晓红 梁延菊 刘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