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focus.cnhubei.com提供.

【地评线】东湖评论:从“李氏家训”读懂家国情怀

“爱我中华 兴我家邦”,这八个大字赫然书写在“李氏家训”的卷首,也伴随了李德仁院士求学报国的一生。从国家安全到经济建设、社会民生,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测绘遥感学家李德仁。6月24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李院士决定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继续支持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他用科学大师拳拳之心中探寻科学家精神的根与魂,在人生的大书上写满“家国情怀”的动人故事。

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因为“国”与“家”密不可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唯有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而李院士代代相传的“李氏家训”,已被当地政府列为“家风家教”示范内容。尽管“李氏家训”已有100多年的时间,但家训中的内容一点都不“过时”,其中“爱国”、“平等”、“和谐”、“友爱”等思想,与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李院士无论是少时求学,长大后深造,还是工作后遇到困难,“李氏家训”都是勉励他的精神坐标。千百年来,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成为家庭家教家风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正是这份植根年少的赤诚,绘就了李院士家国情深的底色。

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更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而祖国二字,让多少人心中泛起温柔的波浪。在上世纪80年代,李院士拒绝了美国上万美金的高额工资,毅然回国。他说“科学家头脑要保持清醒,因为中国是你的祖国!”科学家有了家国情怀,才会有“舍我其谁”“匹夫有责”的担当。在勇攀科技高峰的路上,才会有连绵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再看看,我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为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不懈奋斗,孕育出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再到“科技强国”的家国情怀,带着“祖国哪里需要我,我们就到哪里去”的信念,投入到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攻关中,实现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这背后支撑的是“家国情怀”这股永不衰竭的奋斗源泉,促使他们用强大的精神、火热的灵魂,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业中去,尽力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大爱,是对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认同。6月24日,李院士宣布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800万元奖金,其中500万元将交给武汉大学“王之卓创新人才奖学金”,300万元交给武汉大学“朱裕璧医学奖”。李院士的家国情怀,远不只是捐这800万。一个人想什么关注什么?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密切相关的。耄耋之年的李院士每天依然在高负荷工作,距今他已培养了200多名博士,是中国教授中指导博士最多的人之一。而此举是李院士在弘扬王之卓先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思想,对国家褒奖在遥感、测绘、资环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的学子,是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和对未来的培育,是对科技强国的殷切期望。

老一辈科学家们在我们心中种下了精神的“火种”,凝聚起奋斗的力量。今天,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中华儿女应当弘扬家国情怀这一“民魂”,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将家国情赤子心熔铸在国家建设中,为祖国澎湃,为人民奋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卢希(武汉经开区 “车之声”网评团队)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