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光明网 2024年07月07日 10:21

      作者:毛世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实际上是指要特别注重政策有效性,让农民群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组织开展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社会进入国家输入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新阶段,这对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当前,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的步伐还跟不上,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促进农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尤为重要。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需求。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农耕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基因密码,也是新时代提振农村精气神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城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逐渐衰落凋零,一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正在加速消失,农村陈规陋习亟待纠正治理。要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革新乡村不正之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现实要求。近年来,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1亿人,乡村常住人口4.77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仍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乡村治理好,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归属感。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意义重大,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强化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积极性,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党的领导,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积极发展村级民主,提高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度。在农业科技服务和道路等村庄公共品的供给中,应充分考虑村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鼓励村民自建各类协会和民间组织,畅通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表达渠道,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好群众的自主性。

      培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挖掘乡村治理主体潜力。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为乡村治理提供财力支持、主体支持、组织支持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有效落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

      以大数据赋能乡村治理,提升治理信息化水平。应打造数字乡村、智慧乡村一体化治理平台,通过数字赋能协商民主全域、全民、全事项建设,推动村民由线下参与转向“线上+线下”同步参与的多渠道方式;拓展大数据赋能渠道,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 责编:徐倩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