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zgjsks.com提供.

您现在的位置:中公教师网 > 中国教师招聘考试> 专业基础知识> 地理>

中学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知识点

来源:中公教师招聘网  时间:2021-03-21 22:21:03

  • 1
  • 24年教师招聘考试课程

一、大气环流

(一)概念

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统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会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二)作用

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分和热量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三圈环流

(一)假设条件

1.太阳始终直射赤道。

2.地表性质均匀。

3.地球只自转。

(二)形成过程

1.低纬度环流圈

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地堆积,受重力因素的影响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北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2.中纬度与高纬度环流圈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北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出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

它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从而形成了中纬度与高纬度环流圈。

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即向南北方向流走,一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是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方向与北半球不同。

三、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低纬的信风带,南北半球中纬的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1.对于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2.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所示:

(1)赤道低气压带——湿热(纬度低,热;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副热带地区,热;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湿(副极地地区,冷;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4)极地高气压带——干冷(极地地区,冷;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5)信风带——干热(低纬地区,热;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

(6)西风带——暖湿(中纬度地区,温暖;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

(7)极地东风带——干冷(高纬度地区,冷;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南半球反之。

相关推荐:教师招聘笔试《地理》学科知识点|常考考点汇总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yhp87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