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

天津中公教育网 2024年03月04日 10:34:49

      第一部分:考情分析

      德育原则在教招考试中一直是一个重要考点,下面几个原则在考试出现频率较高,对于此部分知识点大家在备考时要以单、多、判、简、案等全题型进行备考。

      第二部分:知识详解

      1.疏导原则

      含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判断方法:

      判断题目是否运用了疏导性原则的方法

      方法1:题干中有对学生从“知”入手的关键词(循循善诱、说服教育、耐心询问、谈话)则为疏导性原则。

      方法2:题干中含有对学生“因势利导”的关键信息,则为疏导性原则。

      (2)常考俗语和例子:

      ①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②水性虽能流,不导则不通。

      ③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严慈相济原则)

      含义: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1)判断方法:

      判断题干中教师教育方式是否违背这一原则的方法:

      方法1:题干中如果出现了老师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等方面进行惩罚的现象,则说明其只有严格要求:

      方法2:如果题干中出现了教师对学生犯错后放任不管或者不予以管教等现象,这说明其对学生只有尊重信任。

      这两种情况都是违背了“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2)常考俗语和例子: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第三部分:小试牛刀

      1.【单选】根据学生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平,教师顺其发展和要求的趋势,创造条件向有利的方向引导。这里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

      A.疏导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直观性原则

      2.【单选】小方经常迟到,李老师多次劝导都没有什么效果,一气之下,李老师让迟到的小方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喊10遍“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迟到了”,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请问李老师在对小方进行德育的时候违背了什么原则?(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长善救失原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D项直观性原则属于教学原则的内容。题干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育”,因势利导即是强调“育”的作用。它要求在学生已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水平的基础上,顺其发展和要求的趋势,创造条件向有利的方面进行引导。选项中与因势利导意义最接近的就是A选项疏导原则,故本题选A。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题目中李老师的做法虽然是对小方的严格要求,但是却没有充分的尊重小方,使小方受到了同学们的取笑,这是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故选择D。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常见问题人工客服>我要咨询

      关注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天津官方微信号(tjoffcn)

实时掌握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