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天津辅警招聘考试申论模拟题:普及科学知识 培养科学精神

天津中公教育网 2024年04月29日 13:45:5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到与科技创新同等的位置上。”习总书记的讲话明确指出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为科普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应加大普及科学知识的力度,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

      随着我国全力推动创新发展,科普事业整体蓬勃向上、科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0年来累计服务线下公众超8.5亿人次,200万名科技工作者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加大优质科学资源的供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仍然有一些封建迷信活动残余:恋爱查星座、买房看风水、养生学气功......究其原因是对科学知识不熟悉,没有养成科学精神,说到底,科学素养的提升,既离不开科学知识,更离不开科学精神。

      普及科学知识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基础。近期以“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启动。全国科普日围绕聚焦重点领域、面向基层所需、服务创新发展和促进素质提升,广泛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在活动中,青少年群体通过生活中常见物品,做出简单的科学实验,了解常见科学现象,从而养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品质,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由此显现。科学精神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科学知识的普及方能点燃兴趣的火花,进而引导人民相信科学、热爱科学。

      培养科学精神是普及科学知识的目标。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理性怀疑的精神,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都应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依靠科学来寻求解决办法。而要形成科学精神,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疫情暴发伊始,网上谣传的各种骇人听闻的预防手段竟让部分群众深信不疑,“饮酒杀病毒”导致群众酒精中毒也并非个例,看似啼笑皆非的案例背后是民众科学素养的不足,也反映出科普工作尚有不足,仍需持续推进,只有加大科普工作才能培养群众科学精神。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国要想真正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就需培育全民崇尚科学的良好风气,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用科学精神铸就辉煌,这一路虽任重道远,却始终步伐坚定向前!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扫码咨询

      常见问题人工客服>

我要咨询

      关注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天津官方微信号(tjoffcn)

实时掌握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