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排列组合常用方法总结

抚顺中公教育网 2024年02月23日 14:20:51

      行测考试中的排列组合题目难度一般较大,尤其题干中涉及一些限制条件时,往往令广大考生无从下手。掌握好常用的解题方法十分重要,这里中公教育给大家进行了梳理,步骤清晰容易操作。

      一、优限法,当元素有绝对的位置要求时使用:第一步安排特殊元素,第二步解决其他元素。

      例.一次会议某单位邀请了10名专家,该单位预定了10个房间,其中一层5间、二层5间。已知邀请专家中4人要求住二层、3人要求住一层、其余3人住任一层均可。那么要满足他们的住房要求且每人1间,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案?

      A.75 B.450 C.7200 D.43200

      二、捆绑法,当元素必须相邻时使用:第一步把相邻元素看成一个整体(保证相邻),并且和其他元素进行排列,第二步确定整体内元素的顺序。

      例.为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某市直机关在系统内举办演讲比赛,3个部门分别派出3、2、4名选手参加比赛,要求每个部门的参赛选手比赛顺序必须相连,问不同参赛顺序的种数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A.小于1000 B.1000~5000 C.5001~20000 D.大于20000

      三、插空法,当元素不能相邻时使用:第一步安排不相邻以外的元素(形成空隙),第二步将不能相邻的元素插入空隙中(确保不相邻)。

      例.把12棵同样的松树和6棵同样的柏树种植在道路两侧,每侧种植9棵,要求每侧地柏树数量相等且不相邻,且道路起点和终点处两侧种植的都必须是松树。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种植方法?

      A.36 B.50 C.100 D.400

      四、间接法,当正面解题情况复杂,而问题对立面情况比较容易计算时使用(题干出现“至少”“至多”等描述字眼):第一步分别计算整体情况数和对立面的情况数,第二步将两者做差。

      例.某单位有甲和乙2个办公室,分别有职工5人和4人。每周从这9名职工中随机抽取1人下沉社区担任志愿者(同一人有可能被连续、重复选中)。问7月前2周的志愿者至少有1人来自甲办公室的安排有多少种?

      A.65 B.81 C.16 D.32

      通过上面的方法介绍和对应题目练习,相信大家对于排列组合的常用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后续还是需要不断巩固练习,方能驾轻就熟,彻底地啃下这块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