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2.1)

辽宁中公教育网 2024年02月01日 11:59:59

      1.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可以说,人类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就植根于________的发展和变化之中,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A.物质资料生产 B.精神文化建设

      C.政治制度构建 D.经济法律规范

      1.【答案】A。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意在强调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类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就植根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和变化之中,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故本题答案为A。

      2.由于对社会存在反映的深浅程度和高低层次的不同,社会意识分为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两个具有明显差别的基本层次。下列选项中属于低层次的社会意识的是:

      A.道德 B.法律思想 C.科学 D.民族心理

      2.【答案】D。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从社会意识的层次划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倾向和信念、愿望、审美情绪等。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和自然科学等。A、B、C三项属于社会意识形式,D项属于社会心理。故本题答案为D。

      3. 据考证,“孟姜女哭倒秦长城”的故事原貌是战国时期贵族姜姓家一个女子向齐王哭诉,要求提高自己战死丈夫的丧葬规格。到唐末才在反对统治者苛捐劳役的过程中,演变成了平民之妻女哭倒秦长城的故事。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民间传说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直观反映

      B.人民群众可以创造规律推动历史发展

      C.社会意识总是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总是完全同步的

      3.【答案】C。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A项,民间传说是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为依据,经过群体口耳相传和加工创作的,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并非直观反映,A项错误,不选。B项,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项错误,不选。C项,题干强调“孟姜女哭倒秦长城”的故事是有故事原貌的,这一故事内容是对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体现了社会意识总是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C项正确,当选。D项,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D项错误,不选。故本题答案为C。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