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文明新风从“一碗烩菜”开始

中国甘肃网 2024年05月30日 09:45

      老母亲的丧事,人们觉得他会风光大办,结果招呼亲友只用一碗烩菜;丧事也没有按照当地风俗办七八天,而是压缩到了3天……作为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清水镇乡亲们眼里的致富能人、“大孝子”,去年白会平在处理母亲后事上的做法,一度让大家很不理解。

      “以前村里办丧事不但要大办,还要办好多天,大家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都很重。”面对乡亲们的疑惑,白会平解释:“孝顺老人,厚养薄葬,是传统美德。老人在世时,做儿女的要多尽孝,要厚养;老人去世了,就应该尽快入土为安,不必铺张浪费办丧事,所以我带头用一碗烩菜办丧事,既节约,又省事,还不浪费。”

      “现在市上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我举双手赞成,这是非常好的事情。”白会平说,在岷县,过去很多地方丧事一般要操办七八天甚至十天,而且顿顿少不了牛羊肉,酒不喝醉不为喝好,饭菜不剩不为吃饱,丧事成了家家背负不起的“人情债”。“新时代我们要倡导新风尚,现在好了,村里办红白事标准都一样了,大家既不攀比,也不怕丢面子。”

      一碗烩菜,汇聚了人心,绘就了文明新风新画卷。跟岷县一样,行走在甘肃省定西市其他县区的乡村,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追求勤俭节约的多了,社会风气持续向善向好,人们精神面貌发生明显变化……这一变化,源自2022年定西市制定出台《定西市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攻坚年行动方案》。定西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该《方案》旨在解决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明确提出丧葬活动控制在3天以内,丧事不办酒席,只允许一碗烩菜,白事礼金不超过100元等婚丧嫁娶事宜“限高”标准,并出台“9条硬核措施”开展集中攻坚治理。随后,定西又于2023年出台了巩固深化行动方案,进一步落实了主体责任,加强了部门联动,创新了方案路径。今年,定西再次出台提升行动方案,细化拓展了治理任务,总结推广了一批务实、管用、有效的工作经验,推行治丧半天、绿色殡葬、一碗烩菜办丧事等新型治丧模式,简化治丧程序,成立“红白事帮办”志愿服务队。烩菜、牛肉面、燥子面等快餐已成为白事餐桌上的“主角”,“一碗烩菜办丧事”在全市城乡全面普及。

      “自从‘一碗烩菜办丧事’倡导以来,过去的‘面子病’‘人情风’‘流水席’等陈风陋习得到有效遏制,村风民风明显改善。”岷县岷阳镇和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晓春说。

      “‘一碗烩菜办丧事’推行后,我们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村上的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帮助村里孤寡老人,鼓励大学生回村创业……”清水镇腊梅村红白理事会会长赵多贵说。

      近年来,定西市把推动移风易俗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通过制定“限高”标准、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用好“总管”“媒人”“阴阳先生”、宗教教职人员“四类人员”等措施,深入推进“党风、家风、民风”同步改善,“治小家”与“治大家”并行推进,文明新风在陇中大地扑面而来。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