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全集》面市 袁隆平多份手稿为首次公开

中南全媒体阅读 2024年05月22日 14:54:16

      红网时刻新闻5月22日讯(记者 蔡娟 通讯员 朱赛)5月22日,在纪念袁隆平院士逝世三周年之际,为弘扬其科学思想、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传播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积累我国现代科学史的珍贵史料,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策划出版的《袁隆平全集》正式上市发行。丛书全面记录和再现袁隆平院士的教学和科研思想、完整的科研历程、辉煌的科研成就等,其中绝大多数手稿为首次向世人公开。

5月22日,在纪念袁隆平院士逝世三周年之际,《袁隆平全集》正式面市。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2019年,袁隆平荣获“共和国勋章”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学习。

      《袁隆平全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柏连阳主编,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作序,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和袁院士生前助手、秘书辛业芸担任执行主编。丛书共12卷,收录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2021年5月逝世前袁隆平院士出版或发表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以及许多首次公开整理出版的教案、书信、科研日记等。

袁隆平教案手稿原件扫描与重录文字图文对照。

      《袁隆平全集》第一卷至第六卷为学术著作,第七卷、第八卷为学术论文,第九卷、第十卷为教案手稿,第十一卷为书信手稿,第十二卷为科研日记手稿(附大事年表)。学术著作按出版时间的先后为序分卷,学术论文在分类编入各卷之后均按发表时间先后编排;教案手稿按照内容分育种讲稿和作物栽培学讲稿两卷,书信手稿和科研日记手稿分别按写信日期和记录日期先后编排。教案手稿、书信手稿、科研日记手稿三部分,实行原件扫描与重录文字图文对照并列排版,逐一对应,方便阅读。

      《袁隆平全集》时间跨度大,各时期的文章在写作形式、编辑出版规范、行政事业机构名称、社会流行语言、学术名词术语以及外文译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和变迁,这些都真实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变化轨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编辑时以保持文稿原貌为基本原则,对作者文章中的观点、表达方式一般都不做改动,只在必要时加注说明。

袁隆平写给夫人的书信手稿。

      值得一提的是,第九卷至第十二卷为袁隆平的珍贵手稿,其中绝大部分是首次与读者见面。在手稿中,袁隆平用他的笔触带领着我们走过他的不同年代,感受他的多样人生。

      比如,对妻子,袁先生细心呵护如春日暖阳,他说:“在京给你买了两条裙子和一件汗衫,这是我第一次买裙子,不知道什么号码适合你穿,只好买两条供你选择。”对水稻,袁院士牵挂呵护似育婴情长,他说:“交你的种子,莫忘了播种,并请可靠的人保管。”对孩子,袁老愧疚难掩仍督学不忘,他说:“父不严,加上母又太慈,致使孩子学习不好,是我之过也。前几天在北京新华书店见到《文科综合辅导与训练》一书,特给五二购一本……”在杂交水稻研究遇到失败挫折时,袁老在笔记中勉励自己:“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不怕这些困难,我们认为困难是必须克服,并且能够克服的。”这样的例子在手稿中还有很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既有深度又真实、温暖、亲切、立体的袁隆平。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负责人介绍,《袁隆平全集》是袁隆平院士留给我们的巨大科学成果和宝贵精神财富,是他为祖国和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不懈奋斗的历史见证。《袁隆平全集》的出版,有助于读者学习、传承一代科学家胸怀人民、献身科学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