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行为如何被法律界定责任

法律快车网 2024年07月16日 00:48:22

      导读: 肇事逃逸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行为人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但没有构成犯罪的,由交通管理部门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如果行为人构成犯罪的,不仅要面临吊销驾驶证和终身禁驾的处罚,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一、肇事逃逸行为如何被法律界定责任

      1.出现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责任: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机动车驾驶人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12分;

      (3)机动车驾驶人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6分。

      2.出现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责任: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如果伤者没有死亡,但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4)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危险驾驶罪的规定从重处罚。

二、肇事逃逸要刑拘几天

      刑事拘留一般是三十七日内。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三、肇事逃逸后受害人怎么要求赔偿

      法律快车提醒您,肇事逃逸后受害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要求赔偿:

      1.受害者需要携带交管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医院出具的相关费用证明材料向肇事者追偿。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的,受害人人身损害相关费用可以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2.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的,一般承担全部的责任。受害人立即报警,交通部门出具责任认定书后,和肇事者协商不成,立即到法院起诉,主张肇事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3.交通肇事后,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受害者,赔付后不足,受害者可以找事故责任方追偿。具体索赔的数额双方可以自行协商,或者也可以请交警介入调解,或者可以直接起诉至法院,由法院判决赔偿多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