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 01798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mp.ppsj.com.cn提供.

大唐新能源

大唐新能源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H股 01798
品牌介绍:  
  大唐新能源是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H股 01798的品牌。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1798)前身是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第二大的风力发电商,从事风力发电及其他新能源的开发、设计、管理、营运及推广。大唐新能源是从中国大唐集团旗下从事新能源业务的子公司。

  2010年,大唐新能源在香港进行公开招股,招股价介乎2.33至3.18港元,集资最多68.13亿元。公司引入了中国铝业集团、鞍钢集团、长江电力、龙源电力、刘銮鸿及国家电网作为基础投资者。--大唐新能源最终以招股价范围下限2.33元定价,在12月17日上市。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H股 01798

  公司概括

  集团主席 王野平

  发行股本(股) 2,501M

  面值币种 人民币

  股票面值 1

  公司业务 集团主要从事风力发电及售电业务。

  全年业绩:

  . 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营业收入人民币43.68亿元,比去年增长14.08%

  . 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人民币1.121亿元,比去年降低84.63%

  . 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154元,比去年降低84.77%。

  业务回顾:

  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集团控股装机容量为5,771.02兆瓦,同比增长9.74%;全年发电量为8,542,434兆瓦时,同比增长14.65%;集团风电平均上网电价(含税)为人民币0.6032元╱千瓦时,较二零一一年增长人民币0.0118元╱千瓦时;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利润为人民币112.1百万元,比上年度降低84.63%。

  1. 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优化布局取得新进展

  二零一二年,在风电限电严重、一季度风速减小等不利形势下,集团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坚持以效益为导向,控制开发节奏,努力推动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集团收缩了限电地区开发区域,在资源保有的同时,加大向山东、山西、陕西、云南、贵州、福建等不限电地区的开发转移力度。截至二零一二年底,累计风电项目储备容量97,082.90兆瓦,被列入国家能源局“十二五”前两批风电项目拟核准计划的风电项目合计装机容量3,241.4兆瓦,其中,非限电地区占比为59.23%,公司风电区域布局更趋合理。

  与此同时,集团积极研究风电消纳,不断创新开发方式。其中,吉林风电供热项目作为国家首个弃风供热的示范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陕西界头庙、王家湾、榆树湾三个风电项目列入国家分散式风电开发计划,分散式开发取得进一步突破。

  二零一二年,集团在重点发展风电业务的同时,坚持多元化战略,重点开发收益高的太阳能、合同能源管理板块。截至二零一二年底,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装机容量为102.47兆瓦,较二零一一年同期提高17.15%。实现太阳能资源储备9,185兆瓦,生物质资源储备680兆瓦,煤层气资源储备60兆瓦,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储备500兆瓦。

  2. 深化工程管控与优化设计,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果

  二零一二年,集团不断深化工程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大工程管控力度,科学安排工程进度,认真做好工程设计优化,工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吉林向阳400兆瓦风电项目、大连海派99兆瓦风电项目、赤峰西场99兆瓦风电项目、上海东大桥102兆瓦风电项目等四个项目被评为“二零一二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其中,吉林向阳、大连海派、上海东大桥等三个项目还获得“二零一二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奖”。

  于2012年,集团在不断提高工程全期建设质量的同时,注重不断优化设计、提高效率、努力降低造价,但随着风电企业陆续向东南沿海、中西部等低限电地区的转移,人工、土建等工程成本小幅提升,全年工程平均造价较二零一一年同比增长2.2%,但仍处于全国风电行业较低水平。

  为保证公司在严重限电形势下的风电收益,集团在持续提高风电核准容量的前提下,积极控制风电项目施工进程。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集团控股装机容量5,771.02兆瓦,较往年同期增长9.74%,其中,风电控股装机容量5,668.5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装机容量102.47兆瓦。

  3. 科学完善风电运营体系,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二零一二年,集团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发展理念,组织内部专家及精干力量对在役风电场进行严格审查,完善安全生产防护管理体系。针对限电严重区域,研究、利用风电政策,深入优化电量结构,认真调整机组运行方式,实施限电模式下的检修维护和远程监控策略,不断提高风电送出能力。与此同时,集团动态跟踪当前先进技术的研发与使用,建立风机制造商、运营商、技术服务商沟通、协作机制,成立十二个风机技术协作网,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机组的经济性能。

  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集团累计完成发电量85.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5%,其中,风电发电量84.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9%。公司受内蒙古及东北地区调峰能力不足、局部地区限电加剧等不利因素影响,损失电量22.79亿千瓦时。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752小时,同比下降10.19%。集团风电机组平均可利用率为98.73%,较二零一一年同期平均可利用率98.56%提高0.17个百分点。

  4. 推进科技领先战略,科技创新取得新进步

  二零一二年,集团不断加强科技管理,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推动自主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年共获得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4项。

  “适用于风电的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成套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和“光煤互补太阳能热发电示范试验”等两个国家“863”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积极研究涉及风电、太阳能、余压余热利用等清洁能源的应用技术,获得远程功率采集、光电站功率预报、微观选址、风资源评估、太阳能自动跟踪、集约信息管理等技术新成果,为后序清洁能源的更高效地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启动了国家非粮生物质研发中心秸秆和生活垃圾的收集、储藏、加工及运输课题的研发。启动了德阳市生物质原料的试点工作。开展了秸秆和垃圾生产燃料-的前期工作。同时,积极跟踪国内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和风电消纳等前沿技术。为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储备。

  5. 努力降低资金成本,资本运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零一二年,集团在重点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提升管控能力的同时,不断盘活现有资产,推进资源合理流动,达到资产价值最大化。积极拓展筹融资渠道,借助上市公司的平台及良好的信誉、3A的评级规格,加大了直接融资力度,首次注册了有效期为两年的人民币30亿元私募债券发行额度,并再次成功发行了一年期人民币20亿元短期融资债券。利用香港上市公司的优势,构建境内外资金融通渠道,集团所属大唐新能源(香港)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20%的股比在天津组建了一间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成功引入香港低成本资金,实现了中港两地资金的双向流通,促进集团利益的合理优化。

  业务展望:

  1. 集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零一三年,虽然美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银行业盈利稍有改善;但欧债危机前景未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放缓,使得二零一三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

  在全世界经济呈现“弱增长”的格局下,中国把“调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二零一三年,中国经济有望在结构调整中仍维持稳定的增长。

  受国际国内因素影响,中国整体能源需求增长趋于平稳,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在局部范围内由于过度开发而造成的“消纳难”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困扰风电行业运营商的主要症结。

  然而,随着大范围雾霾天气的出现,中国社会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特别是对清洁能源的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政府在多哈气候变化大会上向世界重申了我国到2020年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降低40%至45%的决心。面对内外部不断增强的清洁能源需求,二零一三年我国政府将继续坚持鼓励新能源行业有序开发的方针,从政策、技术、税收等多方面加快行业规范化进程,部分地区弃风限电严重的形势有望得到缓解。

  首先,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的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年新增风电装机目标增加到1,800万千瓦,光伏新增装机目标增加到1,000万千瓦。与此同时,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批准的《东北电网富余风电送华北电量交易暂行办法》逐步开始实施,该办法将有望缓解东北地区日渐严重的限电情况。另外,国家电网也表示将在二零一三年全力推进特高压送电线路及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四交三直”7条特高压线路(淮南-南京-上海、浙北-福州、雅安-武汉、蒙西-长沙特高压交流;宁东-浙江、锡盟-泰州、蒙西-湖北特高压直流)业已计划在年内开工,为风电等新能源电力并网外送提供技术支持。国家能源局则拟出台《可再生能源电力优先上网管理办法》及《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为风电等新能源电力消纳提供政策保障。目前,北京、上海和广东已经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我国建立国内碳资产市场的探索已取得一定进展,从而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公司二零一三年的经营方针

  (1) 立足运行优化

  着力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工作,着力降低弃风限电损失。着力强化设备治理措施。着力推动管理手段提升。

  (2) 注重发展优化

  推进区域布局优化。稳妥推进其他板块业务。细化前期,强化规划的刚性执行。

  (3) 推进设计优化

  严格工程管理程序。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抓好工程进度管理。抓好工程质量管理。

  (4) 提升管理水平

  强化全面计划管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全面责任管理。做好统筹推进和专项提升。完善标准和流程体系。强化考核,落实整改。

  (5) 提高科技水平

  立足生产经营工作,推动科技应用和科技研发。要研究好新能源前沿技术和风电、太阳能就地消纳技术的应用。积极推进国家级科技项目。积极推进科技标准化管理。

  (6) 深化资本运作理念

  依托上市公司平台,深化资本运作理念,提升资本运作水平,增强资本控制能力,以资产经营推动公司发展。

  (7) 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统领,积极探索适应新能源公司发展需要的机制体制模式,理顺管理关系,努力实现经营管理创新。

  
品牌专区http://mp.ppsj.com.cn/brand/1798.html
相关类别能源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电力
兄弟品牌:


发源地北京
关注度:2738
更 新:2021-5-30
相关品牌
粤ICP备13001937号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