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资料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gzweix.com提供.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文档资料> 家电技术> 家电维修教程
轻松学会TCL液晶彩电高压板维修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3-08-02 06:55:46

  二、高压板电路故障维修
(一)高压板维修

高压板电路虽然是DC-AC变换电路,但是由于有各种调节与保护电路,维修起来比一般高压电路困难许多。由高压板不点灯引起的黑屏和由电源故障引起的黑屏是有一定区别的,电源电路出现故障时,整机无电,屏幕什么都看不到,是真正意义上的黑屏;高压板出现故障时,液晶彩电工作时仔细观察屏幕,会发现有微弱的图像,这种黑屏严格来说应称为“暗屏”,但习惯上仍称为“黑屏”。

    1.正确判断特殊元器件的好坏
    升压变压器好坏的判断:升压变压器易出现匝间短路或断路的故障。该机升压变压器在正常情况下,输入端的直流电阻为2~3Ω,输出端的直流电阻约为30Ω,当阻值偏离较大且表面有发黑现象时应更换。

    集成电路(开关管)好坏的判断:先在路测量各电极的正反阻值,并与电路中其他的相同元器件进行对比,可判断出好坏。也可拆下来按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方法判断其好坏。
    背光灯管好坏的判断:液晶彩电所用的灯管为CCFL,因为灯管内没有灯丝,启动时并不需要预热,所以用万用表的电阻挡去测量正常的灯管时,其两端的阻值为无穷大。判断灯管的好坏只能用通电检查法,给背光灯电路板通电,测灯管两端启动瞬间有无约1500V、随即又下降为700~800V的电压,若电压能按此规律变化,则电路板输出的电压是正常的,应更换灯管。

   2.用假负载来检修
    在检修过程中为了安全,可取下背光灯电路板单独进行维修,但要给背光灯电路板带上假负载才行。带假负载的方法是,先取下各背光灯管的连接线,即取下CN2~CN7等接插头,用阻值300~680kΩ (3~5W)的电阻作假负载代替各灯管(一只灯管要用一个电阻代替),再给电路板加上12V工作电源、开机电压(CN1的3脚,约4V)、亮度调节电压(CM的4脚,2~5V)即可进行检修。

    3.先检修易发生故障的元器件
    检修背光电路板时一般由易到难,先检查元器件有无虚焊、烧焦等现象,重点检查功率管U2~U5,升压变压器T1~T6及熔丝电阻F2,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情况下,不点灯故障与驱动电路和升压变压器没有直接的联系,因为液晶彩电的高压板都是多灯的,也就是说,高压板上有多个驱动电路和多路输出,这几路不可能同时损坏,只要有一组正常,PWM控制芯片都有激励脉冲榆娜,灯管都能亮一下然后保护。

    4.检查熔丝是否熔断
    检查高压板的熔丝是否正常,若熔丝熔断,说明高压板存在短路故障,一是检查供电滤波电容C1、C5是否击穿短路;二是检查易发生故障的全桥驱动电路是否击穿短路。若熔丝完好,说明高压板没有发生短路现象,故障应集中在PWM控制芯片U1及其外围电路上。

    5.检查PWM控制芯片
    检查PWM控制芯片U1的6脚和12脚的VCC供电是否正常,若不正常,检查Q1、Q2供电及其控制电路。
    若U1的供电正常,再检查U1的8、9脚外部的定时电容、定时电阻是否正常。
    测量U1的13~18脚是否有激励脉冲输出,由于U1的引脚较密,不易测量,也可测量全桥驱动电路U2~U5的2、4脚是否有激励脉冲输入。无激励脉冲输入,则检查U1的外围元器件,外围元器件无异常则更换U1。

   6.检查全桥驱动电路
    如果U1的13~18脚有激励脉冲输出,故障在U2~U5全桥驱动升压输出电路,重点检测双开关管U2~U5和升压变压器是否损坏。

    由于A, B两组全桥驱动电路和T1~T6高压形成电路、。灯管供电和过电压、电流检测保护电路相同,其相同部位和引脚的对地电压和对地电阻相同。维修时,可分别测量A、B两组驱动电路、升压输出电路、过电压和电流检测保护电路的对地电压、对地电阻,然后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哪个测试点的电压或电阻与其他相同测试点的电压或电阻不同,则是该测试点相关的电路发生故障。

    由于高压板T1~T6的输出电压高达一千多伏,检修时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可采用高压测试笔测量输出电压。如果无高压测试笔,可采用表笔接近测试点、但不接触测试点的方法,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其感应电压。

    (二)保护电路维修
    保护的电路启动会引发开机可点亮灯管、但瞬间熄灭的故障。高压板保护电路有过电压保护和电流检测保护两种,这两种保护启动时,其表现是有区别的,如果是过电压保护,则灯管点亮后约1s才熄灭;如果是电流异常保护,则灯管点亮后瞬间熄灭。判断是过电压保护还是电流检测保护,可通过测量关键点电压和解除过电压或电流检测保护电路来进行。

    1.测量关键点电压.判断是否保护
    开机后保护前的瞬间,测量PWM控制芯片U1的4、5脚和26、27脚电压,判断保护电路是否启动。4脚为B组灯管电流检测保护输入端,5脚为B组灯管过电压保护输入端;26脚为A组灯管过电压保护输入端,27脚为A组灯管电流检测保护输入端。4脚和27脚电压低于0. 3V或灯管开路时,电路处于保护状态;5脚和26脚电压高于2V时,B组灯管将关闭。

    由于U1的引脚较密,不宜测量,可通过间接测量的方法判断。通过4脚电压测量B.组过电流检测电路Q20的D极电压,如果低于0. 3 V,则是B组灯管电流检测保护电路启动;通过27脚电压测量A组过电流检测电路Q21的D极电压,如果低于0. 3 V,则是A组灯管电流检测保护电路启动;通过5脚电压测量B组过电压检测电路D7~D9整流后的输出端电压,如果高于2V,则是B组过电压保护电路启动;通过26脚电压测量A组过电压检测电路D4~D6整流后的输出端电压,如果高于2V,则是A组过电压保护电路启动。

    2解除保护,根据故障现象维修
    可在U1的4, 5脚和26, 27脚外部检测电路采取措施解除保护,观察故障现象,测量关键点电压,判断故障范围并进行维修。
    如果测得U1的5、26脚电压高于2V引起过电压保护,可将B组或A组过电压检测电路D7~D9或D4~D6整流后的输出端对地并联数十欧姆电阻,从而将U1的5、26脚电压降低到2V以下,解除过电压保护。如果这时灯管点亮后不熄灭,则说明是过电压保护,如果还是熄灭,则说明是过电流保护。

    对于过电压保护,多数是由于输出电路开路引起,如升压变压器、输出插座、输出电容虚焊等,也有的是取样电容击穿或开路引起。对于前者,可以将相关器件引脚重新焊接一遍;对于后者,因为有多组这样的电路,可以采用对比法,用数字万用表在路测量取样电容的正、反向容量,找到在路正、反向容量差别较大的一组,更换相关的电容,故障即可排除。

    如果测量U1的4、27脚电压低于0. 3 V引起电流检测保护,可将B组或A组电流检测电路Q20、Q21拆除,或将Q20、Q21的G极与s极短接,如果还不能解除保护,在Q20、Q21的漏极对地并联适当电阻,模拟Q20、Q21正常导通,将4、27脚电压恢复到正常值,即可解除保护。
    对于过电流保护,多数是由于升压变压器匝间短路引起负载电流过大产生。对于电流检测保护,多为灯管损坏或接触不良引起的。如果哪只灯管不亮,可以先更换灯管,如果还不亮,再对该灯管的供电电路进行维修。如果发生屏幕闪烁故障,主要是由背光灯管老化引起,极少数是因为高压电路不正常所致。

    例4-7:开机后有伴音.黑屏幕。
    分析与检修:背光电路板的熔断电阻F2熔断,应重点检查功率管与升压变压器有无损坏。若F2完好,则重点检查背光电路板的供电电压与开机电压是否正常,检查启动电路Q1与Q2、主控U1及振荡元器件是否正常。

    观察背光灯,根本不亮,拆开电视机,对背光灯高压板电路进行检查。检测连接器CN1的1、2脚的12V供电正常,测量Ul的6、12脚有AVDD和PVDD电压输入;但测量C5两端和全桥驱动电路U2~U5无12V电压供电,检查发现相关供电的熔丝熔断,但测量C5两端和U2~U5对地电阻均正常,更换熔丝后,故障排除。估计是该高压板的熔丝设置参数过小,开机的冲击电流将熔丝熔断。

    例4-8:开机后有伴音,屏亮一下即灭。
    分析与检修:这是有部分驱动电路或灯管损坏,引起保护电路动作所致,因有部分电路及灯管好,故开机时会被瞬间点亮。分析原理图可知,只要有一路输出有故障,保护电路都会动作,检修时应注意这一点。出现这种故障现象时,应重点检查功率管、升压变压器及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稳流检测等电路元器件。

    在开机后保护前的瞬间测量U1的5, 26脚外部过电压检测电路,D4~D6整流输出的电压瞬间升到2.5V以上,判断过电压保护电路启动。在D4~D6检测输出公共端对地并一只100Ω阻后,开机灯管点亮,但发现与CN3相连接的一只灯管不亮,更换该灯管后,故障排除。由于该灯管损坏,无电流,造成高压变压器T2输出电压升高,引起过电压保护电路启动,另外由于该灯管无电流,电流平衡检测电路也会启动保护。

上一页
4/10
下一页
  • 好的评价
      100%(1)
  • 差的评价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条,得分 0分,平均 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