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stcn.com提供.
您当前的位置:证券时报> ESG> 正文
全国首个!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张淑贤2024-05-13 16:08

5月13日,在上海2024年节能宣传周开幕式上,由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建设的工业领域碳管理综合性服务平台——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通过开展碳计算、碳声明、碳数据库建设、碳效评价、碳金融、ESG、认证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碳量化与碳数据管理服务,可实现企业碳足迹申请、核算、报告生成、第三方核查、认证一站式管理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行动方案》,到2025年,基本建成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服务水平的绿色低碳专业服务机构。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国首个省级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内置风电、太阳能等高端装备类,锂电池等电子信息类,食品、家具、纸制品等消费品类,钢制品、钢制零部件以及各种能源类型驱动的汽车等50余个核算模型,可拓展连接更多应用场景,帮助企业低门槛、低成本开展碳足迹核算与认证。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节能和综合利用处副处长张敏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发布了零碳的系列标准,进一步完善零碳标准体系,积极开展碳管理工作试点。2023年,上海还发布了两批65个工业碳管理试点项目,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组织实施了超过1500个以上的绿色低碳项目,节能潜力达到110万吨左右。

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新质生产力“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内涵,为上海市工业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碳量化与碳数据管理服务。平台的上线将更好支撑上海“3+6”产业碳管理工作,提升工业企业的碳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构建新型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未来,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将基于企业数据收集、管理、核算、披露、认证全流程应用功能的建设,覆盖上百类产品的核算模型及相关排放因子的生成和应用,逐步实现上海主要产品大类PCR规则的嵌入,支撑国家本土化数据库的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国际互认合作,助力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张敏还透露,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加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深化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在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方面加大示范应用。

为发挥上海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优势,引导“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应用,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开展了“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活动。开幕式上发布了上海市2024年十大绿色低碳创新技术产品。

其中,屹锂新能源的全固态锂电池突破了固态电池材料体系核心技术难题,解决了传统锂电池的安全问题,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亿可能源AI人工智能大模型低碳优化排产系统,改变了传统产线能耗管理方式,广泛应用于高能耗流程工业生产线;直捕碳科的低能耗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DAC)可直接从空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量领先国际水平,捕集成本最高可降低40%以上。

上海市区有关部门和绿色低碳企业共同签署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构建政府引导、条块联动、企业协同的绿色低碳产业推进新格局。其中,松江区经委和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的光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将打造松江区光储智能制造基地,推动新型光伏储能发展。虹口区科经委和绿水新航科技有限公司的绿水新航总部项目将在国内内河、沿海推广船舶电动化,促进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

据悉,在5月13日至19日上海2024年节能宣传周期间,上海各条线将开展各类主题活动427个,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绿色低碳合作伙伴推出面向全体市民的“绿色低碳大礼包”,涵盖绿色活动礼包、绿色消费礼包和绿色研学礼包3大板块。其中,绿色消费礼包将发放各类绿色出行、绿色餐饮折扣、体验券超100万份,并推出E直播五月节能周活动、绿色家电促销活动,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家电消费。

校对:祝甜婷

点赞
分享
责任编辑: 杨国强
新能源汽车
机构
太阳能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