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stcn.com提供.
您当前的位置:证券时报> 基金> 正文
商品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上演 私募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明显回暖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军2024-05-16 16:12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资源品上市企业资本开支放缓、部分品类海外新增产能不足,同时国内汽车、电子、家电、新能源车及电力等领域对大宗商品需求提升,大宗商品市场结束了过去两年的“熊市”,迎来了显著的持续反弹。其中,黄金、白银等贵金属,铜、铝、锌等有色金属等表现比较强势。

在此背景下,私募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今年来的业绩明显回暖。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有业绩记录的2698只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4月收益率均值为1.36%,年内收益率均值为2.61%,其中1658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为61.4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多数商品走出明显向上趋势的情况下,主观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年内业绩领跑。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有业绩记录的740只主观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4月收益率均值为1.86%,年内收益率均值为3.22%。

量化期货及衍生品策略的表现仅次于主观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有业绩记录的1506只量化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4月收益率均值为1.13%,年内收益率均值为2.63%。

2023年上半年受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减缓、美联储加息压制等因素影响,商品市场波动率不高,并未出现较大行情。该情况在下半年有所缓解,随着国内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流动性回升,商品市场在5月至9月迎来一波普涨。

对于接下来的商品市场行情,中金公司认为,从外部环境来看,期货及衍生品策略的压制因素在2024年有可能会得到改善。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加,国内经济数据逐步改善,商品市场波动率将抬升。

申万宏源的研究观点称,当前全球宏观周期呈现阶段性错位,制造业处于早周期,服务业则偏后周期。

周期错位下大宗商品投资更需供需结构细化研究。申万宏源认为,在供需偏弱情况下,原油价格预计维持高位震荡。铜价方面,中短期供需呈现紧平衡状态,铜价有望再创新高。

贵金属方面,申万宏源认为,黄金长期中枢上升核心原因更多来源于央行购金、地缘政治溢价、美国债务压力维持高位,而短期观察国际金价关键指标为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和金融流动性。白银比黄金的商品属性更强,随着全球制造业PMI的持续改善,金银比中期预计边际下行,则白银价格上涨幅度高于黄金价格。

平安证券表示,全球制造业或进入复苏周期,提振上游资源品需求端,推动价格上涨,此外,AI、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对部分工业金属需求预期显著增长,叠加降息预期再度延后的同时也确认美国基本面向好,对大宗板块形成支撑。

校对:刘榕枝

点赞
分享
责任编辑: 杨国强
期货
有色金属
新能源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