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熊

高邮市清代人物专题

      [][公元1634年-1674年]

      高邮市景点高邮市特产高邮市地名网[手机版]

      吴应熊(1634年-1674年5月18日),吴三桂之子,额驸、少傅兼太子太傅,娶建宁公主为妻。因多尔衮对吴三桂有戒心,故以额驸之名让吴应熊留在京城作为质子。吴三桂起兵反清,吴应熊和次子吴世琳被杀,其子吴世璠即位吴周皇帝,追谥吴应熊为孝恭皇帝。

      人物生平

      吴应熊 (1634—1674年5月18日),云南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三桂因擒杀南明永历皇帝,将其赶出云贵,逃往缅甸,一举平定了西南,立下大功,被清廷封为平西王,奉命永镇云南,兼辖贵州。

      由于他兵精将壮,实力雄厚,威震朝廷,为清廷所忌。于是多尔衮为媒,将皇太极的女儿和硕公主下嫁吴三桂儿子吴应熊,封他为"和硕额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衔,头衔是不少,不过必须长留在北京,实际是作为人质,挟制吴三桂。 反清前夕,吴三桂曾派密使到京,准备接回儿子。不料吴应熊不肯回昆明,并把康熙将提前削藩之策通告吴三桂,还让使者将大儿子吴世璠秘密带出京。故而1674年四月十三日(5月18日)吴应熊和次子吴世琳均被康熙诛杀。吴应熊儿子吴世璠即位吴周皇帝,追谥他为周太宗孝恭皇帝。

      妻子建宁公主

      建宁公主(1640-1703) 皇太极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察哈尔部蒙古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婚后,顺治十年(1654)授三等子爵,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四年因其父吴三桂反叛清廷,同其子吴世琳皆被清廷处死。

      质子外交

      皇帝、军阀将自己的子女、妻子等亲近家属送到国外,主要是敌对国家,在战略上形成外交妥协。

      质子外交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外交策略。一般多见于小国表示对大国的臣服,从此外交上处处受制于敌国。

      历史上的建宁公主

      皇十四女(1641一1703):和硕长公主。皇太极之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察哈尔部蒙古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死后,康熙皇帝经常下诏慰藉公主,谓其“为叛寇所累”。四十三年(1703)公主去世,时年63岁。历史上皇太极的共有十四个女儿,建宁公主是最小的,年纪比康熙大不了十三岁。她生母是庶妃,因此可能不太得宠,皇太极二女马喀塔、四女雅图、五女阿图都有留下名字来,建宁却没有留下名字。又嫁给清廷深为忌惮的吴三桂之子,那时她才13岁,这一辈子就注定是悲剧了。


      人物关系:

      爷爷:

      吴襄(15921644)

      父亲:

      吴三桂(16121678)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儿子:

      吴世璠(16421681)

      兄弟:

      吴应麒

      妻子:

      建宁公主(16411703)

      岳父: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清朝皇帝


  同年(公元1634年)出生的名人:

      徐元文(16341691)昆山三徐之一,清朝文华殿大学士江苏省苏州昆山

      王士禛(16341711)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

      王士稹(16341711)山东省

      樊仲云(16341711)中华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浙江省宁波

      陈卓(1634~?)江苏省南京

      + 更多公元163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74年)去世的名人:

      张大赓(16001674)安徽省阜阳阜南

      胡正言(15841674)明代著名印人、画家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张玉裁(16391674)江苏省镇江丹徒区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

      孙廷铨(16131674)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

      贾应宠(15901674)山东省济宁市曲阜

      + 更多公元167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