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梅江区名人大...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ren.bytravel.cn提供.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梅江区人物

梅江区名人录

黄遵宪[] 晚清诗人,外交家 (18481905)
  • 黄遵宪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出身于官僚家庭。10岁时开始学写诗。清同治六年(1867),考中秀才。同治十二年(1873)考取拔贡生,次年入京赴乡试,未中。黄遵宪早年的诗作,已表现了一定的革新精神。他批判了文学创作中“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的拟古倾向,宣言“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还对客家山歌进行收集、加工成《山歌》多首,大都清新可喜。光绪二年(1……[详细]
叶松盛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71993)
  叶松盛(1917—1993)叶松盛,1917年10月26日出生于梅城西街十甲尾。他幼年时靠在印尼经商的父亲供养,由于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高小毕业并考入县立中学,读至高中毕业。在校期间,他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还自学英文,达到口译及笔译运用自如之水平。30年代初,由于生活所迫,其母携带他赴印尼玛琅,入玛华公学继续读书。当时,殖民主义的种族歧视及印尼当局的-排华政策,激起叶松盛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他积极……[详细]
  侯安国,祖籍福建省宁化县。生卒年无考,南宋进士。宋宝佑元年(1253年)任梅州教授,掌管梅州教育。见梅州风土人情淳朴厚实,遂定居于梅城之东攀桂坊(今梅城下市)。其时,梅州地处岭南山区。经学未开,侯安国竭力倡办教育,开办讲学,以《春秋》大义教授门徒,并免除入学者一家的徭役,以鼓励梅人读书。自此,梅州文风渐兴。其门徒蔡蒙吉,12岁应童子科,继而登进士,后为抗元英雄。因侯安国对发展梅州文化教育有贡献,受……[详细]
梁伯强中国科学院院士 (18911968)
  梁伯强,(1891.2.1-1968.11.28),病理学家。广东梅县人。192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24年获德国慕尼黑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中山医学院教授、副院长、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指导助手,创立了从尸体中取出完整鼻咽的方法,探讨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征和组织发生学问题研究过肝硬化和肝癌等方面的问题对肿瘤的研究,除注意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外,还注意到人体在抵抗肿瘤方面的……[详细]
李黼平[] 嘉应五大诗人,梅诗三家 (17711833)
  李黼平(1771—1833年),字绣子,又字贞甫,梅城东郊人。14岁作《桐花凤传奇》,为嘉应州知州戴求仁及社会名流所赏识。19岁以诗赋补弟子员。清嘉庆三年中举。十年中进士,入翰林。后告假南归,先后主讲广州粤华书院、东莞宝安书院。馆散后,由翰林院庶常改任江苏昭文知县。公余之暇,手不释卷,故民间称之为“李十五节生”。他治汉学,工考证,精通乐律音韵,诗歌造诣甚深。李黼平在昭文县令任内,为政宽和、廉洁。后……[详细]
  • 朱云卿
  朱云卿(1907—1931年),原名朱云,梅城油箩街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武装领导人之一。朱德在为朱云卿撰悼词中称其为“中国有用人才。”他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父是私塾教师,母是搬运工人。民国6年(1922年)15岁赴印尼万隆跟叔父做工。1924年朱云卿瞒着亲人,离印尼回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军事知识和参加军事训练,努力学习革命理论,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加入了军校进步组织“青……[详细]
  • 黄药眠
  黄药眠(1903—1987年),原名访荪,梅城下市人。早年就读于广东省立第五中学(今梅州中学),1921年秋考入广东高等师范英语系。后赴日本留学,毕业后回国,先后在百侯中学、金山中学任教。青年时期,追求民主与科学,积极参加爱国-。1927年,在上海加入革命外呢学团体“创造社”,任该社出版部主力,在《创造周社》、《流沙》等报刊上发表作品,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出版诗集《黄花岗上》。此后,潜心研习马列主义……[详细]
  李象元(1661—1746年),字伯猷,梅城金山人。家素业儒。少年勤奋攻读,学有所成。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为清代嘉应州入翰林院之第一人。任山东典试副主考时,他不嫌贫贱,认真选拔贤才。依清例,典试官主副考对取卷名额例有分配,但他仅荐取一名,此人年龄较大,足跛。主考官奇之。李象元说:“此人五官有缺陷,但道德文章甚好,有奇才,我特取之。”后此人任广东巡抚,有政声。李象元在山东……[详细]
  梁诗五(1843—1911年),名居实,字诗五,又字仲遂,梅城东升圣人寨下人。出身于书香门第。高祖德隆,情乾隆进士;曾祖鸣闪,清乾隆举人;祖父念祖,清乾隆解元;父墨林,咸丰举人。直至他本人,连续五代蝉联科甲,传为美谈。梁诗五少从名士余境波、张眉叔学,勤奋上进,文词雅畅,书法丰润,且精明能干,为乡人所见重。光绪三年(1877年),黄遵宪任驻日参赞时,举荐梁于何如璋公使,同赴日本任使馆人员并被何如璋聘……[详细]
  杨仲兴(1694—1775年),字直延,梅城下市人。清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授福建清流县知县。乾隆三年(1738年)改任广西桂林府兴安县知县。在任期间,深察下情,关心民间疾苦,广建社仓,备荒赈灾,疏通河道,修筑提防,因“功甚巨”擢升广西思恩府同知,再迁任江西瑞州知府。为官廉洁贤能,政绩卓著,受乾隆皇帝召见,并赐“貂皮药锭”以嘉奖。不久,转任福建延邵兵备道。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升迁湖北……[详细]
  梁浣春(1864—1949年),原名锦元,是清末民初嘉应州的女教育家。生于梅城上市禾好堂“文魁第”梁屋。梁浣春5岁时即在家中拜名儒为师,只五年变学习了《四书》、《五经》、《烈女传》及不少诗词名著。由于遵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这使她感到十分委屈。她一面习红针黹,一面攻读古今名著,因而文章学识日益长进。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美国某教会来梅筹办医院,裕征求女助理一人,梁浣春闻讯,认为这是为……[详细]
  刘锦庆(1926—1999),梅江区三角地上坪村约亭顶人。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家,香港义安公社、香港嘉应商会等社团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早年失怙,依靠母亲抚养成长,深受其勤劳简朴,善良德惠的熏陶,使他从小就有勤奋自爱、搏斗向上的精神。他先后就读于水白中学和东山中学。正读东中高二时,因家境贫困而中途辍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1947年春,刘锦庆到香港谋生,在同昌兴南洋出入口庄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详细]
  张简孙(1899—1989),家名宝鑫,号镜澄,梅江区东郊乡张家围人。其祖父张简堂为前清孝廉,17岁中举,曾任山东省济南府新城县、黄县知县。张简孙年少时,聪明好学,深得其祖父钟爱,民国初年(1912),特地带他到北平读书。1918年,张简孙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学校附中。毕业后,以优秀成绩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工兵科。1922年军官学校毕业后回到广东,参加国民革命行列。1925年,张简孙加入中国国……[详细]
  张简荪(1899—1989),家名宝鑫,号镜澄,梅城东街(今梅江区东郊张家围)人。祖父张简堂为前清名孝廉,17岁中举,曾任山东省济南府新城县、黄县知县。张简荪年少时,聪明好学,深得其祖父钟爱,民国初年,特地带他到北平读书。民国7年(1918)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学校附中。毕业后,他目睹国家内忧外患,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决心投笔从戎,以卫国保民,凭优秀成绩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工兵科,1922年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