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log.sina.com.cn提供.
博文

西方人,你们不要再指手划脚!

今天张化桥在《日经亚洲论坛》Nikkei Asian Review 英文版发表一篇文章,呼吁西方学者和官民不要再对中国的国有企业说三道四,不要再试图向中国输出西方资本主义模式。

文章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国评论员一直有一个预测:国企一定会被民企打败;国企一定会被陆续卖掉。可他们反复被证明是错的,现在海内外自由派人士的一致说法是:民企已经占中国经济的2/3,新的就业机会也都是民企创造的。此文反驳了这种论调。

文章指出,国企依然占统治地位。而且,现在大家看到的多数国企都是最近十到二十年才创办的。中国的私有化开了倒车:开倒车好!

90年代,中国确实卖掉过一些国有企业,但那都是无足轻重的餐饮业、小零售、小化肥、小纺织。而国民经济的命脉从来就在政府手中。文章的第二个观点是:国企看得更长远,更能牺牲短期利益,更能创造就业。这比西方国家的直升飞机撒钱以及零利率也许更好。

英国教授Mariana Mazzucato认为,即使在欧美国家,政府

今天的华尔街日报长文:过去五年这些专家只骂特朗普是法西斯,是流氓。特朗普的人品当然是有问题的。但是这些专家不理解人民为什么选特朗普。他们也完全不明白特朗普的支持率为什么一直这么高?他们看不到奥巴马执政的八年所执行的很多政策完全忽略了中西部工人阶级的愤怒和处境。而且希拉里做总统候选人实在是太糟糕了。

这些专家一直认为,如果美國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会导致灾难;还说中东各国与以色列恢复外交的前提是承认巴勒斯坦国。所有这些都被特朗普否定了。结果非常好。这些专家全是错的。即使在新冠肺炎的控制方面,这些专家也比特朗普好不了多少。他们明知道美国人不好管,崇尚自由,为什么一定要封城呢?封城只是导致了经济的崩溃、政府债务的高涨。很多州一直没有封城,结果处理得也很好,疫情并不见得更恶劣。

从口罩、封城、隔离、追踪,这些专家从来不承认自己做的错误。这是全世界所有专家政客的共同毛病。华尔街日报结尾归纳得非常好。这些专家在最重要的时刻显示出他们都是一帮蠢蛋!They were, “at crucial moments, idiots”.

 

今天《日经亞洲论坛》发表了一个印度爱国者的哀号。他恨铁不成钢,批评印度没有參与REC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没有跟欧共体达成投资协议,虽然谈判已经持续了十三年。而中国把这两件事情都完成了。印度人陶醉在欧美人的赞美之中: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讲英语,前途无限,是制衡中国的一个棋子。

但是,印度的内循环让人非常着急。2020年,虽然印度吸引了很多外资,但是跟中国比,数字小的可怜。而且都集中在一个IT行业,无法创造就业,而印度人满为患,就业需求巨大,社会压力巨大。

中国在世界上虽然没有什么朋友,但是它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挺好,世界供应链的中心还是在中国。欧美和印度都反复强调要组成统一战线,对付中国,可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想跟中国做生意。这就是最近两个多国协议的根本,而印度没有中国这样的谈判筹码。中国只需要坚持全面开放,让世界各国相互竞争就行了。全文如下:

Narendra Modi's self-reliance strategy has had the effect of threatening to de-globalize India.

我的穷学生在债务陷阱中爬不出来,每星期打工30多个小时。我怎么教他们呢?

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cramento的讲师刚刚出版了一本书Sold my souls for a student loan, 也许可以译为《出卖了我的灵魂,换得了学生贷款》。

他自己还有学生贷款没有还完。他讲美国4500万人,还有学生贷款没有还清,每个人平均还有三万多美元。他现在自己当大学老师,看到很多学生每个星期要打工30多个小时,还来上课。他的学生在债务陷阱中越陷越深,疲惫不堪,“我怎样教我的疲倦不堪的学生呢?”

他说,“男女老少都说,教育是百年大计。政客说美国高等教育是我们的未来。学校特别是那些牟利的学校,巴不得每个人都上大学。贷款机构乐坏了,不断地煽风点火。老师们呢?无耻的老师们更是乐不可支。学校不断地加学费,给教职人员涨工资,创造所谓的就业机会。美国全国就是一个大合唱。教育教育教育。很多的教育根本没有任何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教育膨胀的越来越厉害。英国的情况,澳大利亚的情况,加拿大的情况都是一样的”。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有一篇文章分析英国脱欧的原因:中低收入的人民对欧共体的自由移民政策有顾虑。因为英国的经济比较有吸引力,东欧很多国家在加入欧共体之后,大量地涌到了英国。光是波兰人就高达91万人。罗马尼亚人31万。在英国总人口只有6200万的情况下,你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心理压力、社会压力!

当然,英国在经济上(不论穷人、富人)非常得益于新移民,但是中低收入的人民不一定完全理解这些道理,而是意气用事。

从这件事,你可以想象英国是一个多么开放的国家。即使公民投票时,支持脱欧的也只有52%。我猜我国连英国1/10的社会承受力、心理承受力和开放程度都没有。

摘要:

The number of Polish-born residents in the uk increased from 56,000 in 2001 to 911,000 in 2016 and Romanians from 14,000 in 2004 to 310,000 in 2016.

今晚的月亮格外明亮。我一边踱步,一边听Money Maze 的一个音频节目:上海Red Gate 投资公司创始人邵庆晓(四川人)的访问记。她在上海为中外投资基金管理十多亿美元,主要投资中国的内需企业。

这个音频节目的内容很广,从她自己的成长历程,到她把两个女儿送到英国寄宿学校,以及怎样看中美关系和中国股市(包括散戶比重下降和为什么投资一个文具企业)。她非常风趣,英文呱呱叫。她说,“当然我爱中国,当然我是有偏见的。你看,美国残酷打压华为,中国也没有怠慢苹果啊。特斯拉在中美关系很紧张的时候来到了中国!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中国不想打贸易战,不想有任何纠纷”。

谈到选股的时候,她说就是要盯着高质量的公司,价格比较合适就好,长远持有。聚焦少量的公司。不要撒胡椒面。一定要重视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负债太高,经常融资的公司要避开。特别强调ESG,就是环保、社会和公司治理结构。跟好公司打交道,不跟坏公司打交道。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把好公司卖的太早。

最喜欢投资界的什么人?最喜欢凯雷的创始人David Rubenstein他风趣,博

(利润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最近十几年,世界最前卫的创业者们已经放弃了利润,直奔千亿、万亿的市值。你放弃得越彻底,市值就越大。

这个理论的精神领袖当然是亚马逊。Jeff Bezos曾经说,“你的利润就是我的机会”。我在关于他的书评里(见后面的链接)说,利润会限制了你的想象,限制了你的格局。你为什么要实现利润,交一道税,然后再投资呢?你干脆直接让利、亏损、扩大投资,还免了一道税。这样没有leakage,渗漏。

你短期赚了利润,被税务局砍了一刀,而同时,你的竞争者肯定也赚了利润。你给了竞争对手喘息之机。

但是,没有一家公司从最开始就设计永远赔钱。现在有了:Lemonade 保险公司。今年上市。现在的市值70亿美元。公司没有想过赚利润,但是创始人了和投资者冲着资本市场而来。

 

听书的小结。

今天在一个经济学的专业音频节目,New Books in Economics by Marshall Poe,我听了一本英文书的作者讲他的新书:

Oilcraft: The Myths of Scarcity and Security That Haunt U.S. Energy Policy

Book by Robert Vitalis。

作者是美国宾州大学教授。他的结论有三个:第一,美国过去几十年对石油过分看重,是一个非常愚蠢的事情,因为石油与其它大宗商品没有什么区别。在很多买家和很多卖家充分竞争的市场上,石油价格是由供需决定的,是由宏观经济决定的。大家都被1973年欧佩克OPEC 加价误导了。可后来欧佩克在市场上的影响越来越小了。

第二点,美国政府在中东的政策全部是错的,跟沙特阿拉伯的所谓“特殊关系”也是一个很奇怪的幻觉 myth。难道一个国家生产的石油,难道不卖吗?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能源安全问题。沙特阿拉伯难道通过增加(或者减少)石油的生产能够在任何意义上帮到美国或者其盟友吗?(我想到了中国不买澳洲煤炭、红酒也是一个可笑的事情,因为市场

听书的小结。

今天早上在一个经济学的专业音频节目,New Books in Economics by Marshall Poe,我听了一本英文书的作者讲她的新书:

Vernacular Industrialism in China:Local Innovation and Translated Technologies in the Making of a Cosmetics Empire, 1900–1940,Eugenia Lea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作者是一位华侨女作家,她讲陈蝶仙,清朝末年的工业家、蝴蝶派爱情小说家。这本书讲他的整个生活以及他如何把外国的或者中国前人的艺术品、烹调、工业制品的内涵、菜谱、技术翻译成中文,并且在报刊上连载、传播、本地化,并且批量生产。他的著名的产品是蝴蝶牌牙膏和面膜。

全球科技的传播有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知识的传播Circulation,第二种是模仿 copying。作者认为,惊天动地的工业产品是不容易的、少见的,而绝大多数是引进想法和产品,进行改良,把它变得适宜当地。这是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源泉,全世界都是这样。虽然因为中国的规模,很多西方人攻击中国是偷窃知识产权和抄袭的中心,但

推行现代货币理论MMT的后果之一。

听书:Gerald Epstein: “What's Wrong with Modern Money Theory? A Policy Critique” 2019. 可译为:《现代货币理论的错误何在:对政策的危害》

在一个经济学的专业音频节目,New Books in Economics by Marshall Poe,今天我听的是Gerald Epstein 讲他的这本书。他说,现代货币理论可以这么归纳:

第一,财政赤字无所谓。

第二,赤字都可以、且应该货币化。也就是说,中央银行买单就是了。印钞票解决一切问题。

第三,宏观经济政策的起点是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十几年是MMT (modern money theory)的高光时刻。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央行降息、政府减税,极大地刺激了金融资产(股、债、房)的价格,拉大了贫富悬殊。这次新冠疫情之后,政府又不断加码。现在欧美的利率已经降到零。大家已经不再管财政赤字了和央行独立了。

可是全世界人民疯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