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关城里的门画

中国甘肃网 2024年03月27日 15:58

      张晓燕

      门画是一种中国特有的传统民俗艺术形式,也叫“门神”,含有“御凶”的意思。在嘉峪关关城里十四座大大小小的楼阁上,绘制有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就有几位是作为门神的形象出现的。门神中的诸多形象,很多是民间约定俗成的粉本。有些来自民间传说,有些来自神话故事,有些则是添加了人们的期望和寄托之后而创造刻画出的形象。

      天下雄关,城内有城、重城并守、雕梁画栋、斗拱飞扬。每一座关楼,每一幅油饰彩画,每一道门上描绘的人物都饱含着关上的无数将士、关内万千百姓及过关的商贾贩客对和平的祈愿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嘉峪关关城内城东西马道上的门神——秦琼和敬德

      在我国民间,老百姓认为门神是守卫门户的神灵,有着驱邪安宅、招纳吉祥的作用。据《西游记》描写: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王犯了天条,玉皇大帝派魏徵在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托梦给唐太宗恳求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徵入朝,想尽各种办法把魏徵留下来,最后让魏徵同他下围棋。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徵打起了瞌睡,梦里奉玉皇大帝之命把老龙斩杀了。老龙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天天到宫里来闹。魏徵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家画了两人之像贴在宫门口,结果照样管用。在清代小说《隋唐演义》中也有类似记录。于是,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与尉迟恭便成了门神。

      秦琼和敬德作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深受很多老百姓的喜欢,皆持短兵刃,秦琼的武器是瓦面金锏,尉迟恭的武器是水磨竹节钢鞭。虽然面貌特征威严,但二人均是忠君爱国的英勇大将,后来双双列入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这也是很多被供奉为门神的其他人物所不能比拟的,也是800多年以来二人被老百姓供奉为门神的真正原因。

      在嘉峪关关城内城的东西马道门上画的门神皆是秦琼和敬德,俨然一副威武霸气、不可侵犯的模样,令来犯之敌望而生畏。嘉峪关是边陲重地,在这里画秦琼和敬德作为门神,借他们两位的神威守护雄关,使这座关城更增添了几分威武与雄壮!

      嘉峪关光华楼柔远楼上的门神——比干

      在嘉峪关内城的东西二楼:光华楼和柔远楼门上的门神身着文官服饰,左手执如意,右手托宝珠,是比干的形象,属于文财神中的类别。

      比干也称为禄神。据传说,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是一位忠义之臣。时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失政。在小说《封神演义》中,纣王听信妲己妖言,制造酷刑,杀戮谏臣。鹿台完工后,纣王听信妲己谎言,欲会见仙姬、仙子。妲己夜请轩辕坟内众妖狐变成仙子、神仙、仙姬来鹿台赴宴,迷惑纣王。席上,功夫浅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纣王叔比干宴后将此情告知武成王黄飞虎。比干便与黄飞虎领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将狐狸烧死。妲己深恨比干,誓挖其心。比干生性耿直忠诚,公正无私,心被挖空后成了无心之人。正是因为无心无向,办事公道,所以被后人奉为财神。传说在比干荫佑下做买卖的人,无偏无向,公平交易,互不坑骗,所以比干广为世人所传颂和敬奉。

      传说比干死后被封为文曲星,封神后,负责天下读书人命运的比干,受人们追捧,家里有学子的就喜欢请比干为自家门神,诚心敬奉,希望保佑学子金榜题名。因此在嘉峪关关城最西面的主楼——嘉峪关楼的门上,人们看到的门神画像和光华楼、柔远楼的门神画像衣着面貌相同,但右手却没有托宝珠,仅仅左手执如意,原因大抵如此。

      文昌阁一楼北侧耳房的门神——苏东坡

      在文昌阁一楼北侧门上左边画的人物是苏东坡。在门神中也有杂类的类型,此处以苏东坡作门神,就是属于杂类中的一种,通常表现历史人物及经典场景。图案中左侧表现的场景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出自《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词作。上片写雨中前行的心态,下片写雨后作者所见所感,全词体现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我有蓑衣不惧烟雨。

      右侧画的则是苏东坡乘船出行,于江上写诗的画面。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苏轼从眉山赴汴京途中,乘船经过荆州时,看到两岸山景美如画,于是创作了一首《江上看山》的诗作,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苏轼从江上看山的美丽图景。全诗最值得令人叫绝的地方,便是开头两句“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这样的比喻,让苏轼所描绘的两岸山景变得奇趣盎然。

      据记载,嘉峪关外城中的文昌阁,明清时是文官办公的场所,到了清末时成为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以诗会友之地,大文豪苏轼的形象出现在这里,可谓十分贴切。

      文昌阁一楼南侧耳房的门神——姜太公

      文昌阁一楼南侧耳房门上右侧绘制的是《姜太公钓鱼》的场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歇后语被人们所熟知,姜太公钓鱼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神话传说。相传,商纣王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并且还不用鱼饵,但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不用鱼饵钓鱼,觉得这是奇人,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有用之才,于是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表面意思是姜太公钓鱼,不是为了鱼,而是期待有识之士的认可。而现在则用来表示寻找志同道合、心甘情愿合作的人。

      明清时,嘉峪关外风云激荡的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的对外关系,也真的需要真诚合作之友邻。

      嘉峪关西罗城马道门左侧门神——李广

      李广,西汉时期名将。通常人们所熟知的他的形象是持弓的,但也有记载他用的是“古越剑”,传说此剑乃托塔天王之物,遗落人间,被飞将军李广所得。剑长五尺三寸,看似无光,却锋芒逼人。

      在嘉峪关西罗城马道右侧门上绘制的则是《李广射虎》。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李广的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李广家族世代接受仆射这一官职,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并且世代传习射箭。

      嘉峪关早在汉代已经开始设防,是出入西域必经之地,遥想当年,多少汉代名将从嘉峪关这条咽喉要道西出西域,留下了永载史册的千古事迹。

      嘉峪关关城的建筑风格既具古代官式建筑的标准,又带有明显的西北地方特色。600多年来,随着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更迭变化,建筑形制、特点及彩画也在几经修缮后最终定格。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建筑彩画发展的鼎盛期,新的题材不断涌现,表现手段不断丰富,于是在嘉峪关关城里,人们得以看到包括门神及其他装饰性的、丰富的、五彩缤纷的彩画内容。

      (选自《甘肃日报》,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