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呆

查字典网 2023年12月14日 16:06:37
目录
1、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mù dèng kǒu dāi ㄇㄨˋ ㄉㄥˋ ㄎㄡˇ ㄉㄞ

      目瞪口呆 

      ◎ 目瞪口呆mùdèng-kǒudāi

      [gaping;stupefied;dumbstruck;be filled with shocked wonder]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或受气而发愣

      令人想来都不禁惊得目瞪口呆

词语解释

mù dèng kǒu dāi ㄇㄨˋ ㄉㄥˋ ㄎㄡˇ ㄉㄞ

      目瞪口呆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受气而发楞。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一折:“吓得 项王 目瞪口呆,动弹不得。”《水浒传》第四回:“吓得庄家目瞪口呆,罔知所措。”《老残游记》第十七回:“ 刚弼 气得目瞪口呆。” 鲁迅 《<三闲集>序言》:“我是在二七年被血吓得目瞪口呆,离开 广东 的。”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目瞪口呆

      成语(Idiom):目瞪口呆 (mù dèng kǒu dāi)

      发音(Pronunciation):mù dèng kǒu dā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因惊讶或吃惊而目不转睛,嘴巴张大无言。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当人们遇到令人惊讶或意想不到的事情时,会失去语言能力,目不转睛地看着,嘴巴张大无法闭合,表达出一种目瞪口呆的状态。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令人震惊或无法理解的情况时的表情和反应,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在某种情况下惊讶得无法说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昭公十年》中有记载:昭公问鲍叔牙:“吾闻诸夫子:君子不器。”鲍叔牙答道:“君子不器,是何意也?”昭公回答说:“吾未知也。”鲍叔牙接着说:“君子不器,谓不目瞪而口呆也。”这个故事表达了当时的鲍叔牙对昭公提出的问题感到惊讶,以至于目瞪口呆。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形容词“目瞪”和动词“口呆”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当他听到她的好消息时,他目瞪口呆地望着她,一时无法回答。

      2. 学生们听到老师宣布放假的消息时,都目瞪口呆,然后欢呼雀跃起来。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目瞪口呆”与惊讶的表情和反应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面对令人吃惊的事情时的表情,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目瞪口呆相关的成语,如“目不暇接”、“目瞪口呆”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当我看到生日蛋糕上的惊喜时,我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

      2. 初中生(13-15岁):当我听到自己被选为班级代表时,我目瞪口呆地望着老师,感到非常荣幸。

      3. 高中生(16-18岁):当我看到考试成绩时,我目瞪口呆地坐在那里,不敢相信我居然考得这么好。

      4. 大学生(19岁及以上):当我听到自己被录取为研究生时,我目瞪口呆地看着录取通知书,内心充满了喜悦和骄傲。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