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普通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知觉的特性

查字典考研网 2016年08月19日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这种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的过程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能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

      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对一个物体的知觉,往往受到前后相继出现的物体的影响。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2.知觉的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我们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反过来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整体优先: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3.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对于知觉有三个主要功能:①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

      ②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③理解产生知觉的期待和预测。

      知觉过程可以看成是“假设检验”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适应:当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之前的状态

      定义: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分类: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条件: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视觉线索有重要作用

      视觉线索: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