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chazidian.com提供.
-->
当前位置:查字典>>百家姓>>黑齿

黑齿

  • 第一个渊源

    源于夜郎国,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古夜郎国牂牁地黑齿部,属于以国名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管子·小匡》终记载:“齐桓公九全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牂牁、不庚、雕题、黑齿、荆夷之国。注曰:皆南夷国号。”说明,在春秋时期已有牂牁,且它是南方一个较大的古国,其名号才能与吴、越等春秋大国并立。

    古夜郎国,战国后期在今贵州一带地区,其国有黑齿夷邦,族人称为黑齿氏。后为汉武帝刘彻所收,由于境内有牂牁水,故称牂牁郡。

    第二个渊源

    源于百济族,出自汉、唐时期朝鲜半岛古百济国附属黑齿国,属于以国名汉化改姓为氏。百济国,是公元一世纪至七世纪时期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强国,与新罗国、高句丽国三足鼎立。黑齿国,是百济国的附属国,亦或属邦部落,古称黑齿夷。夷,在中国上古时代称东方部落(夷越部落)为东夷,由于战争的缘故东夷分裂出“莱夷、九夷和淮夷”三个国。后“九夷”又分出“徐夷”。东夷之前称高辛氏国和黑齿国。东夷部落君王(首领)出现过的姓氏有“岳”、“皋陶”、“冯夷(即冰夷,死后称河伯)”、“后羿”和“越(无余)”,其中的后羿功德最大神话和传说最多。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夷”是他称,“越”是自称。

    尧舜时掌管一方的部落首领姓“岳”。史籍《尚书》中说:“帝曰:‘咨四岳’”。四岳即岳羲仲、岳羲叔、岳和仲、岳和叔四个大臣,是炎帝神农的后裔。这四个人精通天文地理,尧让他们分管四方的星相和山川变化,以决定一年为四季划分,史称四岳。据史籍《史记》记载:“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帝喾驾崩后,立挚为帝,不久挚崩,又立尧为帝。帝尧随命岳羲仲和皋陶去接管其父(帝喾)创建的高辛氏国(今山东及以北),但他们未能管理好国家,结果导致国家分裂,分成“中容”、“司幽”、“白民”和“黑齿”四个国。最后,帝尧不得不召回岳羲仲和皋陶。舜称帝后,并得到皋陶的辅佐,国家才得以强大,而皋陶原来就是尧属下的司法官员。

    据史籍《山海经》、《海外东经》等记载:“青丘国之北有黑齿国,黑齿国北不远有“汤谷”,青丘国南有朝阳之谷、虹虹、君子国、奢比之尸、大人国、嗟丘,嗟丘……”据此判断,黑齿国当在今辽宁省东部,与唐朝百济国(扶余国)将领黑齿·常之的姓氏可能源于北方扶余国相吻合。黑齿国人以国名为姓氏,称黑齿氏。唐朝初期,有原黑齿国人、左武卫大将军黑齿·常元,因军功勋巨而被封为燕国公,后死于武则天的酷吏政策下。

    在黑齿·常之的后裔子孙中,皆以祖上为荣,遂用“黑齿”为姓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黑氏、齿氏者,亦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常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黑齿的网络红人

  • 暂无姓为黑齿的网络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