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模板19篇)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 2024年05月10日 19:15:02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模板19篇)

      时事热点的分析和评论,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动态和未来走向。写总结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和事实,以加强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这是一些正确阅读新闻报道和分析信息的方法和指导,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媒体素养。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孩子们,喜欢过春节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生自由谈理由)是的,

      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傣族人民也有着与春节一样热烈而又温馨的节日,那就是(泼水节)。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兴奋不已。

      2、配乐播放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老师相机旁白: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的六、七月份,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欢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族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达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水泼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对他人的祝福越真诚。这就是傣族泼水节独特的魅力。

      3、观赏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后,你最想说什么?(生谈感想)。

      4、(课件出示课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有着许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请同学们一起读!(生读)。

      5、示题质疑:傣族人民年年都过泼水节,可1961年(板书:1961年)的泼水节却给傣族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吧。(生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反馈读书所得:读了课文,你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总理来了,老师相机板书:周总理)。

      3、交流汇报资料:同学们,你对周总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汇报)。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过渡:就是这样的好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大家心情怎样?(特别高兴)你是从哪些段知道的?请读出来。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指导读出傣族人民的兴奋心情。

      2)、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过渡:就是这样的好总理要来,傣族人民又会怎样欢迎他呢?

      1)、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勾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句子,然后读一读。

      2)、指名汇报。

      3)、(课件依次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关图片)指导学生感悟第3自然段。

      a、体会“四面八方”和“赶来”。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傣族人民从遥远的小山坡赶来了,从山间的平地赶来了,还从哪里赶来?(生说)参加泼水节的人们从首都北京赶来了,还从哪里赶来?(生说)人们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赶来了,来参加泼水节狂欢。指名读这句,指导读出傣族人民内心的兴奋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齐读这句话。

      b、体会红色的意义。这还不够,傣族人民还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孩子们,你觉得这里的红色代表着什么?(喜庆、热情、吉祥……)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感情。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二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

      (一)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特别是笔画多的字。

      (二)通过看图,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

      (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板书:心连心。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泼:念“p#”,不念“b#”。

      乐: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

      2.字形:

      乐: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竖、横。

      幸: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

      瓣: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中间是个西瓜的“瓜”。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

      族: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

      驶: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

      祝福: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

      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

      3.解词: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

      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三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上的背景画的是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有风光。树木茂密,鲜花朵朵,地上是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周恩来总理在画面中间,双手端着银碗,穿着傣族服装,面带笑容。他周围是穿着节日服装的傣家儿女。有的拿着银壶,有的端着花碗,有的敲着象脚鼓,有的打着镲,大家十分高兴。课文内容同画面相联系,讲了周恩来总理同傣家儿女过泼水节的情形。课文共8段,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指导有序观察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段。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了解周总理与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欢渡泼水节的情景,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难点。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

      一、故事录像激趣,设问质疑,导入课文。

      1讲《泼水节的来历》看泼水节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

      2为什么今年的泼水节特别令人难忘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在什么时候举行?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泼水节都在5月13日举行,今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样?用高兴的语气读12自然段。

      二、读中体验,读中感悟,音乐辅助。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同学们读读,写写,议议,用铅笔在书上画出重点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四面八方赶来敲鼓地毯龙船花炮撒满一条条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三、看图学文,学会观察,理解图意。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笑容满面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这些词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样。并用笑容满面造句。

      四、创设表演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导语激情,感知体会。

      1当时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呢?观看录像,启发想象。

      3请几个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朗读课文,同学进行评价。

      4老师导语激趣,人民的总理爱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爱总理,向总理祝愿,人民和总理心连心,是多么幸福难忘的场面呀!傣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同学齐声朗读78自然段,感悟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理解最后两句的!

      五、总结朗读,回顾感悟,背诵课文。

      1961年的泼水节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难以忘记1961年的泼水节,请同学们大声诵读,把你们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间吧!读到开始泼水了让同学关上书试着背诵课文5678自然段。

      板书设计。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直奔主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师:这个难忘的泼水节是发生在哪一年?(1961年)出示最后两句话,读读。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二、读中理解,体会感悟。

      1、读读课文后,回答。(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介绍周恩来总理。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读第3自然段。

      能用一词来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的欢迎总理吗?从文中的哪些句子能看出来。

      交流:

      (1)“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4)“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5)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

      师:总理来了,我马上就要见到他了。多么幸福哇,(齐: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齐:1961年的泼水节)。

      过渡:在一阵阵欢呼声中,周总理踩着“红毯”来到人群中。

      3、出示图看图说说周总理的穿着和表情。

      还看到了什么?用“笑容满面”说话。

      师:周总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穿着民族服装,和傣族人们一起载歌载舞。多么平易近人的总理,多么值得我们爱戴的总理。请上自己的感受再读读。

      师:48年过去了,傣族人民依然清楚的记得,身穿傣族衣服,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的周总理。

      (引读: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

      4、师:最激动人心、最热闹的泼水开始了。

      (1)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板书)。想像: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泼水情境。

      (2)展示泼水图,并说明:傣族是个爱水、恋水、惜水、敬水的民族,以水表示洁净,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因此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3)多么热闹的情景呀,再读课文。

      (4)创设说话情境: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祝福话。(或动笔写写)。

      5、师:清清的水,泼呀,洒呀!泼洒的越多,得到祝福越多,新一年也定是万事如意,美满幸福。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6、激qing导读,师:和总理在一起,能不幸福?能不令人难忘吗?(读)。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师:傣族人民不会忘记给他们送去祝福的周总理。(齐读)。

      师:傣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深深爱着他们的周总理。(再读)。

      三、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傣族的泼水节这天,除了泼水,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他们会唱歌跳舞,会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2、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枝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你知道的有哪些?(彝族的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瑶族“夕九节”、壮族“哥婆节”、苗族芦笙节等)。

      四、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优美词句,选择其中的词或句子进行仿写。

      2、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板书: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端、拿、泼洒、祝福。

      傣族人民:欢呼、泼水、祝福。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五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培养学生读课文的思维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一)、导入。

      1、西双版纳在哪里?课件出示。

      2、这里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傣族。傣族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3、教学“泼”。先讲读音,再讲字义:猛力倒水,使散开。最后讲字形。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和傣族人民过节吧!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他们的泼水节。我们来体会一下这个“迎”。给“迎”组个词。师:“迎”在字典里是“迎接”的意思。在生活中,你迎接过什么节日?你迎接客人时,穿什么衣服?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的脸上又是什么表情呢?)。

      傣族人民迎接什么?(傣族人民穿衣服呢?又是什么心情?)。

      生:指名读。

      师:引导学生评价:要把迎接的激动心情读出来。“迎”这里可以高一点儿,上扬一点儿。看教师的手势,跟老师读。再指名读。

      师: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在用这种心情迎接他们最隆重的泼水节。来,把这种高兴读出来!学生齐读。教师评价:“一”下去,“一”上来,泼水节要说得干脆点。

      过渡:

      1、自由读课文,思考傣族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2、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他们的高兴。

      3、看第一句。你为什么这么读?为什么要这么早来?(因为他们迫不及待了,想早点来参加这个活动。)。

      4、还有更早的人呢!他们来准备好了……(引读)。

      5、开始泼水了!(教师激动地说。)齐读课件出示的句子。(“开始泼水了……笑开了花。”)。

      6、人们为什么要用瓢和盆来泼水呢?灌是倒进去的意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7、看图说话,教师指导。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说。

      出示:()拿瓢往()衣领里灌。看图说一说。

      你还想说谁呢?

      是啊!参加泼水节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高兴。

      下面,我宣布:开始泼水了……笑开了花。

      笑开了花大家做的还不够好,看老师做个表情,这就是笑开了花。大家也来表演一下把!边笑边读这句话。(老人……笑开了花。)。

      8、老爷爷(小妹妹),为什么你身上湿透了,还不回家换呢?

      9、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兴呢!齐读。

      过渡:泼水节除了泼水,还有哪些活动?读第三自然段。

      1、看视频,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员,你想回去吗?你想去干嘛?

      泼:用习字册分三步讲:

      第二步,描第一红字。停笔,把你描的字与范字对照,你认为很像的,请举手。找一找哪个地方不像,怎么办呢?再描第二个。

      第三步,仿影。对照。

      布置学生回去学会本课生字词,并预习下节语文课。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六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3、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2.板书“泼水节”,解题。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

      3.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带有生字的下面做记号。

      4.检查初读情况。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重点理解: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

      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展示象脚鼓图片。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这句中有一个比喻,生动形象。

      (3)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2.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并反复读一读。

      (四)读、议第五自然段。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总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边泼水一边祝愿,想想怎么说呢?

      启发想象: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五)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七

      共渡节日。

      幸福难忘。

      设计说明。

      1让学生读中体验,读中悟情,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读贯穿始终。

      2巧妙的运用音乐,录像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通过想象,体验情景,通过想象总理和傣族人民祝福祝愿的话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4通过学生读读,写写,划划,和表演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主动的探索,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八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九

      (一)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二)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

      转载自 FAnWEn.CHAzidiAn.cOm

      (三)复习本课生字词。

      (一)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二)练习概括每句话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

      (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

      (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书:1961年。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表达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周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

      (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

      (1)这段有几句话。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

      (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

      (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

      1、会认“凤”等12个生字,会写“龙”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1、学生查阅有关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资料及了解一些周总理的故事。

      看录象,谈话道导入新课。

      放一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盛况的录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教教他)。

      1、再次自读课文,边想边读,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

      2)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3)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又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2)读第四段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3)看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的?

      5、体会第五段。

      1)老师扮演总理,拿着银碗和柏枝向人们泼酒,为人们祝福。

      2)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3)正因为这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另人难忘的”,有感情的朗读6----8段。

      1、用开火车、抽读等方式复习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向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另人难忘的。

      2、学生介绍。(估计只有少数学生知道)。

      3、老师发补充资料,让学生阅读。

      4、交流阅读体会。

      1、识字。

      1)、出示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自形。

      2)指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记字方法。

      3)用组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2、写字。

      1)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2)老师有重点的进行范写指导。

      3)学生书写,老师巡回指导。

      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首先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其次要注意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让他们从实际中感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因素,逐步养成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如要求学生独立发现识字的难点,并解决难点;提倡求异思维,不强求全班学生按同一方法识记生字,允许并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让学生自己设计识字的练习和复习的练习等等。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一

      《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描写民族风情的文章。本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表现了傣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风情。

      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所以搜集一些泼水节的资料,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验感悟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参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清水吉祥如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跟傣族人民一起过一个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齐读)。

      2.还等什么,赶快开始我们今天的旅行吧!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相机出示迷人的西双版纳的图片。看,浓绿的椰树、高高的佛塔、宁静的村寨,还有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又是一个春风习习、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来了。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自读第一自然段。

      2.听了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3.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请你再读读句子。(生交流)。

      4.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让我们与傣族人民一起迎接泼水节的到来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泼水就要开始了,走到大街上,你们会看到些什么?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节1、2两句吧!(生自读)。

      2.你看见了什么?(交流)。

      (1)屏幕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a.来,让我们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谁想去?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b.老师感觉你是在九、十点钟才来到大街上的,一点都不早!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你是来得最早的。(指名读)。

      (2)有人来得还要早呢!你来做什么的呀?(生答)。

      a.屏幕出示: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b.泼水节用的水也是很有讲究的。滴上点点香水,撒上片片花瓣,闻一闻,怎么样?这水真香啊!

      c.谁能读好第二句话。

      d.泼水活动还没开始呢!你为什么来那么早啊?(生答)。

      e.是啊,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很难得,不能错过的。虽然泼水活动还没有开始,但是人们早早地做好准备了,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就让我们一起用读表达出此刻的心情吧!(齐读1、2两句)。

      3.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看,泼水开始了(看录像)。

      (1)刚才看见了什么?

      (2)我也看见了,看见了“大家互相追赶……。

      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着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3)谁能来做做动作,怎样是灌?怎样是泼?

      说得好!演得好!相信大家能读得更好!指名读好这句话。

      (4)这一大瓢一大瓢地灌,这一大盆一大盆地泼,(出示句子:第四句)这老人、这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人人脸上——,这衣服呀全湿透了,直滴水,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呀?点击“湿淋淋”指导读好。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5)我不明白了,为什么身上湿淋淋,他们个个脸上却笑开了花?

      (6)过渡:请小朋友接着往下读找找答案。

      a.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b.能把你的快乐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吗?(男、女生读)。

      c.那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

      句式:我想把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身上,祝——。

      d.在你送出祝福的同时,你也收到了很多祝福。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灌,让我们打开书本带着欢乐的心情齐读第二小节。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还举行了很多有趣的活动呢!自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再到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别忘了带好相机拍下那些美好的瞬间与大家分享哦!

      a.你拍了一张怎样的照片?

      根据生答相机出示图片。

      c.老爷爷,累了一天了,您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啊?

      2.你能把你的快乐,你的依依不舍读出来吗?(指名读最后一节)。

      五、总结。

      1.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现在你的心情怎样?

      2.相机板书:欢乐的。

      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课题。

      3.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瞬间、把这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捧起书本,齐读课文。

      六、学习生字。

      1.小朋友,这些老朋友你还记得吗?我们来叫叫他们吧!

      2.小朋友读得那么棒!相信你们写的字一定很漂亮。(出示:幸)。

      3.生交流记忆方法,师范写。

      4.下面请大家打开《习字册》,认真地描红、临写生字。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二

      1、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想象当时的快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1、结合课文观察图画。

      2、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

      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读全文。

      二、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在什么时候过泼水节?(风凰花开了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

      “火红火红”是什么颜色?什么是“一年—度”?

      (2)指导朗读。

      练习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理解“四面八方”“赶来”“地毯”“驶过”“一条条”“—串串”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用自己的活,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怎样来到人群中的,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理解“对襟白褂”“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从什么地方看出周总理特别高兴?先找出书上的句子读读,再说说。

      理解“象脚鼓”“地毯”“—起跳舞”等词语。

      (2)指导朗读。

      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敲着鼓点,踩着“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要读出周总理的高兴心情。

      小声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穿着什么服装,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理解:“银碗”“祝福”“健康长寿”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真挚的祝福,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真诚祝愿,仿佛泼水节就在我们跟前呈现。读“健康长寿”要慢些。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6、指名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开心?“多么幸福”“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

      (2)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词“呀、哇、啊”及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小声练习读。

      三、练习朗读。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齐读全文。

      读的时候,注意读好长句子,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五、作业练习。

      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具准备:

      幻灯、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听过“泼水节”吗?

      2、 简介泼水解。

      二、初读课文。

      1、 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

      2、 出示。

      西双版纳      赛龙舟。

      a自由读。

      b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去拼音读。

      e教学生字字形。

      f把书翻到生字表,按笔顺描红。

      3、 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 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5、 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 讨论交流。

      a西双版纳:傣族主要聚居之一,在云南省南部。

      b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           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           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教学过程 。

      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    的)歌,跳着(     的)舞,赛起了(    的)龙舟,放起了(    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四、           指导背诵。

      五、           作业: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四

      文章中小作者写了参加世博大酒店第二届泼水节的快乐有趣的经历,关于400字写有趣的泼水节作文内容详情如下。

      今天,我们去世博大酒店参加了第二届泼水节。

      吃完自助餐,我们急急忙忙换好衣服,脱掉鞋子,拿起水枪,“扑通扑通”跳到水池里欢快地和他们一起“打水仗”。尽管外面下了雨,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情绪。

      忽然,来了一位叔叔向我借水枪。我见他端着一盆清水,转过身来,说:“我不借!”他又问:“真的不借?”“不借就不借!”我固执地说。说完,他给我泼了一盆水。旁边的壮壮哈哈大笑,我揉了揉眼睛,那位叔叔已经在人群中不见踪影了。

      我们跳到另一个水池里,那里的水比较深,也比较温。这里都是小孩子,我欢快地在里面嬉水。来了几位大人,我用水枪去射他们,一个大人当场就给我来了一盆水,我睁不开眼睛,差点摔跤。

      我们来到了另一个水池,这时,妈妈帮我借来了一个脸盆。小朋友来了,我泼了他们一身的水,他们想反泼我,我用脸盆遮挡,他们泼不到我。整个水池一片喧哗,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汇成了一曲欢快的交响曲。水仗打累了,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别提多开心了。

      这真是一次快乐的泼水节。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五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识字、写字。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2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4、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写泼水节的什么呢?(欢乐)。

      二、范读课文。

      三、初读指导。

      学生自己看看图,借助拼音读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标出小节数,并划出不理解的词。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自主识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交流记生字的办法。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提出不理解的词。

      四、学习生字。

      1、看卡片书空生字。

      2、观察字形和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用自己的话说说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简介西双版纳。

      3、理解:“一年一度”

      4、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傣族人民的心情如何?(兴奋、欢快)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泼水节上人们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

      3、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从中读出什么?)自由练读。

      4、指名说。相机指导读句子。

      5、齐读第二小节。

      学习第三小节。

      过度: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除了互相泼水祝福,还做些什么?

      1、自己读第三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2、指名说。

      3、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非常欢乐?

      4、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五、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六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低年级要重视认字,加强写字,要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认识本课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流程之一。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喜欢过节吗?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一)识字。

      1.充分自读,边读边悟。

      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你就请教小海螺和大海参,借助拼音识字,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1)这么多的海螺和大海参都是生字,这么多的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3)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多音字:(好像欢乐盛满天空)你们知道带点的字还读什么音吗?

      生词:凤凰傣族咖啡长寿(读后说一说是什么意思)。

      3.巩固识字。

      出示一棵大果树,树上长满各种各样的果子,摘下一个果子,读对了,这个果子就属于你。(学生读字音并组词)。

      (二)写字。

      1.出示小朋友写字图:大家看,这个小朋友写的多认真啊!你能做到吗?学生自主写字。先观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然后再写。

      2.根据学生写字情况适时进行指导。小组内展示写字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一)这么快我们就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了,读给其他同学听,他读得好,你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学生练读、互读)。

      (二)细细品读。

      1.读一、二自然段,体会周总理到来之前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学生个别读,其他同学当评委,评评他读得怎么样,也可以自己评评读得怎样。)。

      2.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当时场面的热烈,人们兴奋的心情。

      (1)学生个别读。(指导学生读好四面八方赶来一条条驶过一串串升上欢呼周总理来了!等词句。)。

      (2)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是怎样的场面。

      (3)学生谈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

      3.读四、五、六、七自然段,体会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十分容易接近。

      (1)多媒体课件展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场面。观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抓住描写人物服装、动作的词句反复朗读。(周总理一手一手一边一边泼呀,洒呀!等词句)。

      (4)小朋友,总理为人民祝福,人民为总理祝福,大家笑哇,跳哇,多么开心。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体会幸福快乐吧!(放音乐学生读课文)。

      (5)齐读后两句。

      4.读全文。

      四、课文扩展,强化表达。

      你听说过或在电视里看过什么节日也很热闹?讲给你的好伙伴听。

      五、课外作业。

      把泼水节的热闹场面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流程之二。

      一、读题设疑导入。

      二、交流学习方法。

      学习课文之前,你都做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习?师生归纳整理:

      1.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提问题。3.找资料。

      三、学习课文。

      1.面对一篇新课文,我们先做点什么?(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顺应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内容大致如下:

      2.学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要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2)分组自学,学生自读,边读边画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这些生字。

      (3)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

      (4)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喜欢哪一个就读哪一个。

      3.读课文。

      (1)请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做代表(分自然段)读,其他组同学当评委,评价读得怎么样?(引导学生学会赞赏他人。)。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重点抓住:赶来跳舞笑呀,跳呀!一条条驶过一串串升上一手一手多么令认等词句,体会热烈的场面,兴奋的心情,以及总理平易近人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读的方式采用:自读、指读、评读、仿读、范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学生自评、互评)。

      (5)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抓重点)。

      (6)谈感受。如果你也是傣族人民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说说泼水节怎样难忘,为什么难忘?(创造性的积累,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7)读全文。

      四、写好字。

      引导学生自主写字,采用自评、他评等办法,互相帮助,写好字。

      五、课文延伸。

      同学们课前都查找了什么资料,把你了解到的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同学分享你的课外收获。(其他节日的热闹场面,对周总理的一些了解等。)。

      【附言】。

      条条道路通罗马,阅读教学过程、方法应当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愿将以上两种教学基本式与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七

      文章中小作者写了参加世博大酒店第二届泼水节的快乐有趣的经历,关于内容详情如下。

      今天,我们去世博大酒店参加了第二届泼水节。

      吃完自助餐,我们急急忙忙换好衣服,脱掉鞋子,拿起水枪,“扑通扑通”跳到水池里欢快地和他们一起“打水仗”。尽管外面下了雨,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情绪。

      忽然,来了一位叔叔向我借水枪。我见他端着一盆清水,转过身来,说:“我不借!”他又问:“真的不借?”“不借就不借!”我固执地说。说完,他给我泼了一盆水。旁边的壮壮哈哈大笑,我揉了揉眼睛,那位叔叔已经在人群中不见踪影了。

      我们跳到另一个水池里,那里的水比较深,也比较温。这里都是小孩子,我欢快地在里面嬉水。来了几位大人,我用水枪去射他们,一个大人当场就给我来了一盆水,我睁不开眼睛,差点摔跤。

      我们来到了另一个水池,这时,妈妈帮我借来了一个脸盆。小朋友来了,我泼了他们一身的水,他们想反泼我,我用脸盆遮挡,他们泼不到我。整个水池一片喧哗,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汇成了一曲欢快的交响曲。水仗打累了,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别提多开心了。

      这真是一次快乐的泼水节。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4、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写泼水节的什么呢?(欢乐)。

      二、范读课文。

      三、初读指导。

      1、课题上的“泼水节”前面为什么要加“欢乐的”一词?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学生自己看看图,借助拼音读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标出小节数,并划出不理解的词。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自主识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交流记生字的办法。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提出不理解的词。

      四、学习生字。

      1、看卡片书空生字。

      2、观察字形和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用自己的话说说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简介西双版纳。

      3、理解:“一年一度”

      4、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傣族人民的心情如何?(兴奋、欢快)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泼水节上人们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

      3、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从中读出什么?)自由练读。

      4、指名说。相机指导读句子。

      5、齐读第二小节。

      学习第三小节。

      过度: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除了互相泼水祝福,还做些什么?

      1、自己读第三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2、指名说。

      3、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非常欢乐?

      4、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五、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九

      知识目标:

      1、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想象当时的快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观察图画。

      2、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

      教学难点: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读全文。

      二、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在什么时候过泼水节?(风凰花开了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

      “火红火红”是什么颜色?什么是“一年—度”?

      (2)指导朗读。

      练习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理解“四面八方”“赶来”“地毯”“驶过”“一条条”“—串串”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用自己的活,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怎样来到人群中的,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理解“对襟白褂”“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从什么地方看出周总理特别高兴?先找出书上的句子读读,再说说。

      理解“象脚鼓”“地毯”“—起跳舞”等词语。

      (2)指导朗读。

      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敲着鼓点,踩着“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要读出周总理的高兴心情。

      小声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穿着什么服装,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理解:“银碗”“祝福”“健康长寿”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真挚的祝福,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真诚祝愿,仿佛泼水节就在我们跟前呈现。读“健康长寿”要慢些。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6、指名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2)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词“呀、哇、啊”及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小声练习读。

      三、练习朗读。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齐读全文。

      读的时候,注意读好长句子,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五、作业练习。

      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