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组织了台湾青年大陆参访活动

人民政协网 2024年07月08日 14:20

台湾营员在上海复旦大学门外留影

“人生之旅-河西走廊”敦煌行营员合影

台湾营员在北京天安门前留影

台湾营员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外合影

李大壮委员(中)与在台湾的部分研习营员在台北市聚会后合影

      从2006年至今,我所在的“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基金会”先后举办过多次“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研习营”“海峡两岸青少年领袖培养计划”和“港台政经论坛”,以及多种形式的专项调研与交流活动,参加者涉及到数千位台湾青年,其中有机会被安排参访大陆的近千人。

      这一切,要从我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1993年说起……

      筹备参访项目

      1993年我成为当时港区最年轻的全国政协委员。

      那时,两岸交往还不多,了解与掌握台湾信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渠道也相当有限,很多信息都是真假参半。由于我是张学良将军的后辈亲属,又是一个台湾姑爷,所以很多人把我当成了一个信息源,找我了解台湾的真实情况。

      我旗下的合作公司在台湾有咨询业务,对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些了解,是一个信息相对集中的公司。有段时间,差不多每隔一两个月,我都会带领团队到北京找客户沟通课题研究的进程情况。

      记得有一次,一位客户与我说笑:看电视和阅读文字,哪里比得上和你这样从一线回来的人交流,你所带来的那种活生生的感受是视频和文字无法代替的!

      是的,亲身的体验和感受,是冷冰冰的文字无法代替的。我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便多次接受世界青年总裁协会的委托,为他们在内地组织各种活动,参加者都是世界青年总裁协会会员,多的时候达数百位,他们都是全球各行业的精英,对活动行程、内容和服务的要求非常高。当时我的团队组织了很多非常精彩的活动,例如:在故宫参观中华传统工艺精品和法国现代艺术作品,享受来自不同时空的文化碰撞;参访北京大学,与在校学生互动交流;在八达岭长城上早餐,同时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精彩表演等等。

      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后,民进党第二次执政。

      从那时开始,很多朋友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信息隔阂不是在缩小,而是在加大。特别是台湾青年人对大陆的认知,就如同我的大陆客户对台湾的了解一样,全靠视频和文字,缺少真正的亲身体验和切身体会。

      当时,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如何在弥合海峡两岸信息隔阂上做点工作,在新形势下让台湾青少年更加了解大陆的真实情况。慢慢地,大家谈到了一个共识:应该开展台湾青少年赴大陆参访活动,以便加深岛内青少年对港澳地区“一国两制”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了解台湾青少年的真实思想状况。

      需要一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站出来。朋友们觉得我有给世界青年总裁协会组织大型跨文化交流活动的经验,于是鼓励我摸索出一个“可执行、可复制”的模板,供他们以后开展类似的交流活动时参考沿用。

      2005年,我在香港注册成立了“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基金会”,开始正式涉足台湾青少年赴大陆参访活动。

      招募参访团员

      “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基金会”是一个在香港注册的非盈利机构,而台湾青年只是赴香港参加“寒暑假专题活动”,并由香港机构安排去大陆游学,这是台湾当局管不着的。因此,需要在台湾相关单位眼皮子底下做的,只是宣传和招募工作。

      为筹备这个项目,我去了台湾10多次,足足花了一年多时间,在岛内向方方面面的朋友了解组织这类参访活动所涉及的有关规定,同时调研青少年的参加意愿、家长的疑虑、参加者的遴选方法、行程设计、参加者的安全保障等诸多事宜。

      2005年第四季度,我们基金会启动了“第一届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研习营”的营员招募工作。

      当时,在台湾招募青少年参加此类“寒暑假活动”,如果不是在台湾本地注册的财团法人机构,必须要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由于当时是民进党执政,只要与大陆相关的事物,相关部门的办事人员都非常敏感。所以,我找到在台好友陈长文大律师,请他的理律法律事务所协助处理申请工作,为我们在法律方面把关。

      申请手续绝不简单。我们之前已花费近2个月时间,了解了整个批准流程,并清楚地知道:我们这个项目获得批准的机率几乎为“零”。主要原因是:“大陆参访团”属于有可能产生政治影响的事务,普通办事人员不愿意去承担相关责任及政治风险。

      经过与律师的协商,我们制定的策略是:利用普通官员既不想批准、又不想承担责任的心理,让申请文件在台湾的所谓“陆委会”和“教育主管部门”这两个机构里不停地“旅行”。因为根据台湾当局的法律规定,发出申请文件后,便可以开展先期准备工作,即提交了相关材料后,“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基金会”就可以在台湾宣传大陆参访团项目,并召开招募会招募参访团员。招募活动结束后,我们再“撤回申请”,不给他们留下禁止的机会。此时,木已成舟:宣传工作已结束,参访团员也已经招募完成。

      在文件“旅行”的过程中,我们的先期宣传和招募工作按部就班地开始了。当然,掌握这个“游戏规则”的关键是,我们同时在各部门之间都有可靠的人脉关系。

      由于我们基金会不是在台注册机构,也没有品牌,所以招募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参加者及其家人难免会担心,他们可能向有关部门咨询了解情况。得知我们已经按程序提出申请,相关文件正在各部门“旅行”,他们便打消了顾虑。(当然,这个问题在我们第二次招募时便已经不复存在。)

      2006年第一季度,我们开始举办招募会。

      我们首先请当地知名人士担任顾问与评委,并邀请家长参加,让他们清楚了解我们在做什么,也借机打消家长和年轻人的疑虑。我们同时还聘请台湾知名公关公司,在各大媒体推出介绍和宣传报道。

      因参加费用与参访内容的性价比很高,所以申请者甚众,初审后参加面试的就约500人,最终被录取的仅1/4。活动申请者来自台湾南部、中部、北部各县市,最年轻者暑假后升读大一,最大的是大三本科在校生。

      录取名单发布后,我还收到一位台大申请者的来信投诉,抱怨为什么没有录取像她这样成绩优异的一级学府学生,而与她同一所高中、现在南部一所三流院校就读的同学却被录取了,所以她认为评委有黑箱操作。我当时回信告她:录取标准并非将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指标,并希望她明年继续申请。

      精彩纷呈的十二天

      “第一届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研习营”2006年7月9日从台北出发,7月20日返回台北,整个行程共12天。我们基金会人力有限,只有8位工作人员跟团。

      第一天:从台北桃园机场集中飞抵香港,先参访香港科技大学,再入住香港浸会大学的学生宿舍,当晚自由活动。

      第二天:早上出席正式启动仪式及新闻发布会,之后到香港赛马会跑马地会所午宴,了解香港“一国两制”前提下“马照跑”的现状,当晩坐船到澳门。

      第三天:早上游览澳门几个旅游景点并与时任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交流对话,晚上在广州出席广东省学联晚宴,饭后夜游珠江。

      第四天:早上参访广州大学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中山纪念堂,下午参访中山大学并与中山大学学生交流及共进晚餐。

      第五天:早上在当地茶楼饮茶,享用驰名中外的粤式点心,之后飞往北京。到达后入住友谊宾馆,希望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让参加者对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有更多了解。当晚全国学联在“全聚德”烤鸭店为研习营学员接风。

      第六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接见,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大会堂的建造历史和主要功能。午饭后参观北京奥组委,给学员留下深刻印象。傍晚进入“清华园”,与清华大学的学子交流互动、共进晚餐。当晚我们还特别安排年轻的工作人员陪同希望夜游北京的学员到三里屯逛逛,感受北京的夜市与酒吧街。

      第七天:早上起来去八达岭长城,午饭后参观航天城,最后一站是北京大学,同样是与学生互动交流并共进晚餐。对一些精力充沛的学员,我们安排乘坐旅游巴士夜游长安街。

      第八天:品尝老北京特色早餐,还特地为他们准备了豆汁,但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我告诉他们人生需要有不同的体验。白天游览了颐和园和故宫,学员们表示确实有不一样的收获。学员们也由此发出感言:“我们把心留在了天安门”。当晚大家登上从北京开往南京的列车。

      第九天:乘坐了12个小时火车,早上到达南京。我们安排来南京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参观“中山陵”,让台湾学员上一堂历史课,当他们返回台湾,可以自豪地向亲友聊起自己去过南京“中山陵”,因当时有这种经历的同龄台胞并不多。之后学员们又赶赴苏州入住,游览园林夜景。

      第十天:早上参观昆山开发区,抵达上海午餐后参观上海博物馆。晚上赴外滩游黄浦江,并安排在船上吃晚饭。

      第十一天:因学校放假留校的学生已不多,所以早上到复旦大学主要是参观校园,午饭后参观洋山深水港,下午回市中心参加欢送晚宴,其后安排学员自由活动。

      第十二天:回程日。早餐是上海豆浆油条、粢饭和舒蔡记的生煎包,让学员体验一下本地人的生活。很多学员这一刻非常激动和兴奋,他们都相信离别也是为了再次重逢,同时那一天也会很快到来。早餐后台湾学员与大陆参加学员依依告别并各自到机场准备返程。台湾学员从浦东机场经香港转机回台北,基金会的香港工作人员也在香港机场与台湾学员告别,最后在飞回台北的航班上只剩下三位台湾工作人员照顾各位学员。

      最终,一个150人的大规模团队从台北出发,经过9个城市再回到台北,12天行程,没有人发生意外,也没有人提前离开。

      细节决定一切。我们在台湾调研时发现,像吃早餐这种小事给年轻人的感受都很重要,很多人表示:之前参加的参访活动,无论在哪个城市都是酒店自助餐,而没能体验当地的生活文化。这也是我们不辞辛劳、精心安排各种当地特色风味早餐的原因。对参加者而言,这种体验可以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另外,很多参加者希望在旅程中适当安排“自由行”,所以在香港、北京与上海我们都安排了晚上的自选行程,为确保“安全性”,我们要求组长负责,并给参加者提供当地手机,必须在出发、游览途中及返回入住酒店时,向组长汇报行踪和所在位置,当晚领队还需查房确认人数。

      这种安排给年轻人的感受就是“获得信任”,当然过程中可能会有风险,但我们做过认真评估,认为要通过交流建立互信、最后形成友谊,那我们就要想对方所想、尽最大努力。

      活动结束两个月之后的2006年9月17日,我们基金会在台北市仁爱路台新金控总部大楼的“元厅”举办了回顾展,五个小队的成员齐心协力,精心制作出一个个独具匠心的展台,将此次旅程中令人难忘的点点滴滴,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表现出来与公众分享。

      我和很多家长在现场听取了各小队的讲解,家长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喜悦和幸福,我也邀请了著名音乐人黄大炜现场演唱他创作的基金会会歌《光圈》,最后在场嘉宾、家长和同学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迎来评选委员,由他们投票选出最佳展台。

      大陆参访成为人生标识

      我们成立“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基金会”的初心是:促进两岸四地青少年的全方位沟通,通过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如何在不同制度下生活并找到共同点,也希望港澳地区实行的“一国两制”为台湾同胞带来示范效应。

      2006年至2009年,基金会先后举办了两次“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研习营”和两次“海峡两岸青少年领袖培养计划”(包括“人生之旅·河西走廊”敦煌行和“台湾走片片”大陆学生访台行),CCTV-4“海峡两岸”栏目记者曾全程参与并给予及时专门报导。几次活动参加者的数量接近1000人次,学生来源比例中台湾最高、大陆次之、港澳地区最少。

      我认为,基金会举办的这些活动,最大的收获或成果体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开阔了参加者的眼界,为他们实现下一阶段的人生目标提供更充分的准备,甚至可以改变其人生轨迹。一个突出实例就是台北的李守翔同学,他本科为观光旅游专业,但不算尖子生,之前他从未想过要去读研,在参加第一期研习营和第一期领袖培训后,开阔了眼界并领悟到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所以促使他改变原有想法,不仅奋发努力考研成功还成为一位旅游专业的大学教师。另外对于所有台湾参加者来说,他们不仅亲身观察、感受到大陆的发展现状,消除了以往的误解及恐惧,还有一部分人在毕业后主动到大陆发展。

      第二,参加者用时间换取理解,通过交往在不同背景下找到共鸣,最终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我们CSY Club的100多位成员,过去十几年来持续不断的互动交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许多参加者至今还与我不定期在台湾或香港见面聚会,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我自认这是组织参访活动的最大收获,也足以证明他们对参与这些活动的欢迎态度。

      参加者们也由此变成亲密的伙伴及朋友,虽然不少人已成家或有了孩子,但还会互相帮衬。我们经常通过网络进行互动,目前在我们的“脸书”群中,有100多位曾经参加过各种活动的学员,差不多每天都有信息交流,所覆盖的空间从新西兰到西班牙,再到日本,当然还包括欧美和南美地区,大家身处世界各地却可以时常互相问候、互相帮衬,这是一种非常幸福的感受和宝贵的财富!

      今天回想起来,我觉得:对参加活动的台湾年轻人而言,不仅通过亲身观察感受到大陆的发展现状,消除了以往的误解,同时也开阔了眼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了充分准备。

      将“你与我”变为“我们”

      早在1994年的两会上,我就曾提交过一件关于1997香港回归祖国的提案,并认为“人心回归”是真正成功的指标,而具体成果体现便是将“你与我”变为“我们”。从“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研习营”开始,面对来自台湾的年轻人,我秉持同样的心态,延用“三心两意”(爱心、耐心、平常心和诚意、情意)的方式,这也成为我近40年来在台湾交友的基本原则。时至今日,为做好“对台工作”,我们要继续加强“融合发展”的思路,无论多困难都坚持“和平统一”为最优先目标,道路虽然崎岖,但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由于自身具有的优势,我能够经常往返台湾,近40年的不懈耕耘,使得我在台交往的朋友圈不仅涉及政商、文化与教育多个领域,还具有一定的深度,这种友谊也是得来不易的交流成果,衷心希望在未来工作中能够继续为国家奉献我在此方面的资源。

      最后致所有为两岸发展作出努力的同仁,让我们以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的“四和之道”来共勉,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八、九、十、十一、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大壮 口述 邢艳娇 整理

      (本文照片均由“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基金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