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fangtan.china.com.cn提供.
红星何以照耀中国 | 瑞士驻华大使谈他眼中的中瑞双边关系

时间:2022年12月30日
嘉宾:瑞士驻华大使 白瑞谊

中国网:大使先生,下午好。很高兴见到您,也很荣幸能邀请您参加我们今天的节目。

白瑞谊:欢迎来到瑞士驻华大使馆,幸会。


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郑亮)


中国网:我们知道,瑞士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之一。自1950年中瑞建交以来,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和友好交往。回首过去70多年,两国双边关系有哪些亮点?

白瑞谊:的确,中瑞两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瑞士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中瑞关系的一大亮点是2014年开始实施的中瑞自贸协定。瑞士是率先同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之一,这也显示出我们对于提升两国间贸易水平的渴望。2016年,中瑞两国还确立了发展创新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协定的签署为我们的双边关系赋予了一个更具整体性的框架。所以,我们两国的代表应当每年都碰面,共同探讨如何提升中瑞两国的双边关系。

中国网:那么展望未来,中瑞两国未来应该在哪些重点领域加强合作?

白瑞谊:我认为我们两国在绝大多数领域都建立了合作关系。细数一下,我们两国约在30个领域进行了对话合作,包括环境、农业、商业、金融、人权等诸多领域。我想现在既然疫情有望结束,我们也应该重启这些领域的对话以及相关人员的定期会见。当然,其中的一些合作领域的交流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实现,但视频会议永远无法等同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重启这些领域的对话和交流,采取面对面这样更加高质量的会见方式,参观、访问彼此的工作场所。

其次,我认为我们两国在商业往来方面大有可为。当前,约1000家瑞士企业在华经营,瑞士也有许多中国企业,这些跨国企业的管理层也希望可以经常在两国间往返,为投资、拓展业务、交流寻找新的机会。

最后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几乎所有瑞士的大学都和中国的大学有合作关系,而且中国的城市和瑞士的城市也有合作关系。我们应该重启这些伙伴关系和谅解备忘录。两国人民也应该重启互访,加强联系,不仅仅是通过线上的方式,而是要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因为我们生来如此,希望我们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也能(从虚拟)回归到现实。

中国网:现在看起来这些是非常有希望实现的。正如您所提到的,我也相信疫情过后两国在教育、商业等领域会有更加紧密的合作。

白瑞谊:是的,而且我们也不该忘记文化领域。我希望看到瑞士的艺术家们能够来到中国,在这里办展来展示自己的作品。我也希望看到中国艺术家们的作品到瑞士去并登台展出。这样一来,那些不能或不愿长途跋涉到对方国家的人们也可以对彼此的国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网:非常感谢!谢谢大使先生,感谢您今天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分享了您自己的故事、经历以及您对于中瑞双边关系的观点看法。非常感谢。

白瑞谊:谢谢。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白璐;后期:刘凯;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白璐;后期:刘凯;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

更多+

栏目介绍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访谈热线:010 - 8882 8057
Email:chinatalk@china.org.cn

团队介绍

《中国访谈》拥有先进的演播设备和成熟专业的策划、技术团队,节目团队在全国“两会”、党代会、达沃斯论坛等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中国访谈》团队独家策划制作的多部系列访谈节目,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人大新闻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

栏目主编:郑海滨
栏目成员:韩琳 佟静 裴希婷 白璐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