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爱上中国鲜...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yn.people.com.cn提供.

缅甸侨商付照田——

让更多人爱上中国鲜花(侨界关注)

杨 宁 李春强
2024年05月20日08:1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让更多人爱上中国鲜花(侨界关注)

  付照田在昆明斗南花市了解市场行情。  受访者供图

  清晨,在云南昆明的斗南花市上,一批新培育出的花卉种苗被放在特制的恒温箱里,它们即将开启一趟跨越国界的旅途。在这次旅途的终点,缅甸曼德勒的一处鲜花种植基地里,付照田正在为迎接这批种苗的到来做准备。

  付照田正是这批花卉种苗的买主,今年已是他在东南亚从事鲜切花贸易的第十一个年头。

  带着鲜花走出去

  最初,付照田也只是国内众多鲜花商人之一,在云南瑞丽这样的口岸城市做着小成本的买卖,通过边民互市的形式把鲜花卖给国境线另一边的居民。“那时候带着一批人干,也不懂这里面有什么门道,我们只是和市场上所有的鲜花商贩做着同样的事情,有人愿意买,价格谈得合适就能成交。”付照田说。

  在边境口岸做生意久了,付照田逐渐积累了一些经商的经验,也看到了缅甸消费者对鲜花的偏爱。购买同样品质的鲜花,缅甸人往往愿意付出比国内消费者更高的价格。“与东南亚地区相比,国内市场上鲜花的品质是明显更高的。”付照田解释道,“我想这也是我们的花如此受欢迎,并且能卖出好价钱的原因。”

  认识到这一点,付照田看到了机会。“为什么不直接把花卖给缅甸人?”就这样,把生意做到国外的念头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计划落实起来并不容易。刚开始,由于运输条件不成熟,加上自己对于外国市场缺乏了解,他只是在边境寻找愿意合作的缅甸商人,把鲜花卖给他们,再由这些“中间人”把花转卖到东南亚市场。

  “那个时候虽然说是从事双边贸易,但真正能接触到的其实只有国内的部分,这些花到了国外是怎么卖的,交易流程是怎么运作的,我们完全不了解。”付照田知道这并非长久之计,要想让鲜花“走出去”,还得自己先“走出去”。

  2013年,昆明至曼德勒的空运航线开通,付照田没有错过机会。以前,同样的距离走陆上运输需要3到4天,有了空运就可以将运输的时间缩短到1天之内,鲜花的品质也就有了保障。“我想既然条件已经具备了,那就不要犹豫。”第二年,付照田就来到缅甸,做起了鲜切花贸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算是我迈出的第一步。”他说。

  来之不易的芬芳

  “从昆明到曼德勒的24个小时仅仅是开始,鲜花的培育才是那个最需要细致和耐心的过程。”在谈起种苗的培育时,付照田介绍。

  新培育的种苗在送达种植基地后,需要马上转移至苗床,经过45天的精心照看,才能移栽土植。在鲜花的生长期里,需要严格控制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还要根据不同花卉的生长习性在不同阶段做出调整。此外,还要严密监控鲜花的生长状态,保证在最合适的时机采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功亏一篑。”

  鲜花的培育需要层层把关,而付照田一路走来的旅程也像是在经历重重考验。原本以为公司“走出去”,一切都会变得顺利,谁知公司成立之后,摆在眼前的是更加复杂的问题。

  “最大的困难是不懂。”回想起自己刚到缅甸经商的那段日子,付照田说道。从语言到鲜花的采购,再到市场的行情和公司的运作,那时的付照田几乎是一窍不通。“每一处都可能出错。”

  语言是第一道坎。付照田回忆说:“我们也尝试过请当地一些会中文的人来做翻译,但事实证明这并不可行。”由于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想要表达的意思往往和翻译的内容有出入。更重要的是,翻译的人通常不懂贸易,在涉及到一些公司文件的翻译时,会出现较大纰漏。

  “一来是形势所迫,二来我们也下定了决心。”谈到克服语言障碍的过程时,付照田说道。听说仰光大学有开设专门的缅甸语普及班,他和公司的几个同事迅速报了名。就这么边做生意,边学语言,公司终于艰难起步。

  公司运营又是一大难题。“我们在国内的贸易都是自发组织的,没什么公司的概念,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无从下手。”同一品种的花卉在不同国家名称不一,导致海关申报无法通过;花卉采购过程中,由于不熟悉采购流程,导致发票丢失,影响税务申报等等。类似的问题让付照田吃了不少亏。“我们也是在摸索着前进,每天都在和当地的各种部门打交道。也正是有了这些经历,现在才能摸清门道,站稳脚跟。”

  以花为桥促交流

  “其实在国外从事贸易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付照田说,“只有在了解人们的想法之后,才谈得上推广。”

  很多东南亚国家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于鲜花用途的理解与国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国内,鲜花作为一种普通的商品,主要用于表达情感或是被用作装饰,而佛教国家的人们习惯将鲜花与供奉、参拜佛像结合在一起,所以他们对鲜花的态度会显得敬重,这也是我来到东南亚之后才更清楚认识到的一点。”

  基于此,付照田的公司在东南亚地区开展针对当地人的花艺培训时,会更加注重契合当地的文化。在把鲜花栽培技术教给当地人的同时,也教他们如何插花、制作精美的花束。“很多人都乐于参与这样的培训。”付照田说,“无论在哪里,人们爱花的心总是相同的,更何况他们可以靠这个谋得一份职业,而亲手制作供奉用的花束,也显得更加真诚。”

  在贸易方面,付照田的公司已经成为东南亚鲜切花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就在去年,他的公司与合作伙伴打造了“亚洲花卉商城”交易平台,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鲜切花贸易提供了便利的渠道。“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东南亚尝试网络平台交易,其实也是在顺势而为。”如今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鲜切花贸易也要跟上脚步。有了这一平台,很多跨地区的订单交易能够在线上完成,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在带动当地鲜花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付照田的公司也致力于推广先进的花卉培育技术,提升中国鲜花在海外的知名度。在过去,很多东南亚国家的花卉经营都是小规模的自产自销。付照田规模化种植的策略是成功的,产量上去了,名气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涨。如今在东南亚,来自中国的优质鲜花已经成为不少鲜花销售商的第一选择。

  “我们也在积极寻求与国内厂商的合作。”在东南亚,付照田的公司建设了多个花卉种植基地,而建设所需的大批种苗、优质肥料乃至钢材大部分都来自国内。“在我们的鲜花走出去的同时,我希望也能带动国内的更多产品和技术走出去。”

  谈到未来,付照田仍然干劲十足。“我们将继续在东南亚研发和推广新的花卉品种,也会继续将国内的经验带到东南亚,希望这成为一个交流的契机,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中国鲜花。”

(责编:木胜玉、徐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