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博文涉及营销推广正在审核中,暂时无法传播

我发现我们文化输出的点和想输出的点完全不一样。
我上英语外教课,一位美国黑人女青年,知道中国在搞996,而且她能正确读出9-9-6,而不是读成九百九十六。
反过来也是瞎输出刻板印象,昨晚聊亲子关系,外教:我父母在我很小时,就leave me alone at home,我就很自立,如果我有小孩,我一定会多陪伴孩子。

我满脑子都是“黑人没有爸爸”梗,心想她好可怜,不光爸爸跑了,妈妈也跑了。我就安慰她,越安慰越不对劲。
外教:我爸妈没有abandon我!Leave me alone at home是他们把我自己放家里自己出去上班,下班会回家的!
多亏我还记得每个中国大学生都会的abandon。
我心想都怪你们瞎刷网络梗,我上个英语课,险些整出来种族歧视。

之前合作的英文外教连线软件Cambly又来找我,别的产品投一两次不投了,但他家投放到第4次了,说明关注我的各位不少人都在学英语,所以每次都能收回成本。
现在找外教闲聊半小时,已经成了生活方式。

前阵子我还发过,为什么会有学员爱上外教,表白后外教不敢接课了,学员就去投诉外教。为什么这么疯?
因为课程教授中,为了让你对方方面面的口语都熟悉,设计了方方面面的课程,学员和外教简直无话不谈。

我跟普通朋友,很难有机会聊下面任何话题深入半小时:
我怎么教育小孩,我怎么决定要不要小孩,我家狗怎么了,我沉迷什么体育运动。
我都是发微博。
但,跟外教,课程ppt要求你聊这些。

聊宠物,你以为问问你喜欢猫还是狗,就完事儿了吗?
外教问得很深:你的城市,流行养异宠(exotic pet,exotic实则是异国)吗?
我:我甚至不知道啥叫exotic pet。我看这课件上说的是wild, undomesticated(野生,非驯养)的宠物,是流浪猫狗啊?
外教:不,是蟒蛇(python)、考拉(koala)、豹(cheetah)。

我:我都不知道cheetah是啥。
外教:一种大猫。
我灵机一动:奇多(cheeto)这种零食,是不是就从豹这个单词来的?
外教很惊讶:你小时候也吃奇多?
我顺手拿起一袋对着镜头:现在我家里也有。我吃了30年,才知道奇多和豹是谐音。

总聊这么深,一些恋爱脑的学员很容易觉得自己和外教产生了“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的幻觉。
所以我说他们应该承接相亲业务,帮助相亲中找话题能力令人发指的双方。

我都产生了部分幻觉,因为我长期和这位外教学习(一位作家,但是还没出书),我倒不会爱上外教,但我开始觉得:啊,我们简直成为了好朋友啊。
我看cambly投放其他的po主,也说找到了好朋友。
直到我有次看到我那位外教的学员评论区。
所有的学员都赞誉有加,都说找到了好朋友,而且是各种语种评论都有(阿语、韩文评论都有)。
我终于发现,外教只是在兼容我们。

有人问是不是跟AI对话就能练英语。
噢那我发现,和真人对话帮助可大了。
和真人对话,我发现连接的不是一段代码,而是连接了一段异国的人生经历。
在讨论上述话题时,对方的经历,也在拓宽我的眼界。

比方说讨论美食这种烂大街话题吧。
前面很浅:你的comfort foods是啥啊?
我:薯片。全糖可乐。
外教:实则comfort food也不是非得是垃圾食品,也可以表示你吃了很安心的食物。比如我妈做的汤就是我的comfort food。

外教:你们中国人是不都喜欢种吃的啊?
我:可说呢,我家阳台特别小,我也种...(我想说种辣椒,结果我发现我不会说辣椒)
我:一种很辣的调味料(spice)!你肯定知道,我不知道咋说。
外教不知道。

一说辣,她先想到胡椒,我说不是,她猜了一串,连姜都说出来了。
我拿着手机去阳台:这是什么?
外教:Chili。

接下来会深一点:
外教:中国人怎么看待我们的餐饮。
我:全是刻板印象,可能有些冒犯,我们管你们吃的叫——“白人饭”(我对着一位黑人说白人饭,摊手)!
我:就是难吃但不胖。

外教:啊哈哈哈哈,你来我们美国看看,全是胖子。美国食物不胖?我去墨西哥旅游,天天吃墨西哥菜,回来瘦了。墨西哥菜让我减肥,interesting。
外教:下一页课件恰好讲了——
“2013年,纽约通过法案,不让卖糖分过高的食物,保护公众健康,但又撤回了,你怎么看?”

我反对,我说群众可以自主选择食物,你可以倡导,但不能强行不让吃太甜。
但外教反而支持,她说:其实群众没什么好选,很多人以为在凭个人心愿选,实际上,有钱人才能吃上健康餐,普通人都在吃垃圾食品,这构成有钱人对普通人的剥削,反而应该由法律规范。
这些讨论未必对,但让我听到了来自另一段人生经验中的,真实的声音。

其实Cambly几乎所有课程都是这样,不会浅尝辄止教几个新单词,学几种新食物。
而是在30分钟里,从一些生活用语,到双方对对方文化的认知,再到具体法条的严肃探讨,到争论双方的观点。
不是简单教几个例句,纠正一些发音,而是鼓励学员讲出内心真实的看法。

由浅入深的教育方法,也尽可能模仿了人自然学习语言的路径。
有节课恰好关于语言学习,外教:成年人和孩子学语言,有哪些区别?
外教自己先说了:你们这些大人学员,特别纠结自己的发音语法,孩子无所谓,孩子就是要表达。不管你口语怎么样,你先说出来,我母语是英语,我能听懂。这点上,大人还不如孩子。

我的观点则是:我很羡慕孩子,他们的学习语言历程,和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历程是同步的。效率极高。
你问小孩:怎么评价特朗普?
小孩:Trump is good/bad.
孩子说到这可能就差不多了。接下来他会不断认知世界,不断改变对特朗普的看法。

而我要评价谁,脑子里先叠了一大堆中文评价,政策上怎么看?做人上怎么看?从他上台前后的表现怎么分析?从他惹上一身官司又怎么看?
我学这些概念时,并没有同步用英文学。
让我用英文说,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
这样学语言真的很累。

但我在大学商学院的时候,学英语效率就很高。
当时课堂上全英文教学,我学的时候就用英文学的,英文积累和知识积累同步进行,到现在,我聊到Cambly“工作”主题那节课,明显比其他主题流利不少。
这个过程符合人类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
这也是Cambly我觉得好的地方,从浅到深层层递进。
这就是尽可能模仿人类自然学习语言的流程。

我和Cambly合作这么多次,用了这么久,这个软件也在进步。
多了AI自动字幕,帮你理解外教在说啥;
多了屏幕上圈圈点点的互动,你不会的单词在屏幕上标记就行;
多了AI转化语音文字,你可以会看自己的语音转化成的文本,中国孩子阅读理解一般都远超听力,转写文本后,你看一眼就知道哪里需要改进。

这种课程长期订阅的话,根据套餐不同,每30分钟的课程几十块钱。
加入我!一起学习!
欢迎新用户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