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会计(慢班)必会考点复盘—金融工具(3)

微博

      来自专栏:注会会计重点考点复盘

      共26篇a

      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处理

      1.其他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两条腿”走路)

情形

摊余成本确认实际利息收益

账面价值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考虑因素

(1)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投资收益-应收利息
本期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金额=期末公允价值-未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前账面价值(账面余额)
(2)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投资收益

蒋蒋帮你避坑

确认利息收益时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 账面价值(余额)的计算需要考虑所有明细科目影响(含以前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

核算科目

投资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

      2.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处理对比

项目

其他债权投资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性质

债务工具投资

权益工具投资

分类标准

(1)能够通过合同现金流量测试;

(2)管理业务模式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

(1)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

(2)企业行使了指定权

初始计量

(1)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成本;

(2)购买价款中是否包含应收未收利息,需要分析购买日是否介于企业计息日和付息日之间

(1)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成本;

(2)购买价款中是否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现金股利通常为题目已知

后续计量

两条腿走路:

(1)以摊余成本计算实际利息收益(投资收益);

(2)以账面价值确定公允价值变动(其他综合收益);

(3)需要考虑期末减值(信用减值损失、其他综合收益)

(1)是否确认股利收益,需要关注被投资单位是否宣告(投资收益);

(2)期末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无需考虑减值

处置

​(所得-所失±其他结转)

(1)处置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投资收益;

(2)持有期间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

(1)处置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留存收益;

(2)持有期间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1.必然分类为“损”的金融资产

      (1)债务工具投资

      ①无法通过合同现金流量测试(如可转债、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结构性存款、可回售工具投资等);

      ②能够通过合同现金流量测试,但企业管理的业务模式为“其他”(如企业持有的准备的出售的债券、应收账款(票据)等);

      ③企业运用公允价值选择权。

      (2)权益工具投资

      ①持有的以交易为目的的其他方股票;

      ②持有的非以交易为目的、且未行使指定权的其他方股票。

      (3)衍生工具投资(如期权等)

      2.债务工具投资和权益工具投资的后续处理对比

项目

债务工具投资

权益工具投资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借或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或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利息或股利

确认时点

资产负债表日即确认(权责发生制) 被投资方宣告时确认

确认金额

面值×票面利率×时间权重(如涉及) 依持股比例或持股份额确定

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