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ge.cri.cn提供.
【国际在线专访】周雷: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2024-04-25 16:25:4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田蜜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郑思雯):近日,由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拉美地区语言节目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联合主办的2024“打卡中国·机遇北京”网络国际传播活动来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中心。来自波黑、保加利亚、北马其顿、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媒体代表共同见证了新时代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二维码_fororder_1

  在外媒探访团参观间隙,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院副院长周雷接受了国际在线的专访,他详细介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以及智慧建造平台的设计理念和未来出行的便利性。

二维码_fororder_2024环球专访-千帆竞发-横版-周雷(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院副院长周雷

  周雷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确定的北京服务全国的十大客运枢纽之一。该项目位于副中心0101街区,实施范围约61公顷,地下总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规模约139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全地下交通枢纽。”

  据悉,该枢纽集成了2条城际铁路、1条市郊铁路、4条轨道交通、1座运河码头和15条公交接驳线路,并预留了城市航站楼功能。地上城市综合体涵盖了办公、商业、公寓、酒店等多种业态,构建了特色商务办公组团与城市级活力商业圈。

  此外,周雷重点介绍了副中心枢纽的几个突出特点:“首先,它是北京土地集约、复合利用率最高的交通枢纽,实现了交通和城市生活的充分融合;其次,它是典型的绿色生态枢纽,每年可节约采光用电约48.6万度,并减少碳排放约4.5万吨;此外,它还是智慧化的枢纽,搭建了智慧建造平台服务于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最后,它是文化枢纽,通过历史文化纽带,将轨道交通与“京杭大运河”建立物理和精神的连接。”

  据了解,副中心枢纽将于2025年逐步完工并投入运营。届时,它将成为国内绿色出行比例最高的枢纽之一,每天可为单向47万人提供出行服务。“市民从这里出发,15分钟可到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到达大兴国际机场,40分钟到达唐山、天津滨海新区,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形成1小时京津冀都市圈交通。”周雷说。

  外媒探访团成员,北马其顿Faktor新闻网记者Anita Buhovski在探访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时说:“我希望以后中国技术能够走进我的国家,与我们国家共同发展交通事业。”

外媒<span class=

北马其顿Faktor新闻网记者Anita Buhovski

  智慧建造平台的设计理念则是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及《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推进建筑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周雷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智慧建造平台是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强力支撑。全面提升工程设计及工程建设的进度、安全、质量、投资等方面宏观统筹协调能力,以实现工程参建方信息共享、创新项目组织模式、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助力工程建设提质增效。

  “智慧建造平台在枢纽建设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在运营阶段,将利用已有的数据底座和平台系统,整合运营管理和服务需求,升级为智慧化运营管理平台。”周雷表示,构建以“智慧服务、智慧运营、智慧调度、智慧安全”为业务指导方向的“1平台”“4业务方向”“N个功能”的“1+4+N”架构体系,实现枢纽应急管理指挥、交通管理统筹、设备管理维护、综合信息服务、枢纽数据共享交换等应用场景和功能,达到综合交通枢纽的优质、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外媒记者与周雷院长进行交流

  作为一座“面向未来”的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同时还能够增强其他国家与中国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的信心。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版权所有©1997- 2024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