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社庆】蒋茂凝:对党忠诚 不负人民——人民出版社的百年奋斗历程

人民出版社 2021年10月27日 10:31

      1921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刊登人民出版社通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家出版机构正式成立。从此,人民出版社与党风雨同行、患难与共,跟随党走过百年光辉历程。

      一部百年党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人民出版社的百年历史,映照出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百年史,浓缩了党开创和领导出版事业的百年史。回望百年历程,人民出版社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科学真理,启迪民众思想,记录时代变迁,推动社会进步,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坚守初心使命

      努力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引领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从成立之日起,人民出版社就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己任,中央局分管宣传工作的李达同志亲自担任社长,亲手拟订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相关著作,提出要成规模、成体系地出版“马克思全书”“列宁全书”“共产主义丛书”等49种书籍。1922年党的二大召开前夕,陈独秀亲笔给共产国际撰写报告,列出了人民出版社已出版的12种图书。至1923年南迁广州之前,人民出版社共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计划》《资本论入门》《列宁传》《国家与革命》等22种马列图书。当时,许多青年正是读了这些书籍,确定人生信念,立志投身革命。

《新青年》刊登的第一份人民出版社通告


      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出版社无论以何种名义出书,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其出版马列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根本任务始终没有改变。至党的七大召开前,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丛书” “抗日战争参考丛书”和《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等。这些马列经典著作的编译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标志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传播达到新的高度,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新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出版社继续承担马列经典著作的出版任务,专设马列著作编辑部,陆续推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全集》《列宁选集》以及各类专题文集选集,且不断增订再版。为适应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单行本、选读本、书信集、汇编本等方式,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宗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民族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等一大批普及性读物,及时服务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前沿,立足历史方位,总揽战略全局,强调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求“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人民出版社及时出版了一大批适应读者需求的马列经典著作,如“重温经典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纪念版”系列图书,以及《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单行本。

      人民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百年出版传播,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不断赋予鲜活的中国特色,使马克思主义升华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新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源泉,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坚守初心使命

      努力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者


      在党的百年历史中,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开展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列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著作的出版传播,最具鲜明的特色是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935年10月,党中央到达陕北后,立即着手恢复出版发行工作,先后成立解放社、中国出版社、新华书店。解放社有时也沿用“人民出版社”的名义组织出版马恩列斯著作和毛泽东著作。至撤离延安前,先后出版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联合政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毛泽东论中日战争》等重要著作,并着手编辑《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成为夺取全国胜利、创建新中国的理论武器。

以人民出版社名义出版的三种版本的《新民主主义论》(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决定将出版、印刷、发行实行专业化分工,以新华书店图书出版机构人员和解放社出版资源为基础,重建人民出版社,明确“人民出版社为国家首要的出版机关”,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社名。人民出版社继续围绕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出版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克服出版印制条件有限、设备简陋等种种困难,以“百万无一失、万万无一失”的标准,完成《毛泽东选集》出版任务,未出现一字一点差错。相继出版的有关研究阐释毛泽东思想的系列图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政治影响。


      以此标准,人民出版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出版工作,完成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等重大理论成果的出版工作,集中传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出版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革命先辈的重要著作,以及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整理出版了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刘志丹等数十位党的早期领导人遗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后,人民出版社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项规划、建立专项机制,全力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著作的出版工作。已出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单行本113种,和兄弟出版单位联合出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等;出版《习近平讲故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习近平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等大众读物,面向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多语种图书;联合出版大中小学学生读本,纳入国家教材目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数据库”,不断创新传播方式。目前已初步形成经典著作、权威理论读本、大众读物、学生教材、数据库、有声读物等多层次、立体化、分众化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版物体系,有力有效地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坚守初心使命

      努力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


      书写时代的发展进步,记录党和国家的光辉成就,是出版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出版社牢记党社使命,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高举理论旗帜,站在宣传前线,服务大局大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中,从人民群众继往开来的创造性实践中,努力发掘出光照时代的亮点选题,推出了一大批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时代最强音的主题出版物。无论是开天辟地的革命年代、改天换地的建设年代、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年代,还是惊天动地的新时代,每一个重大历史时刻,每一项重要成就的取得,都成为重大主题出版的缘起,并先后推出“抗日战争全景录”“改革开放全景录”“纪录小康工程”丛书、“精准脱贫”丛书等,铭刻党和国家非凡历程和丰功伟绩,使读者感悟真理和实践的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

      自重建以来,人民出版社从未中断出版业务,一直承担党中央重要文献、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文件、国家法律法规等重要政治出版任务,先后出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新中国70年大事记》《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等,以及中央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辅导读本,联合出版《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等,为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权威资料和辅导读本。创刊于1950年的《新华月报》,由毛泽东亲笔题写发刊词,70多年来一直刊载党和国家大事记。由此刊分设创立的《新华文摘》,每期编选学术精华,40多年来出刊700多期,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权威期刊。


      坚守初心使命

      努力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


      人民出版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把质量关。自觉坚持文化品位和文化格调,坚持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流价值的出版导向,努力推出无愧时代、泽被后人的“传世书”,打造内容过硬、文质兼美的“良心书”。2009年,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过近3年的系统整理,从历年出版的数万种图书中披沙拣金,精选出一批产生过重要历史作用,具有深刻思想性、学术性以及珍贵史料价值的优秀作品汇聚而成《人民文库》丛书,包括《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毛泽东自述》以及佩里·安德森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等。2021年,又推出了《人民文库》第二辑,继续为读者奉献高质量的精品出版物。

毛泽东主席为人民出版社题写社名


      为积极适应新技术条件、新传播格局的变化,人民出版社不断创新出版物形式和传播方式。利用优势资源建成“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以先进的网络技术打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网络传播阵地,向海内外读者提供马列经典著作和党的创新理论著作的阅读、研究、查询、引证、考据、比对等多方面的服务。同时,形成理论网、数据库、融媒书、音频书等多媒体产品,覆盖互联网站、新媒体、移动端等网络渠道,建设全媒体融合出版矩阵,更灵活地回应市场需求,更精准地服务读者需求,以高品质的内容产品和新型的传播方式助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坚守初心使命

      努力做文化强国的建设者


      在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需要出版工作者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人民出版社始终聚焦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秉持“为人民出好书”的宗旨,将使命熔铸于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之中,倾力打造传承后世的“国之重典”,为建设出版强国、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重建以来,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薛暮桥的《政治经济学》等权威学术著作,承担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清史》出版任务,推出“国家社科基金文库”,连续19年出版中宣部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丛书,推出《袁隆平传》等“院士传记”系列丛书、《希望之光——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等“英模系列”丛书,努力满足广大读者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添砖加瓦。胸怀两个大局,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更多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展现当代中国气象、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志的图书走出去,构筑人文交流的载体,架设心灵沟通的桥梁,促进中外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先后向海外输出1200多种优秀图书,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出版了多种文本的《奥运宣言》。今年,又推出了多语种版《魅力冬奥》等宣传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公众读本,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推广冬运项目。

      人民出版社因党而生、因党而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理论读物出版中心和哲学社会科学著作重要出版基地。历经百年,春华秋实。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人民出版社形成了忠诚于党、服务人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严谨细致、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守正创新的优良传统,自觉把出版工作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践行了党社的初心使命。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人民出版社将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光荣传统,强化党社意识,更好担负起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责任,切实肩负起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使命,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作出自己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