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母婴知识...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obao.baidu.com提供.
知识排行榜
今日关注
  • 新生儿具有很多新妈妈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本领!这些本领源自本能,都会随着月龄的增加而消失,新妈妈可以在这个阶段多观察新生儿的这些原始反射情况,以便获得大脑发育的预警信息!新生儿有特殊的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踏步反射等。这些原始反射是先天性行为,能帮助新生儿顺利适应离开母亲子宫的最初几个星期。随着神经系统不断发育成熟,这些先天反射都会逐渐消失。假如新生儿期没有这些反射,常常提示有严重疾病或颅内病变。觅食反射:用手指轻抚宝宝的脸蛋,他会将头转向手指的方向,并张开嘴巴;用手指轻触宝宝上唇的中部,他的嘴巴会微微张开。觅食反射是最原始的反射,能帮助宝宝找到乳房并进行吮吸。觅食反射在4月龄左右消失。吸吮反射:用手指轻触宝宝的嘴角,他会用舌头将手指卷进去使劲吮吸起来。正是因为存在吸吮反射,所以刚出生的宝宝就能吮吸妈妈的乳房吃奶了。拥抱反射(惊跳反射):宝宝听到巨大声响或者受到惊吓后,会伸开缩着的双臂,猛地张开双手,做出紧紧抱住的姿势。拥抱反射持续到出生后2个月左右消失。握持反射:用手指触碰宝宝的手掌,他会攥起拳头;用手指触碰宝宝的脚掌,他也会弯起脚趾。这个反射持续到出生后4个月左右消失。踏步反射:扶着宝宝的两腋下,把他的双脚掌放在平坦的床面上,他会自然地双脚交替做出走路的动作。这与真正的步行完全不同,对之后学习走路也并无任何帮助,这个反射持续到出生后4~6周消失。文章摘自《虾米妈咪育儿正典》
    宝宝出生了121808
  •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是胎儿从母体吸收和排泄代谢物的通道。宝宝出生之后,脐带原本的意义就失去了。因此,宝宝出生后,医生会将靠近宝宝一端脐带剪下,留下一小段脐带残端。脐带从剪断到根部干燥脱落需要10天到3周的时间,而剪断后的脐带残端非常容易受到病菌感染,所以需要非常小心地进行脐带护理。在脐带残根脱落前和脱落后分泌物完全消失前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要对宝宝的脐部做常规护理。具体请注意以下环节:1. 每天早晚或洗澡后、脐部被水或尿液污染后,都要进行脐部消毒。2. 要消毒脐带剪断部位的残端,也需要消毒脐窝。具体方法是:用碘伏棉签从脐部中心向外周皮肤包括脐带残根逐步旋转画圈涂擦。注意,一支棉签只能涂擦一遍,不可来回涂擦。3. 宝宝洗澡时,避免脐部沾水。裹尿布时,尿布前部上端一定翻到脐部以下,以减少对脐带残端的摩擦和污染。特别提醒:新生儿的肚脐向内凹陷或稍微向外凸出,都属于正常现象。脐周皮肤略微泛红、有少量渗血或者轻微黏液也不必感到惊慌,有些宝宝的脐部在脐带脱落时会出现少量出血或者血性分泌物,一般不需要做特殊处理。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请尽快看医生:脐部红肿、流脓或出现异味;脐部长出红色小肉芽;脐部出血不止或大量渗液;脐疝始终缩不回去,局部有红肿,宝宝哭闹不安等。文章摘自《虾米妈咪育儿正典》
    宝2天111425
  • 新生儿黄疸非常常见,成为新妈妈绕不开的话题。看着宝宝从头黄到脚,新妈妈是真着急!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黄疸是不用担心的。通常宝宝出生后第2~3天起出现黄疸并逐渐加深,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足月儿10~14天黄疸消退,早产儿2~3周黄疸消退。如果你的宝宝是母乳喂养的,在出生头几天里要是宝宝吃到的母乳量不够,有可能造成黄疸。因为如果你的宝宝没有得到足够的水分,他可能就无法通过大便清除体内过多的胆红素。如果你的宝宝出现这种情况,你应该找医生咨询一下哺乳问题。你可以通过改善哺乳技巧、增加哺乳次数,或者添加配方奶补充等方法,让你的宝宝摄入足够乳汁,黄疸就多半会消退。目前普遍建议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天里每天至少要哺乳8~12次。不过,如果你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太高,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暂停哺乳3~5天,使宝宝的胆红素水平降下来。这段时间,你可以用吸乳器吸出乳汁,以保持乳汁的分泌量。等宝宝的胆红素水平降下来后,你就可以重新给宝宝喂奶了。足月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2mg/dL,早产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5mg/dL。如果宝宝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超过6mg/dL),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超过12mg/dL,早产儿超过15mg/dL)或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5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2mg/dL,黄疸持续时间长或伴随其他临床症状,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须就医。考虑光疗,个别更严重的甚至需要换血治疗。文章摘自《虾米妈咪育儿正典》
    宝4天120250
  • 母乳是一种“智能”食物母乳是每个妈妈给宝宝“量身定制”的第一份大礼,健康安全,喂养方便,而且经济实惠。母乳随宝宝的出生孕周和成长月龄变化,能“智能化”地满足宝宝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性营养需求,还能降低妈妈和宝宝罹患疾病的风险,堪称宝宝和妈妈最天然的亲密纽带和最完美的健康保护伞。母乳会依照月龄提供营养成分——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初乳通常是指产后4~7天内的乳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物质,质地稠,颜色发黄。初乳量很少,产后的前三天,每次哺乳大约可以吸出初乳2~20mL。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出生时仅为10~20mL,所以不用担心初乳少,吃不饱。过渡乳是指产后7~30天的乳汁,是初乳向成熟乳的过渡品。乳汁中的蛋白质与矿物质含量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加,泌乳量每日平均500mL。成熟乳是指产后30天以后的乳汁,泌乳量每日700~1000mL。文章摘自《虾米妈咪育儿正典》
    宝5天104197
  • 关于初乳,有些人认为初乳太脏不能喂给新生儿,这种认识是错的。事实上,把初乳比作母乳中的精华,说千金难买,一点也不为过。在产后几天里,初乳不单满足新生儿最初的热量需要,对生命早期的健康也大有益处。不信,我们来看看珍贵初乳具有的这些明显优势:蛋白质(包括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各类生长因子等,这些物质都有增强免疫功能和防止感染的作用):含量是成熟乳的5~40倍;矿物质元素(包括钠、氯、钙、镁、铜、铁、锌等):铁含量为成熟乳的3~5倍,锌含量为成熟乳的4~7倍,铜含量为成熟乳的6倍左右……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部分维生素含量是成熟乳的3~4倍;脂肪和乳糖:含量较成熟乳略低,适合于新生儿消化吸收;此外,初乳具有轻泄作用,可帮助胎便排出,利于胆红素的清除,从而有效减轻新生儿黄疸……喂奶姿势也是让许多新妈妈头疼的事儿,刚出生的宝宝小小的软软的,看起来那么脆弱,简直让新手妈妈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刚分娩不久的妈妈也容易感到疲惫,坐起来也有困难,半躺式是值得推荐的一个方式,动作要领是,妈妈背部用枕头支撑着半躺,全身完全放松,将宝宝面对面抱在胸前,帮助宝宝调整位置让他能含住乳头,注意不要堵住宝宝的口鼻,此时地心引力自然地支持所有重量,而妈妈的身躯是开放的,自然放松,与宝宝间会有更多空间调整姿势。
    宝6天129409
  • 宝宝的睡眠习惯和成人区别很大,不了解这种区别时,妈妈们常常会有诸如此类的担忧:“宝宝怎么睡得这么多”“为什么他总是醒,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他才能一夜睡到天亮啊”,等等。其实,很多担忧都是不必要的。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0~3岁宝宝到底是怎么睡觉的,这样就能了解究竟是宝宝的睡眠出了问题,还是你的要求太高。 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睡眠需求存在差异 新生儿: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饱了就睡,饿了就醒,通常能一口气睡上2~4个小时。大约从6周开始,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延长。 3月龄:白天的睡眠开始变得规律,常有3次小睡,每天睡眠时间约15小时,其中夜间睡眠时间约9小时。 6月龄左右:每天睡14~15个小时,白天常有2次小睡,每次约2小时。 9月龄前后:每天睡14小时左右,白天依然2次小睡,但小睡时间略有减少。 1~2岁:每天睡13~14小时,大多数宝宝白天不再小睡,一宿能睡11小时左右。 2~3岁:每天睡12~13小时,通常会睡个午觉。 注:宝宝的睡眠时间和小睡次数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判断“睡眠是否充足”需要综合衡量。如果宝宝食欲好、精神好、情绪佳、生长发育达标,即使睡眠时间没能达到上述的一般水平,你也不必过分担忧。和“睡眠是否充足”相比,你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口气睡5个小时以上=一觉睡到大天亮 父母们都希望宝宝能“一觉睡到大天亮”,事实上,研究发现,通常,宝宝夜间能一口气睡5个小时以上,就算是“一觉睡到大天亮”了。 你可以来看看德国医学家对500个0~2岁宝宝睡眠状态的调查数据,看完相信你一定会略感安慰地说:“哦,原来不只我家宝宝这么折磨人!” 文章摘自《虾米妈咪育儿正典》
    宝22天17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