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luàn]
汉语汉字
展开11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乱(读luàn)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1]此字始见于西周时期金文[2]本义是理丝和丝乱,后引申为治理、混乱、叛乱、战争、杂乱、扰乱、昏乱以及任意等含义。[2]
(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汉典网[3]
2023年12月7日,“台湾2023代表字大选”票选结果公布,“乱”当选为年度代表字。[18]
中文名
拼    音
luàn
繁    体
部    首
[16]
五    笔
tdnn
仓    颉
hru
郑    码
miz
字    级
一级字(编号0762)[1]
平水韵
去声十五翰[4]
总笔画
7
部外笔画
1
四角码
22610
统一码
基本区 U+4E71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笔顺编号
3122515
注音字母
ㄌㄨㄢˋ

字源演变

播报
编辑
字源演变
乱,最初见于西周金文,像上下两只手持工具理顺乱丝。篮旬探战国时还存在另一种异体,在左右两侧添加装饰性符号“口”作为异体字,验欢之后便消失。前一种写法到战国时,左侧上方像一只手,中间像一个缠乱丝乱的架子,而后在右侧添加“乙”旁,此后正体一直这种结构,秦代出现一种复古异体,并未成为主流。古隶书异体繁多,有多种写法,但都是在左肯壳誉半部分有所改动,右边的“乙”一直没有变化,发展到楷书后简化,用谜牛采左边舌和右边表示墙角的乚组合,表示在墙角摇唇鼓舌,散布谣言戒乘抹,制造混乱,便有了现在的简体字“乱”渗设漏达。[5-6]
乱是会意字,左侧上面“爪”表示手,下部是“又”也表示手,中部形似理精格发的工具,还套着一束丝。整体来看就是两只手梳理一堆乱丝,以便于纺织。故理丝是“乱”的本义。理丝的过程引申出“治“、”理”的含义,由于本义是“将乱丝理顺”,其中包含“杂乱”的含义试腿承,而后乱就出现了“动乱”、“不安全”等引申义。[7]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luàn
动词
理丝
put silk in order
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治理
administer
予有乱臣十人。——《论语
扰乱;打乱;使乱
disturb;trouble
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沽名乱政。——清·张廷玉明史
与江水乱。——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淫乱,玩弄
be sexually promiscuous with;dally with
始乱之,终弃之。——元稹《会真记
败坏;破坏
ruin;corrupt;undermine
坏法乱纪。——《礼记·礼运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乱家乱俗乱纪
违反
violate
混淆
confuse
为丧事奔忙
be busy rushing about
烦乱
be annoyed (vexed)
当时曹操心乱,不能稳睡。——《三国演义
横渡
ferry across
乱于河。——《书·禹贡
昏乱;迷乱;糊涂
lose consciousness
酒乱其神也。——《荀子
改变
巡就戮时,颜色不乱。——唐·韩愈《张中丞后序》
形容词
混乱;无秩序
disorderly;in confusion;confused
视其辙乱。——《左传·庄公十年》
人影散乱。——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苏轼石钟山记
乱法乱纪乱哄乱松松乱人
混杂,杂
mixed
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韩非子
乱烘烘;乱葬地
动荡,不安定
乱生于治。——《孙子·势》
故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
大乱之易治,譬饥人之易食也。——《新唐书·魏征传》
副词
随意,随便;任意
arbitrarily
乱罚无罪,杀无辜。——《书·无逸
乱背弓空;乱开玩笑;乱吃;乱出主意;乱跑;乱说乱动
很,非常
very
乱有面子
名词
叛乱;动乱;不安定
an armed rebillion;unrest
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
吴民之乱。——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泰伯
淫乱的事,男女胡乱的性交
promiscuity
欲与乱,以止其口。——《汉书·衡山王传》
危害;祸乱
calamity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霍光传
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codo of movement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战国·屈原《楚辞·涉江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战国·屈原《楚辞·离骚
乱曰:长濑湍流,溯江潭兮。——战国·屈原《楚辞·九章
[3][8]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十四】【乙部】郎段切
治也。从乙,乙,治之也;从𤔔。[9]

说文解字注

不治也。从乙𤔔。乙,治之也。各本作治也。
从乙。乙,治之也。从𤔔。文理不可通。今更正。乱本训不治,不治则欲其治,故其字从乙。乙以治之,谓诎者𨔶之也。转注之法。乃训乱为治,如武王曰予有乱十人是也。𠬪部𤔔,不治也。幺子相乱,𠬪治之也。文法正同。亦为後人改窜不可读。郎段切。十四部。[10]

康熙字典

古文:𠧎𠧏𠮗。《唐韵》郎段切。《集韵》《韵会》《正韵》卢玩切。𠀤銮去声。紊也。《尔雅·释诂》:乱,治也。《说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书·臯陶谟》:乱而敬。孔传:有治而能敬谨。又《盤庚》乱越我家、《梓材》厥乱为民、《洛诰》四方迪乱、乱为四辅、《立政》丕乃俾乱之类,皆训治也。  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乱。《尔雅·释训》:梦梦、訰訰、乱也。《书·周官》:制治於未乱。《周礼·地官》:司虣掌宪巿之禁令,禁其斗嚣与其虣乱。
又兵寇也。
又事未定之时。《礼·檀弓》:仲梁子曰:夫妇方乱。注:丧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
又乐之卒章曰乱。《论语》:《关雎》之乱。又古赋末皆有乱,总一赋之终,发其要指也。
又《尔雅·释水》:水正绝流曰乱。注:横流而济之也。《书·禹贡》:乱于河。《诗·大雅》:涉渭为乱。
又《韵补》叶力眷切。音恋。扬雄《交州牧箴》:周公摄胙,白雉自献。昭王陵迟,周室昏乱。
又叶力敬切。夌去声。扬戏《李正方赞》: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11]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异体字

异体字

字形对比

字型对比从左至右依次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3]

书写提示

笔顺[12]
1.“舌”宽“乚”窄,顶部“舌”低,底部左右旁齐平。
2.“舌”,“千”的横笔在横中线;“口”居左下格,“横折”的竖段在竖中线。
3.“乚”的竖段沿竖中线右方下行右弯钩出。[16]

书法赏析

音韵汇集

播报
编辑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l
wɑn
王力系统
l
uan
董同龢系统
l
uan
周法高系统
l
wan
李方桂系统
l
uanh
两汉
西汉
东汉
uan
u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寒桓删
wɑn
北魏後期北齐
寒桓删
wɑn
齐梁陈北周隋
寒桓
wɑn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l
uɑn
拟音/王力系统
l
uɑn
拟音/董同龢系统
l
uɑn
拟音/周法高系统
l
uɑn
拟音/李方桂系统
l
uân
拟音/陈新雄系统
l
uɑn[13-14]

韵书集成

字形
韵书
小韵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合口呼
次浊
郎段切
luɑn
韵略
去声
卢玩切
中原音韵
去声
桓欢
次浊
luɔn
中州
去声
桓欢
即断切
洪武正韵
去声
次浊
卢玩切
luon
增韵
去声
卢玩切
分韵撮要
阳去
[13][15]

社会影响

播报
编辑
2022年11月21日,“汉语盘点2022”启动仪式上,主办方推荐“乱”等为国际字。[17]
2023年12月7日,“台湾2023代表字大选”票选结果公布,“乱”当选为年度代表字。[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