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何尊

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
收藏
0
0
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今陈仓区)贾村镇,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建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证,起到了证实补史的作用,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铭文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1]尊里的“中国”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13]
何尊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迁都洛邑[18-19]、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记录了天子对于宗小子何的训诰之辞,还引用了周武王克商后在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祷辞,即“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这是周王朝开国之君革故鼎新、接受天命的宣言。
尊高38.5厘米[14],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3]
中文名
何尊
外文名
He Zun,ritual wine vessel
出土地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
出土年代
1963年
尺    寸
高38.5cm,口径28.8cm
铭文数量
12行、122字
馆藏点
中国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重    量
14.6kg

大事记

播报
编辑
1963年8月

出土

陈堆在后院发现下雨坍塌后的土崖上发现
1964年

转交

陈堆夫妇从宝鸡返回固原,将铜器交给陈湖保管
1965年

馆藏

陈湖将何尊卖到了废品收购站,后被宝鸡市博物馆馆长吴增昆购回藏入宝鸡市博物馆
1975年

命名

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发现铭文并命名为“何尊”
展开全部

流传过程

播报
编辑

首次出土

1963年6月,陈堆因家里老屋住不下,就棕您租了隔壁陈乖善的两间房子住,院子后面是个土崖。当年8月的一个雨后的上午,陈堆在后院发现下雨坍塌后的土崖上好像有亮光,就用手和小镢头刨,结果就刨出了个铜器。第二年,陈堆夫妇从宝鸡返回固原,临走删想犁时将铜器交给陈湖保管。1965年,陈湖将其卖到了废品收购站。[4]

废堆寻宝

遥臭探1965旬院遥年叠员,宝鸡市博物馆干部佟太放在市区玉泉废品收购站看到一件高约40厘米的铜器,见其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而富有变化,感觉这应该是一件比较珍贵的文物,便向馆长吴增昆汇报。吴增昆随即让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查看,王永光赶至废品收购站后,也断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便以收购站当初购入的价格30元将这尊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的铜器买回博物馆。经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尊西周早期时的青铜酒器,浮雕为“饕餮纹”。这尊铜器成了宝鸡市博物馆1958年成立后收藏的第一件青铜器。[4]

文物展出

1975年,饕餮铜尊因其造型图案精美被选送至国家文物局,作为全国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出国展出。上海博物馆店钻狼道馆长马承源发现铭文并命名为“何尊”。[4]
2017年10月26日,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宅兹中国”西周青铜器精品展中展出何尊。[12]
2020年8月14日,何尊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特展。[10]
2022年1月25日,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开幕,何尊等国宝重器亮相。[11]
2022年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中展出何尊[9]兵驼。
2023年禁危拔7月9日,“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启动。[14][17]
2024年5月9日,游客参观西周文物何尊。

文物背景

播报
编辑
何尊复原图
何尊铭文与《逸周书·度邑解》中的一段记载十分吻合。武王克商以后,仍存焦虑,通宵不眠,周公旦得到通报后赶过去问其故,武王说:我承天命灭商,却还没有定下都邑,那就意味着我还不能确定承受天命,怎么能安睡呢?
周武王对旦又说:如果要确定承受天命,平灭殷商,就必须依傍天室(上天的都邑),那里有上天的法令;依傍天室的地方在哪儿呢?不需要到远处去寻找,就是洛地;上天已经经过反复探求,一定会祐助我们,洛地距离上天的都邑不远,以后定都于兹,就把这里叫做度邑吧(参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武王病逝后,“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史记·周本纪》)[5]

文物特征

播报
编辑
材质
何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6]
何尊的主要材料有等金属成分,三者所占比例也不同。早期铜占以上,有的锡仅占有0.8%,中期锡、铅比例分别为5-8%、1-6%,有所增加,晚期则以铅替锡的趋势更明显。[7]何尊器身布满油亮的黑色即是合金中含锡量较高所致。[16]
造型
何尊(器身表面有饕餮纹装饰)[15],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一百二十二字铭文,而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在国家的中心(成周)管理天下。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此器造型纹饰都有独到之处,庄严厚重,美观大方,主体感极强。圆口方体,有四道大扉棱装饰。[7-8]

文物铭文

播报
编辑
何尊局部示意图[6]
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逑(仇)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乂民。’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庸于天,彻命敬享哉!助王恭德欲天,临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唯王五祀。[1-2]
铭文大意是:周成王开始迁都成周(今河南洛阳)[21],还按照武王的礼,举行福祭,祭礼是从天室开始的。四月丙戌,成王在京室诰训“宗小子”们,说:“过去你们的父亲能为文王效劳。文王接受了大命,武王战胜了“大邑商”,就向天卜告,说:‘我要住在中央地区,从这里来治理民众。’呜呼!你们或者还是小子,没有知识,要看公氏的样子,有功劳于天,完成使命,敬受享祀啊!”王是有恭德,能够顺天的,教训我们这些不聪敏的人。王的诰训讲完后,何被赏赐贝三十串,何用来做□公的祭器。这时是成王五年。[20]

文物意义

播报
编辑

最早的中国

探寻“何以中国”,必然绕不开“何尊”,这件来自西周早期的青铜尊,内底部铸有122字的铭文,其中“宅兹中国”就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记载。[14]
何尊何尊何尊何尊何尊何尊铭文“宅兹中国”
何尊
何尊是一个很典型的酒铜器代表,尊内铸有122字的铭文。何尊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训,“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这是中国人应该记住的一件大事。青铜铭文,就是用青铜铸造出的宝贵历史,可以印证史籍或弥补史籍的不足。
图册资料

最早的“德”

“何尊的伟大在于它的铭文价值”。何尊中铭文“唯王恭德欲天”中的“德”,表明三千多年前德政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4]
何尊铭文
何尊是第一个出现“德”字的器物。何尊之前的器物,无论青铜器还是甲骨文,都“德”字无心。在这之前,无论是表示得到还是表示道德,全部是无“心”,全是“得”。何尊之后的铭文,表示道德的有“心”,表示其他如人名的无“心”。证明了周王朝以德治国的理念。(《易中天中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