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京西南路

中国宋朝地方行政区
京西南路是中国宋朝(960~1279年) 的一个地方行政区,治所在襄州(今襄阳[1]内)。
中文名
京西南路
性    质
地方行政区
路治地点
襄阳府
修建时间
宋朝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宋朝全境为十五路:京东路京西路霉芝、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照验重定、
淮南路江南路愉虹壳、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两浙路福建路西川路峡西路霉院懂、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在并没有行使主权的幽云十六州地区,宋朝也默认了 燕山府路云中府路
北宋时期厚体甩,今天湖北北部大多数土地属于京西南路,该路辖襄州随州郢州房州均州光化军,邓州帅司和宪司治所在邓州(今河南邓州市棵想己),漕司和财司治所在襄州(今襄阳境内)。湖北东南角设置了兴国军(拔击阳新),属于江南西路(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南角恩施利川等地设置了施州,属于夔州路(治所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今天湖北东南部的黄州蕲州在北宋初期处于淮南路,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后淮南路分为东西两路,黄州蕲州属于淮南西路
南宋-京西南路等(公元1208)
时期,由于北方金兵入侵,战乱不止,京西南路成为宋金交战的主战场,以鄂州为中心的荆湖北路(后首府迁武昌)、以襄阳为中心的京西南路作为长江中游的军事防御区;后蒙古军队数次进攻再使用襄阳炮后才历时六年拿下襄阳,襄阳失守后不久南宋灭亡。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至道三年(997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广南东、广南西五路。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利州益州二路,分峡路夔州梓州路二路。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二路。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分陕西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之后又将河北路分为东西二路,分京东为京东东、京东西二路。崇宁五年(1106年)又将开封府升为京畿路。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盟约,约定灭辽后宋得燕山府路云中府路。结果后来并未设置。建炎南渡后,宋朝设立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十六路,嘉定元年(1208年宋宁宗改为17路,把利州分为东、西两路。
宋朝的行政区划设置与地方政治制度可谓重内轻外,中央高度集权。虽然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导牛纸墓致地方资源狭小,也致使终宋一代外敌入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