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王羲之

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
展开15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王羲之(321年~379年或303年~361年),字逸少,世称王右军。[18]琅邪(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时期大臣、文学家、书法家。淮南太守王旷之子。[20]
王羲之出身名门世族琅琊王氏。七岁学书,十二岁读前人笔论。少学卫铄,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等诸名家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三体书及张昶的《华岳碑》,开始意识到不足。于是其遍学众碑,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21]王羲之二十三岁时入仕,始任秘书郎,继为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永和十一年(355年),其称病辞去会稽郡职务。后放情于山水之间,弋钓娱乐。[19]
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病逝,时年五十八岁。其子王献之于后代中书法成就最大,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号称“二王”。
王羲之一生最突出的成就即书法艺术,无论在生前还是死后,都受到人们的尊崇,有“书圣”之誉。王羲之不仅能精通书法各体,集当时书法之大成,更在于其能自成一家,开创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王派书法。王羲之所写的书法,楷书以《黄庭经》《乐毅论》等最有名,行书以《快雪时晴帖》《丧乱帖》最出色,草书则以《十七帖》最传神,代表作《兰亭集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不仅是有名的书法作品,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22]
全    名
王羲之[23]
别    名
王右军王会稽王逸少
逸少
所处时代
东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
公元361年,一作379年
主要成就
书法创作
籍    贯
琅琊临沂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出身名门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是王旷的第二个儿子,故里为琅琊国临沂县都乡南仁里。按较为大家接受的说法,王羲之生于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童年时居住在开阳县城内。王羲之出生时,正值“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岌岌可危,其父王旷建议琅琊王司马睿南迁。
王羲之五岁时,包括琅琊王氏在内的名门大族纷纷举族随司马睿渡江,史称“衣冠南渡”。琅琊王氏初到建业时,聚居于乌衣巷。
王羲之少年时代,无资料可考。永嘉三年(309年),王旷领兵救壶关,全军大败后下落不明。这一年王羲之七岁,在建业的日子里,“母、兄鞠育,得渐庶几”。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又从姨母卫夫人学书。[13]

坦腹东床

建兴三年(315年),王羲之长嫂的伯父周顗宴客,王羲之随叔父赴宴。他是小辈,自然敬陪末座。周顗是名族名士,时任司马睿的右长史,是当时人物品鉴的专家,经他品评给予肯定的人物身价倍增。他宴客,群贤毕至。筵席上上了一味洛京名菜“牛心炙”。吃这一道菜,主人按例需先敬席上最重要的宾客。当时周顗却一反常理,无视满堂权贵的存在,将菜先送到末席王羲之案上。当时,满堂贵宾见受此殊荣的竟然是一个少年,问知是久被遗忘的王旷的儿子时,均惊奇不已。幼年时,王羲之不善言辞,因此在家庭中并没有受到大人过多的重视。周顗此举,不仅使一向安居家中,很少在名士群中应酬的王羲之从此闻名,也同时提携了这位王氏后辈姻亲,那年王羲之十三岁。[13]
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八月酷谅颈奔,明帝下诏令郗鉴还朝。郗鉴走到姑孰,被王敦扣留,后终于回到建康。郗鉴刚到建康,便和明帝密谋讨王敦。郗鉴在就要声讨王敦时,向王氏子弟中选女婿。王羲之坦腹东床,反而被选中。这一年王羲之虚岁二十岁。其妻子郗璇年岁不详。他二人是否当年成婚不可考。[2][13]

登上仕途

王羲之半身像[17]
太宁三年(325年)前后,在叔父王彬、岳父郗鉴荐举下,王羲之起家秘书郎。秘书郎虽品不高,却十分闲散。王羲之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以更多的时间继续勤习书法。秘书省内收集有先朝及本朝书法名家钟繇、胡昭、张芝、索靖、韦诞、皇象等人手迹,王羲之得以玩赏和临摹这些珍品。同时,他还与本族及其他大族子弟互相切磋书艺。
咸和四年(329年)苏峻之乱平定后,王羲之因郗鉴、王彬之故,由秘书郎迁会稽王友。王友与秘书郎同为六品官,主要在王府里陪着游宴和会见宾客,伴幼王读书,比较清闲。
咸和四年(329年)前后,王羲之为临川太守。临川地僻民稀,远离频有战乱的长江两岸,生活相对比较平静。王羲之携带母亲与妻子一同上任。他着力清理积弊,勤求民隐,为民请命,享誉一方。
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庾亮拜征西将军,王羲之守丧期满,慎重考虑后入庾亮幕府为征西参军。
咸康二年(336年)二月,叔父王彬在建康逝世。王羲之请假料理丧葬事务。其间,率妻子赴广陵看望郗鉴。郗鉴与其谈及庾亮与王导不和一事,从稳定大局出发,希望羲之设法从中加以疏导,减少二人的敌意。临回武昌前王导劝羲之回建康仼职,拟上表荐他为侍中,王羲之再次谢绝,只身返回武昌幕府。
咸康八年(342年)五、六月间,王羲之接任江州刺史,扦加宁远将军武职。关于王羲之仼职江州刺史一事,有诸多说法,但任期很短则是共识,或者只是“推迁未拜”根本没上任。
永和局殃全七年誉定(351年),原会稽内史王述丧母,因丁艰而去职,诏令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13]

相聚兰亭

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最终二十六人留下《兰亭》诗,王羲之作四言及五言诗各一首。众人之《兰亭》诗汇成诗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这便是有名的《兰亭集序阿备》。[13][16]

称病弃官

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采用令世人吃惊的做法,在父母墓前立誓,永远不再出仕。三月称病弃官,辞去会稽内史。[14]王羲之辞官,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没有先例,在朝廷厚付也引起不小震动。一时耆老士庶,纷纷劝慰,但羲之心志已决。以后有人提起他再出山之事,“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徴之”。王羲之彻底告别了官宦生涯。[13]
辞官之后,王羲之“携子王操之由无锡徙居绍兴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暹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他和许询支遁等人,开始遍游剡地山水,最远处到了临海郡(郡治在今浙江临海县东南)。可能还曾到过永嘉郡(郡治在今浙江温州市北),此地至今尚有很多与王羲之有关的名胜古迹。王羲之陶醉其间,常自叹“我卒当以乐死”(《晋书·王羲之传》)。此后几年,王羲之过的是种桑植树、教养儿孙的归隐生活。[13]
王羲之定居金庭辣影照后,书法兴归府朵起。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
据今嵊州所存《金庭王氏族谱》记载,王羲之晚年,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年)之后移居剡县。不幸的是,王羲之的孙女,延期四岁女儿夭折,不到十天,官奴的新生小女儿玉润又相继死去。王羲之哀痛异常。[13]
王羲之虽然对隐遁优游的生活颇为满意,但不仕乃无奈的选择。不得已辞官后,他仍对国家大事和朝臣进退关注有加,难以忘怀。东晋升平二年(358年),谢万被仼命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王羲之了解谢万不是将帅之才,便与桓温一笺。又直接写信与谢万说,告诫谢万带兵的要领,要与军土共甘苦,不可过度注重个人生活享受。但是谢万没有听王羲之劝告致败,最终被废为庶人。[13]
大约在升平四年(360年),王羲之曾为小儿子王献之向郗昙的女儿郗道茂求婚。有一帖表达了向郗昙求婚的意向。[13]
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卒于会稽金庭(今浙江省绍兴市)巴档犁,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祠于墓前。[3]

主要影响

播报
编辑

书法造诣

王羲之
王羲之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其父王旷善行、隶书;叔父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王羲之早年又从姨母卫烁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唐人书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见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二王法书管窥》)
王羲之善于转益多师,当他从卫夫人的书学藩篱中脱出时,他已置身于新的历史层面上。他曾自述这一历史转折:“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从这段话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的经历和用心。
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师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他学张芝也是自出机杼。唐代张怀耿曾在《书断》中指出这一点:“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王羲之对张芝草书“剖析”“折衷”,对钟繇隶书“损益”“运用”,对这两位书学大师都能“研精体势”。沈尹默称扬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这是王羲之“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因而受人推崇的缘故。

艺术风格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作者因当时天时地利人和效果发挥极致,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兼擅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后世影响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献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后战乱中,其后世走乱,家谱遗失,后世分布在沈阳,海伦等地。现知其后世有王庆凯、王潇丹等人。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有其演变过程。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盖世于当时,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改变这种状况的是由于梁武帝萧衍推崇王羲之。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萧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评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舆论遂定。
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王羲之
:“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8]
萧衍:①“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②“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8]
唐太宗:“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8]
虞龢:“羲之书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存。’又云:‘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9]
孙过庭:“且元常(钟繇)专工于隶书,伯英(张芝)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10]
米芾:“谢安慰问帖,字清古,在二王之上,宜乎批评子敬帖尾也。”[11]
王进玉:“人艺和谐统一的典范。”[12]
李志敏:“王献之和父亲王羲之今草大成,高韵深情,百代服膺。”[15]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东床快婿

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鉴爱女故为女择婿。他与丞相王导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坦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坦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1]

入木三分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6]

竹扇题字

竹扇题字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今绍兴)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书成换鹅

书成换鹅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道德经》,便将拿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巧补春联

大书法家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亲手写春联贴之于门。因为他的字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想得其字而又难得。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被人偷偷揭走。这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照旧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春联,留下了下半截。想偷对联的人一看此八个字太不吉利,便扫兴而归。到了寅时,王羲之补了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联的人见春联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不避之字

王羲之的儿子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孙子桢之、静之。王羲之后人不避家讳,这里藏着个大秘密,与西汉张良有关的秘密。王羲之一辈人名有“之”字的12个,子侄辈有“之”22个,孙辈12个,曾孙13个,玄孙9个,五世孙4个……陈寅恪说这些人所以不避讳是因为都是天师道成员,这个“之”是暗号、徽章。而天师道老大张陵天师,是留侯张良的八世孙。[7]

道教情缘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究其成因,与王羲之信奉道教,书籍、道合一有很大的关系。土生土长的道教,很早就产生道教符。在抄写经书时,必须由精于书艺的经生抄写,而在书写经本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历史上诸多道家学者多是有名的书画家,他们修身养性,既精通道法,又能挥毫泼墨,落笔成体。王羲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将修道和书法艺术相互契合,相得益彰,因而产生了具大的艺术魅力。王羲之的道教信仰有着深厚的家庭背景。王氏家族是东晋时最有代表的文化士族。从上到下,奉信五斗米道。《晋书·卷八十·列传第五十》记载,王氏家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又精通书道。”《道经》中记载了王羲之始祖王子晋向往神仙之灵虚,迈行放达于天台北门金庭桐柏山(即今嵊州金庭)第二十七洞天(道界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故事。《潜夫论》记载:“因氏王氏,其后子孙,世喜养性、神仙之术。”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王羲之部分家族成员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前辈
曾祖
字玄通,二十四悌之一“王览争鸩”主人翁。
祖父
字士则,尚书郎。
父亲
字世弘,丹杨尹、淮南太守。
母亲
卫氏
叔父
字世将,东晋书画家、文学家、音乐家。
字世儒。
堂伯父
字茂弘,东晋宰相。
字处仲,江州牧。
平辈
妻子
字子房,郗鉴之女。
后辈
长子
字伯远,早逝。
次子
字叔平,东晋官员、书法家。
三子
参与兰亭集会
四子
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将军咨议。
五子
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
六子
字子重,官至豫章太守。
七子
字子敬,小名官奴,东晋书法家、诗人、画家。
女儿
嫁南阳人刘畅。[13]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王羲之真迹早已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已被当作真迹看待。由于年代久远,且本帖享盛名久,和王羲之其它墨迹一样,对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断。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它著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与可靠,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王羲之作品列表
书体类别
作品
草书
十七帖
初月帖
行穰帖
龙保帖
上虞帖
长风帖
《贤士帖》
《飞白帖》
平安帖》(草书)
寒切帖[4]
远宦帖[5]
行书
姨母帖
丧乱帖
兰亭集序
平安帖》(行书)
何如帖
奉橘帖
孔侍中帖
《佛遗教经》
二谢帖
雨后帖
《秋月帖》
《都下帖》
楷书
《黄庭经》
乐毅论
曹娥碑
十七帖(此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宋拓“缺十七行本”)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墓址

王羲之墓
王羲之后因与骠骑将军王述不和,称病辞官,迁来金庭,晚年即在金庭养老,直至去世,也安葬在此。现有王氏后嗣于清代所建之家庙——金庭观,观右有一座古朴的石坊,横额上镌“王右军墓道”六字。穿石坊上行山谷,是一条依稀可辨的鹅卵石铺成的古墓道,尽头处便是王羲之墓。
王羲之墓本身并不大,墓的制式与谢安墓相仿,也是青石条围沿一土堆,类似杭州岳飞墓。墓前有大碑,镌刻《兰亭序》全文,碑体有些风化斑驳,许多地方字迹洇漫,只能依稀辨识。倒是相关的墓园规模相当大,大得叫人惊讶。

故居

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故居有两处。一处位于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占地约5亩,传说,王羲之幼年时刻苦练字后即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人们名曰“洗砚池”。
另一处位于在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东三十五公里处的金庭镇。原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故宅(王羲之晚年隐居此处)。十三世孙王衡于此舍宅为观修炼,称名金真馆,后改称金真宫;宋永初十七年(440年),褚伯玉奏改为金庭观。

影视形象

播报
编辑
影视名称
年份
饰演者
笔中情
1982
王伯昭(饰赵旭之,原型王羲之)
侠影仙踪
2005
2016

史料索引

播报
编辑
唐·房玄龄李淳风褚遂良等撰《晋书·列传·第五十》(王羲之、王献之等人合传)。[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