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陈寿

[chén shòu]
三国蜀汉至西晋官员、史学家
展开10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人。三国蜀汉时至西晋官员、史学家[26]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汉灭亡后,“沉滞者累年”。后受张华荐举,在西晋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侍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26]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10]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脱稿后,颇受称赞,时人谓其善叙史,有良史之才。《三国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陈寿的著作还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今已佚失。[26]
全    名
陈寿
别    名
陈承祚
承祚
所处时代
魏晋时期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
出生日期
233年
逝世日期
297年
主要成就
撰写《三国志
主要作品
《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
最高官职
长广太守,太子中庶子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不附黄皓

少年陈寿雕像
船员棵陈寿自幼刻苦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研习《尚书》《三传》,精通《史记龙嚷》《汉书》。他为人聪明机敏,所写文章以富丽著称。[1-2]
陈寿最初应州里的聘请,历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观阁令史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横弄权,蜀汉众臣大都极力逢迎黄皓,唯独陈寿不愿依附他,因此多次被贬谪。适逢陈寿的父亲去世,他守丧期间,因为生病而让婢女伺侯自己服药,被来客付立罪看见,乡党因此对他颇为议论指责。[1-2]

一代良史

景耀六年(263年),蜀汉灭亡,陈寿因而多渗轿年不被荐举。重臣张华欣赏其才华,认为他虽然有行为不检点的嫌疑,但依照情理不应被贬废。于是推举其芝欢桨雄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又出任阳平县令。陈寿撰写《诸葛亮集》,上报朝廷。后授职著作郎,兼任本郡(巴西郡)中正。[3]
益州自从东汉光武帝之后,蜀郡人郑伯邑、太尉赵谦以及汉中人陈申伯、祝元灵,广汉人王商都是博学多闻,撰写有巴、蜀的《耆旧传》。陈寿认为这些书都不值得流传后世,于是合并巴郡、汉中地区,撰写成《益部耆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向朝廷呈献此书,得到武帝的嘉奖。[4]

屡遭贬斥

陈寿著《三国志》雕像
张华准备荐举陈寿为中书郎,中书监荀勖因忌恨张华而厌恶陈寿,便示意吏部改任陈寿为长广太守(一说是荀勖开始也欣赏陈寿,后来因为不满意《魏书》的内容才外放他[5])。陈寿以奉养老母为由不就职。[6]
咸宁四年(278年),镇南将军杜预离京镇守荆州之前,又将陈寿举荐给朝廷,建议授予他黄门侍郎或散骑常侍之职。陈寿因此被授职为治书侍御史。因母亲去世离职,其母临终遗言将她埋葬在洛阳,陈寿恭行母亲遗志,但又此而遭到非议贬官。当初,谯周曾对陈寿说:“你必罪灶只定会凭才学扬名天下,但常会遭到诋毁伤害,这未必是不幸。要谨慎从事。”陈寿至此,再次招致贬废的羞辱,正应了谯周之言。[7]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统一天下。陈寿撰写完成《三国志》,共六十五篇。当时的人们盛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干。夏侯湛当时也在撰写《魏书》,见看到陈寿的《三国志》后,便销毁自己的《魏书》。张华对陈寿倍加赞赏,对他说:“应该把《晋书》委托给你撰写。”陈寿就是如此受时人器重。[8]

失意病卒

数年后,迁旬盛陈寿被拜为太子中庶子,未到任。
元康七年(297年),陈寿病逝,享年六估驼翻十五岁。他去世后,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人上书说:“从前汉武帝下诏令说:‘司马相如病危,可派人去取回他的著作。’使者得到了司马相如遗留的书籍,内中谈到帝王祭拜天地一事,武帝大为惊奇。臣等认为,已故治书侍御史陈寿所著《三国志》,书中多有劝诫之言,阐述前人的是非得失,对今世的教化大有裨益,尽管文辞不及司马相如,但质朴实在,恳请陛下采录其书。”惠帝于是诏令河南尹、洛阳令派人去陈寿家,抄写其书。[9]

主要影响

播报
编辑
陈寿以高度严谨的历史编撰手法,客观公正的态度,编著了一部流芳百世的历史巨著一一《三国志》,并被列为前四史之一。其从名教和才性两种视角,对三国的历史和人物作了描绘,且给予了论述和高度的评价,深受后人的推崇。[29]
主词条:《三国志
中华书局版《三国志》
陈寿的主要著作为《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记载曹魏、蜀汉、孙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然而,《三国志》也有其不足之处,不可不注意。在叙事时,除了在某些人的纪和传中有矛盾之处外,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对魏和魏晋改朝换代的史实,多有隐讳,不敢直书,多有曲笔,创立“回护”笔法,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批评。[26]另外,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和表,这是一大欠缺。[15]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谯周: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10]
司马衷:寿才宜真,不足久兼也。[11]
范頵: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10]
常璩
  • 文王多士,才不同用,孔门七十,科不一揆,百行殊涂,贵于一致。若斯诸子,或挺珪璋之质,或苞瑚琏之器,或耽儒、墨之业,或韬王佐之略,潜则泥蟠,跃则龙飞,挥翮扬芳,流光遐纪。实西土之珍彦,圣晋之多士也。[11]
  • 庶子考古,迁、固齐名。[11]
裴松之: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28]
崔浩
  • 有古良史之风,其所著述,文义典正,皆扬于王廷之言,微而显,婉而成章,班史以来无及寿者。[12]
  • 承祚之评亮,乃有故义过美之誉,案其迹也,不为负之,非挟恨之矣。[12]
刘勰:至于《后汉》纪传,发源《东观》。袁张所制,偏驳不伦;薛谢之作,疏谬少信。若司马彪之详实,华峤之准当,则其冠也。及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13]
  • 古之王者咸建史臣,昭法立训,莫近于此。若夫原始要终,纪情括性,其言微而显,其义皎而明,然后可以茵蔼缇油,作程遐世者也。丘明即没,班马迭兴,奋鸿笔于西京,骋直词于东观。自斯已降,分明竞爽,可以继明先典者,陈寿得之乎。[10]
  • 陈寿含章,岩岩孤峙。彪溥励节,摛辞综理。[10]
刘知几: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27]
苏洵:史之难其人久矣。魏、晋、宋、齐、梁、隋间,观其文则亦固当然也。所可怪者,唐三百年,文章非三代两汉当无敌,史之才宜有如丘明、迁,固辈,而卒无一人可与范晔、陈寿比肩。[14]
叶适:陈寿笔高处逼司马迁。方之班固,但少文义缘饰尔,要终胜固也。[15]
《广安游氏族谱》:广安人物之盛,为川北首屈一指。如纪信之诳楚存汉,纪通之铲吕安刘,张嶷、王平之武略,谯周、陈寿之文章,张庭坚之正言,安忠定(安丙)之戡乱,阎缵庞雄之大节,黎镶、石谷之理学。[16]
赵翼:陈寿《三国志》虽称善叙事,有良史才,然亦有舛误。[18]
李慈铭:承祚身仕晋武之世,羁旅孤危,其时典午方隆,王沈诸党逆之徒咸据高位,其书盛行,乃悉归刊削,绝不顾及,此所以为良史也。[17]
唐庚:陈寿黜其正号,从其俗称,循魏晋之私意,废史家之公法。用意如此,则其所书善恶褒贬予夺,尚可信乎![36]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陈寿的主要著作为《三国志》六十五卷。除此之外,还著有《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被誉为“品藻典雅”。[19]还有《官司论》七篇,依据典章制度,讨论应该如何进行改革。[20]又编定诸葛亮言论行事为《诸葛氏集》二十四篇,凡一万四千余字。这些著作文章均已佚失。[15]今仅《全晋文》收录有《表上诸葛氏集目录》《驳虞溥议王昌前母服》。[21]
据《华阳国志》《晋书》中的《陈寿传》记载,陈寿又著有《益部耆旧传》十篇、《古国志》五十篇、《官司论》七篇,以及《释讳》《广国论》等,此外,《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陈寿纂辑的《魏名臣奏事》四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题陈寿撰而《隋志》不著撰人的《汉名臣奏事》三十卷。[34]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索米轻亮

三国志11陈寿
唐朝房玄龄等人撰写的《晋书·陈寿传》,收录了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的一则传闻,说的是丁仪、丁讷在曹魏时负有盛名,陈寿对他们的儿子们说:“送我千斛米,我就为令尊大人写好传记。”丁氏不答应,陈寿果真不为他们立传。陈寿父亲曾做过马谡参军,马谡兵败被诸葛亮所杀,陈寿父亲也被牵连受罚,诸葛瞻又轻视陈寿。因而陈寿为诸葛亮立传,说诸葛亮军事谋略非其长处,又无临敌应变之才;说诸葛瞻只工于书法,名过其实。议论的人因此而轻视陈寿的为人。
但只有少数史学家如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刘知几等相信这个传闻,而多数的史学家则认为这条史料是假的。清朝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指出:“丁仪、丁廙,官不过右刺奸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党于陈思王,冀摇冢嗣,启衅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随之,斯实魏朝罪人,不得立传明矣。”其实在曹丕即王位后,就杀了丁仪、丁廙并男口,他们是没有子嗣的。《晋书》认为索米不得不为立传,此最无知的言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也指出:“《晋书》谓‘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被髡,故寿为《亮传》,谓将略非所长。’此真无识之论也。亮之不可及处,原不必以用兵见长。观寿校定《诸葛集》,表言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至今梁、益之民,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过也。’又《亮传》后评曰:‘亮之为治也,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其颂孔明可谓独见其大矣。”由此可见,《晋书》贬陈寿之说,实为不实之词,不可尽信。[22]

还相诬攻

据《华阳国志》记载,梓潼人李骧才德超群,知名当世。最初和陈寿齐名,又相互亲昵,关系很好,后来和陈寿关系不好,相互攻击,有识之士因此看不起他们。[23]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关系
人物
从子
陈符,陈寿哥哥的儿子,继陈寿之后担任著作郎一职。
从子
陈莅,陈符之弟,官至梁州别驾。[24]

人物争议

播报
编辑
  • 陈寿评价吕布有失公允之说
陈寿把吕布一生行迹概括为有勇无谋和轻狡反复两个方面。这一评价对后世影响很大。吕布在政坛上倏兴忽灭,确实和其“有境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关系密切。但吕布与某些政治军事势力反目,往往事出有因,有时责任还不在吕布一方,况且汉魏之际各种势力的不断分合本是当时政治运行的常态。陈寿专以“轻狡反复”评价吕布有失公允。[32]
  • 陈寿公报私仇之说
唐朝房玄龄等人撰写的《晋书·陈寿传》,收录了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的几则传闻,说的是丁仪、丁廙在曹魏时负有盛名,陈寿对他们的儿子们说:“送我千斛米,我就为令尊大人写好传记。”丁氏不答应,陈寿果真不为他们立传。陈寿父亲曾做过马谡参军,马谡兵败被诸葛亮所杀,陈寿父亲也被牵连受罚,诸葛瞻又轻视陈寿。因而陈寿为诸葛亮立传,说诸葛亮用兵谋略并不高超,没有克敌制胜的能力;说诸葛瞻只是擅长书法,名过其实。[31]
  • 陈寿贬抑诸葛亮之说
陈寿在《诸葛亮传》中称其“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后人解读这句话时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魏晋时期出现了陈寿因私恨贬抑诸葛亮的说法,虽有崔浩为陈寿辩解,但贬抑说被唐修《晋书》采用,后为学者广泛征引,遂成定论。两宋之际陈寿饱受批评,直至明代学者胡应麟发现他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似贬实褒地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推崇,公案才现转机。此观点被王鸣盛等人接受,并逐渐成为主流。当代学者又指出以往批评陈寿的两件事不可信。至此,陈寿所受的千年非议终得澄清。使用材料不严谨与不加考辨地引用前人观点,是导致陈寿长久蒙冤的两个原因。而时至今日还有普及性著述承前人之谬,这表明正确历史观点、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需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33]
  • 现代介绍陈寿错误之处
《隋书》记载说“《益部耆旧传》十四卷,陈长寿撰”,其中“陈长寿”应当是“陈寿”之讹误。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错误地把陈寿的字“承祚”写成“延祚”。王心湛注释隋末王通《文中子》也错误地说陈寿“字永祚”。由此可见,陈寿的字被历代弄错的并不少。[35]
更滑稽的是,某互联网企业刊发《陈寿廉政故事:“三不喜”》一文,将西晋的陈寿与明代的陈寿混为一谈,文字介绍是明代的陈寿,配图却是南充万卷楼的塑像。明代陈寿字本仁,原籍江西新淦。某网站文章《廉洁故事:陈寿“三不喜”》甚至直接说“《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字本仁,原籍江西新淦人”,错误地将明代陈寿当成西晋陈寿。[35]
  • 陈寿籍贯争议
《华阳国志》《晋书》都明确写明陈寿是巴西安汉人,陈寿在《三国志》也署名为巴西安汉人。巴西郡安汉县,就是今天的四川省南充市。安汉县系西汉刘邦因纪念舍身救主的忠义爱将纪信而分阆中设置,东汉、三国、晋都没有改变。安汉治所在今四川省南充市舞凤乡清泉坝五里店。安汉县辖今南充、西充、蓬安、岳池、武胜、广安。[35]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说“陈寿故宅,在南充县郭内”,进一步将陈寿的居所落实到了南充县城之内。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也记载“陈寿故宅在南充县内”。[35]
刘敏先后发表《陈寿故里考辨》(《文化经济报》1994年4月30日)、《“陈寿故里”碑在广安城郊出土》(新浪博客2010年8月28日)、《〈陈寿故里碑〉与陈寿故里》(载《寻根》2013年第6期),对陈寿的籍贯提出异议。刘先生根据1987年出土的清同治十二年(1873)立的陈寿故里碑和雍正时的族谱序,认为陈寿的籍贯在广安。现存广安区文管所的陈寿故里石碑长2米多,宽80厘米,厚10厘米,阴刻楷书,纵向排列成右行4行,共“同治癸酉夏/晋散骑常侍陈寿/宋宣和状元何涣/故里/广安州事姜凤仪”28字。碑文由清同治年间广安知州姜凤仪题记。刘先生认为,广安出土的陈寿故里碑,绝非偶然,与西充的蜀汉纪信故里碑一样,均系清人所为,意在告知今人、传誉后世,此乃名人故里也。陈寿故里碑为姜凤仪上任第二年所立,作为一个外籍官宦,不可能无故标榜所官之域,定有其充分的理由和证据。[35]
人民网2009年11月18日也把陈寿列为广安人,卒年错写成298年,介绍为巴郡宕渠县人,也就是如今广安区人。根据就是1987年在广安区城区文庙沟出土陈寿故里碑。[35]
蔡东洲《陈寿故里碑引发的两个问题》(载《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认为此碑确实是在安汉县境内发现的唯一与陈寿故里相关的碑石,但刻立时间是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夏天,所刻陈寿故里没有确凿的历史文献依据。立碑者姜凤仪系广安州知事。[35]
据《广安州新志》卷4,“姜凤仪,安徽怀宁人,优廪生。同治十一年任,光绪元年去。”可知这位知州非进士出身,又无著述传世,学术水平不高,其立碑纯属增添地方文化底蕴之举,故此碑亦无学术价值,无法证明什么问题。[35]
蔡先生对刘文提及的唯一文献依据也进行了批驳,雍正时编修的《广安游氏族谱》序写到:“广安人物之盛,为川北首屈一指。如纪信之诳楚存汉,纪通之铲吕安刘,张嶷、王平之武略,谯周、陈寿之文章,张庭坚之正言,安忠定之戡乱,阎缵、庞雄之大节,黎镶、石谷之理学。王氏祖孙忠言直谏,卓越一时;游氏父子相业事功,炳耀千古。”这段文字便是刘文证明陈寿是广安人的重要依据。然而这段文字中,纪信、纪通、庞雄3人的籍贯不明。[35]
张嶷是南部人,王平是渠县人,谯周是西充人,阎缵、游仲鸿、游似都是南充人。只有张庭坚、安丙和王德完3人才是地道的广安人,其余多为川北地区人,可以说,这是在概括整个川北的历史人物,而不是广安一处的历史人物。这篇序言当然也就不能作为陈寿是广安人的证据。今天广安辖地的一些区域在魏晋时属于安汉县,但由于古人将陈寿故宅落实到南充县城之内,因而称陈寿为广安人就欠妥了。最后,蔡文认为,陈寿是南充人,不是广安人。这个结论正确无疑。总之,陈寿故里碑在广安城郊出土面世,并非新发现,无法据此怀疑陈寿是南充人。[35]
  • 陈寿父亲争议
陈寿的父亲历来争议不断,未见史籍有相关的准确记载,共有3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陈寿的父亲是鼎鼎大名的蜀汉征西将军陈到。第二种说法认为陈寿之父是将军陈式。第三种说法认为陈寿的父亲是马谡参军。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因卷入失街亭一战而受牵连的父亲只字未提。由于史书未有记载,难以判断说明名字。而陈寿之父究竟是谁,在没有历史和文献证据的情况下,还是存疑更稳妥。[35]
传言说,陈寿的父亲于治西果山脚下修万卷楼,供少年时期陈寿学习。有人说陈寿著《三国志》于南充万卷楼,认为万卷楼是陈寿少年成长和晚年归隐之地。这些都不符合历史事实。因此认为,陈寿少年时在万卷楼这个地方读书有可能,晚年归隐万卷楼则不可能。万卷楼也并非陈寿著《三国志》之地。洛阳的陈寿旧居是陈寿在西晋京城的住所,是陈寿著《三国志》旧址。根据历史和文献,万卷楼也并非陈寿父亲所修。有人宣传说万卷楼始建于三国的建兴年间(222—237),我们也未能在典籍中找到根据。唐代在陈寿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建起万卷楼,来表示对陈寿的纪念。[35]
  • 陈寿“索米作传”争议
关于陈寿索米的提法,只有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刘知几等少数史学家相信,而大多数史学家则认为这条史料不合事实,是假的。不过,所谓陈寿乞米作传,乃后人将《晋书》断章取义,并非历史事实。《晋书》所言前明明有“或云”,传言之说,并不足信。虽然众多学者都否定陈寿索米作传,但方诗铭《曹操与“白波贼”对东汉政权的争夺》(载《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和《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仍坚持陈寿“索米作传说”。刘琳译注《三国志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版)指出陈寿处理史料慎重,记载史事一般据实直书,评价人物比较客观公正,陈寿索米作传的传说没有根据。事实上,陈寿品行高尚,坚持操守,才导致多次被贬谪,索米作传本是子虚乌有之事,受《晋书》影响,至今仍有人相信,故再引众家观点,以正视听。[35]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主词条:陈寿万卷楼
万卷楼位于四川省南充市玉屏山麓,是陈寿少年成长和晚年归隐之地。据记载:万卷楼始建于蜀汉建兴年间,为三重檐式木石结构楼阁,唐代又在楼前新建甘露寺,形成了汉唐风格的建筑群。“文革”期间,万卷楼遭到严重毁坏,1990年得以重建。
重建后的万卷楼占地面积100多亩,由陈寿读书楼、陈寿纪念馆、藏书楼组成,倚山而立,气势恢宏,流光溢彩。还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长4.7米、高1.8米的“万卷楼”金字巨匾。在万卷楼主要建筑的门框上,有多副盛赞陈寿的楹联:“千秋笔写千秋史,万卷楼藏万卷书”“破万卷书求索宇宙人生真谛,修三国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承祚倘无三书神州竟成千古恨,果城幸有万卷举世得仰一名楼”。
2020年6月,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评选为“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25]
  • 陈寿公园
陈寿公园位于嘉陵城区长城路与南虹路交会处。该公园以陈寿的历史典故为主线,除了建设陈寿雕塑、广场等景观外,还将建设嘉陵江书画院、图书馆、文化馆等场馆。[30]

史料索引

播报
编辑
  • 《晋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五十二》[10]
  • 《华阳国志·卷十一》[11]

艺术形象

播报
编辑
时间
名称
类型
2016年
歌舞剧
2020年
歌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