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香山寺

洛阳龙门香山寺
展开20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香山寺(Temple of fragrant hills),龙门十寺之首。位于洛阳城南香山(龙门东山)上,紧邻龙门石窟。因“海东瑜伽之祖”圆测葬于此而被尊为韩国唯识宗的祖庭。[1]
香山寺原为印度高僧地婆诃罗塔院武周时期扩建为寺院,并敕名为“香山寺”。[12]武则天时常游幸,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使寺名大振。元朝末年,香山寺被毁。清康熙年间,于异地重建,乾隆皇帝巡幸时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并建造御碑亭,仍存于寺中。[3]
唐代香山寺仅存瓦砾,现香山寺为清代所建,[11]二者地理位置并不相同。[12]
中文名
香山寺
外文名
Temple of fragrant hills
地理位置
洛阳龙门东山
开放时间
全年:周一至周日 08:00-18:00
所属国家
中国
建议游玩时长
1小时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
景点级别
AAAAA级[4]
门票价格
20元
著名景点
御碑亭蒋宋别墅九老堂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盛唐始建

香山寺的兴建和古印度高僧地婆诃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据《华严经传记》卷一记载,地婆诃罗修行高深,于唐高宗晚期及武则天时期,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深得武则天的尊崇和礼遇姜市。
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地婆诃罗圆寂,武则天十分悲痛,将其葬于“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也就是当代的龙门石窟东山南麓。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在此期间,梁王武三思提议在地婆诃罗墓塔塔院的基础上扩建寺院,并命名为香山寺。[11]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剃腿拳,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海东瑜伽之祖”——新罗人圆测,圆寂后起塔于香山寺,香山寺因此成为韩国唯识宗祖庭之一。[1]

中唐修葺

盛唐以后,经过“安史之乱”,香山寺因年久失修,渐趋衰败,至白居易微体良任河南尹之时,香山寺已是萧条至极应厦档。
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白居易来洛任河南尹,闲暇时常在伊阙山水间流连,想修复香山寺,却因财力有限未能如愿。直到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将为元稹撰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悉数拿出,费时3个多月,耗资六七十万贯,重修了香山寺,使衰败的旧寺的亭台楼阁换了新颜,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一文。
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白居易再次出资修复藏经堂,并收集缀补5000多卷佛经,藏入其中,可以说白居易为唐香山寺的再兴竭尽全力,名山名寺与名人相得益彰,白居易重修后,香山寺再次声名大振,一时间游人络绎不绝。
香山红叶
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几度兴废

唐代香山寺在宋代以后就消失了;
金元时期,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香山寺的存在了。考古发现香山寺地宫在金元时期有扰动,说明在金元时期曾有盗墓贼乎达协光临过这里。[11]
元末,香山寺废弃。
古香山寺位置图
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三、四月间,学政汤右曾、河南知府张伊、洛阳知县吴徽端俸,将龙门东山北侧山腰间的旧寺(唐代乾元寺) 加以修葺,命名“香山寺”。世人遂以此寺为唐代香山寺旧址,实大误。古香山寺在龙门轴承厂疗养院附近。
清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
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

民国时期

香山寺蒋宋别墅
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妹汽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

当代维护

解堡蜜府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
如今,为了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拓展龙门石窟景区的观光项目,丰富香山寺的文化内涵,提升香山寺的旅游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龙门石窟规划》[5]和《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6]》,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
该改造工程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中国寺院速度之最。
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龙门香山寺
阿枣厦胶如今经过第五次修复后的香山寺整个建筑新旧一体,气势磅礴,与龙门西山石窟隔河相望,与龙门东山石窟,白园并立,香山寺接待中外游客达五万余人,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参观香山寺,给予高度评价,香山寺已成为龙门石窟景区又一处亮丽壮美,光彩夺目的景观![2]

主要景点

播报
编辑

九老堂

九老堂
是龙门香山寺内的大堂。白居易与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李元爽,禅师如满并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九老堂上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7]

大雄宝殿

佛教寺院香山寺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乾隆御碑亭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九月,清高宗弘历到中岳封禅,至洛阳巡游龙门香山寺,感怀赋诗《香山寺二首》开篇第一句即为称颂香山寺“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首诗被人们当时镌刻在石碑之上,并建御碑亭
御碑亭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首诗称颂了香山寺及美丽的伊阙风貌,并且在最后一句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敬佩之情“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展现了一代君主谦逊的品格。
乾隆碑上这首诗除了可以欣赏到行、草的书法艺术,进一步了解一代帝王的谦虚品质,也是对后人的鞭策。

蒋宋别墅

蒋宋别墅
1936年,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地方政府选择香山寺南侧建了一幢两层小楼,被称为蒋宋别墅
当时蒋介石于 1936年10月29日从西安乘火车到达洛阳(东站)来到洛阳是以“避寿”为名,实则布暑“西北剿共”计划,他于10月31日在别墅庆祝了自己的五十寿辰,参加人员有张学良,阎锡山等,之后他视察了洛阳军校、洛阳电厂,检阅了重炮部队,并和夫人宋美龄三次往复洛阳,去安抚非嫡系部队太原的阎锡山,济南韩复榘绥远的傅作义,于12月初离洛到西安,在洛阳共呆了36天,基本都住在香山寺蒋宋别墅。
1936年的“豪华别墅”,在三十年后一度成为杨成武将军的“牢狱”。1968年的3月底解放军总参谋长杨成武将军因受林彪集团迫害,被秘密关押在香山寺。将军和家人在这幢小楼内度过了失去自由的几个春秋,不准出房门,更不准下楼,每天饭菜定量,不够也不准添,夏天蚊叮虫咬,冬天手脚冻烂,房门均不得关闭。1970年,将军78岁的母亲因病去世,临终想吃一个鸡蛋也没能如愿。直到1971年1月离开,杨成武将军被羁押于此两年多,没有下过一次楼,监牢之苦在尽尝之中。[8]
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在此居住36天后,这座别墅便处于沉寂状态,75年里从未面向世人开放。“蒋宋别墅”是香山寺里的一处特殊时期的遗存,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为重新恢复这座别墅的历史风貌,使其“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于2011年10月6日正式启动了蒋宋别墅修缮工程。12月2日开馆迎宾。[9]

钟鼓楼

香山寺钟鼓楼
中国传统建筑之一,属于钟楼和鼓楼的合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钟鼓楼有两种,一种建于宫廷内,一种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多为两层建筑。宫廷中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它除报时外,还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

佛教关系

播报
编辑

禅宗

香山寺与佛教禅宗亦有很大渊源。二祖慧可禅师即在此跟随宝静禅师学佛,后来又回到香山寺精修。

唯识宗

香山寺是韩国唯识宗祖庭之一。玄奘的高足新罗人圆测被尊为“海东瑜伽之祖”,圆寂后起塔于香山寺。[1]

相关考证

播报
编辑
香山寺始建于何时?唐人的诗文碑铭中未见记载,认为香山寺建于后魏(即北魏)的说法以南宋学者陈振孙为最早,《洛阳县志》亦同意此说。清代学者汤右曾在《重修香山寺记》中对此说作了进一步肯定:“考郡、县志皆不详寺兴废所由,宋陈振孙为公(白居易)作年谱,谓寺在龙门山,后魏熙平元年(516年)建。按熙平元年明帝初改元,母胡太后幼得佛经大义,立寺建刹甚众。《北史·明帝纪》熙平二年,皇太后幸伊阙石窟寺。郦道元生其时,注《水经》亦谓伊阙镌石开轩、高甍架峰,并曰伊阙、曰龙门、曰香山,本同一地。意者石窟寺乃其先所命名,故未有以深考。陈氏博采诸家传记,审定详确,其言有据。依则寺之创于熙平其信然欤……”。
香山寺建于后魏熙平元年说证据不足,大有可怀疑之处。
其一,熙平元年胡太后既使“立寺建刹甚众”,也未必能说明当时在伊阙山建立了香山寺。
其二,北魏明帝熙平二年胡太后所幸之伊阙石窟寺,非香山寺,系今龙门西山之古阳洞,开凿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
其三,汤文将龙门与香山概念相混,二者内涵不同,亦非一地。如明《方舆纪要》所载:“阙塞山在洛阳南三十里,一名阙山,一名钟山。山东曰香山,西曰龙门”。龙门可作为东西两山之统称,但香山则专指东山,未见有统指者。东山称香山之谓较后,查唐代以前的古籍文献,未有如是之称者。
香山寺
其四香山寺的创建和命名,当与印度高僧地婆诃罗(日照)的敕葬地、及“山产香葛”的说法有关。唐法藏《华严经传记》卷一云:“地婆诃罗,唐言日照……以永隆初岁,言届京师……以垂拱三年(687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无疾而卒于神都魏国东寺……圣母闻之,深加悲悼……香花辇舆,瘗于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门人修理灵龛,加饰垂阁,因起精庐其侧,洒扫供养焉。后因梁王所奏,请置伽蓝,敕内注名为‘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石像七龛,浮图八角,架亲游幸,具题诗赞云尔。”文中的“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系指龙门东山南端,可谓香山之阳。既未如此称者,大概龙门东山当时还未有以“香山”称之。《名胜志》云:“洛阳香山产香葛”,苏頲唐河南龙门天竺寺碑》亦云“山有香兮泉道蒙”(该天竺寺位于东山),因山产香葛而使香气缭绕,故称“香山”。香山寺之命名,可能与此背景有关。龙门东山正式称“香山”大约在香山寺命名之后。
其五,上由“门人修理灵龛,加饰垂阁,因起精庐其侧”之句,说明这里原是一座废弃的旧寺院,后因梁王奏“请置伽蓝”,才被敕名为“香山寺”的。废寺原建于什么时候时间不明,况且废寺和香山寺之间亦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武三思封梁王是在武周天授元年(690年),久视元年罢梁王之名,香山寺的建置时间当在公元690—700年之间。[2]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赋诗夺袍

香山寺石楼
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非常钟情于伊阙山水,也很喜欢位于其中的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经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据〈大唐传载〉记述)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香山赋诗夺锦袍”。
在一次春游香山寺时,武则天别出心裁,主持了一次“龙门诗会”,历史上有名的“香山赋诗夺锦袍”即由此而来
宋代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卷十一中,对此有妙趣横生的记述:“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夺锦袍赐之”。
唐代诗风很盛,武则天对胜出者“赐以锦袍”,奖品不见得贵重,但却是难得的荣誉,群臣当然各不相让,奋力争夺。首先成诗的是左史东方虬:“春雪满空来,触处如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武则天觉得东方虬文思敏捷,又才华出众,立即把锦袍赐给了他,而此时,多数大臣也相继成诗,经当众诵读,一致认为宋之问的七言诗更在东方虬之上,武则天遂决定把锦袍赐给宋之问,“香山赋诗夺锦袍”也成了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而这段典故所发生的地点---石楼就位于香山寺内。

香山九老

白居易七十四岁时,和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等6人先是结成了“尚齿七老人会”;后来,又有百岁之人李元爽,95岁的禅师如满加入,号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
香山九老
“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香山寺二绝》这里所描绘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写照。
为保存诗稿,白居易又把自己从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到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所作的诗,共800首,合成12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收藏在香山寺藏经堂内。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履道里私第去世,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附近如满法师塔之侧。

书生夜行

香山寺夜景
唐东都洛阳道德里有一个书生,傍晚在中桥散步时遇到了贵人的仪仗,车马队伍非常繁盛。贵人看到书生后,让他跟在后面。这位二十多岁的贵主,丰姿绝世,与书生交谈许久。继而向南穿过长夏门,抵达龙门,最终走进了一所拥有华堂兰室的豪宅。贵主召幸书生,赐予美食,继而与他共寝。
半夜后,书生醒来,见到所躺的地方都是石窟。面前有一个死去的妇人,身体升起,被月光照射,秽不可闻。书生多次攀爬危岩,终于逃了出去。第二天早上,书生到了香山寺,对寺中僧人讲述了这件事,僧人们听说后护送他回到家中,然而没出几日,这个书生就离世了。

乾隆用膳

据说,乾隆在香山寺用膳时,寺院住持得知皇上爱吃酸甜味的樱桃肉,就让厨师用红薯粉条做了道“素樱桃肉”。乾隆见此菜状似樱桃,外焦内香,十分可口,连声赞许,并当场赐名“洛阳焦炸丸”,后来这道菜成了洛阳名菜,在民间广为流传。[3]

遗址发掘

播报
编辑
1984年4月,洛阳市龙门文物保管所对香山寺遗址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香山寺遗址在龙门东山南端、今洛阳轴承厂疗养院及其北侧的山坡间。
2016年至2020年,龙门石窟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方联合组成香山寺考古队,开展了龙门唐代香山寺遗址的考古发掘。[10]
香山寺遗址
2020年10月,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表示,通过对唐代皇家寺院香山寺遗址的首次大规模发掘,发现了较高规格、较大规模的塔基,结合文献资料,初步推测为唐代入华印度高僧地婆诃罗墓塔。[10]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的另一处塔基遗迹推测很有可能是如满和尚的墓塔,也就是说白居易的墓葬也有可能在后续发掘工作中被发现。[12]
2024年2月29日,从在河南郑州举行的2023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获悉,洛阳龙门唐代香山寺遗址考古发掘的两处建筑基址(1号、2号)皆为僧人墓塔塔基,其中,2号推断为入唐的天竺(印度)高僧地婆诃罗的墓塔遗存。[13]

相关诗词

播报
编辑
  • 春题龙门香山寺
唐·武元衡
众香天上梵仙宫,钟磬寥寥半碧空。
清景乍开松岭月,乱流长响石楼风。
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茂树中。
欲尽出寻那可得,三千世界本无穷。
  • 宿香山寺石楼
唐·李颀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峰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
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
唐·白居易
西京闹于市,东洛闲如社。
曾忆旧游无,香山明月夜。
  • 从幸香山寺应制
唐·沈佺期
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
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
愿以醍醐参圣酒,还将祇苑当秋汾。
  • 舒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兼辱尺书大夸胜事…长句以赠之
唐·白居易
香山石楼倚天开,翠屏壁立波环回。
酡颜一笑夭桃绽,清吟数声寒玉哀。
轩骑逶迟棹容与,留连三日不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