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谈】加快科技创新,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

光明网 2022年12月14日 11:18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也是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然成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现代化动力来源于变革性科技创新

      人类历史上历经了三次重大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也加速推进了世界现代化进程。历史证明,谁抓住了科技革命的契机,谁就能率先跃升为现代化前沿国家。反之,若错失科技革命的机遇,发达国家也会滑落为发展中国家。根据中科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在过去100年里,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概率为5%,发达国家滑落为发展中国家概率为10%。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抓住机械动力革命的历史契机成功超过了当时的海上经济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工业革命使英国率先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到1850年英国城市人口已接近全国总人口的50%,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达到39%,英国率先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19世纪中后期,美国抓住电力和内燃机革命的契机,全面开启了“电气时代”,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20世纪初美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全面超过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现代化前沿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又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契机,大力发展了信息产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国家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巩固了现代化前沿国家的地位。历史和实践充分说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进程的发动机,也是国家现代化的第一驱动力。

      二、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成效和挑战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科技创新,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着手组建科研机构,积极推动科技发展。科学技术现代化也被列入国家“四个现代化”目标。面对当时“一穷二白”的经济发展环境,我国举全国之力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我国开始聚焦攻关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大力推动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自此科技创新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紧密联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十年来,我国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由2012年的1.03万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8万亿元,仅次于美国;2021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比2012年提高了0.53个百分点,接近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2021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稳居世界首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速提升,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全球科技集群前10位;2021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从2012年的第34位快速上升到第12位。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工程实现突破,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深空深海深地探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量子通信、多功能诱导干细胞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中国高铁、中国桥梁、中国港口已经享誉全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升,2021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比2012年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中国科技创新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原创性科技成果相对较少,一些“卡脖子”技术有待突破。2022年1月,国内科学家列出了遭到西方国家卡脖子的35个领域清单,其中不仅包括激光雷达、高端轴承钢、重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等高端设备,还包括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芯片EDA软件、操作系统、光刻机、手机射频器件、触觉传感器、锂电池隔膜等。这些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不解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提高,必将直接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国家安全也会受到严峻挑战。

      三、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

      加强原始创新,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基础。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现代化的源动力来自于重大科学技术革命,基础研究是重大科学技术产生的摇篮,也是原始创新的总源头。第一,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围绕建设一批国际先进的优势学科目标,以重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大型企业、重点基础研究单元为依托,加快布局一批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前沿科学中心,尽快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创新高地。第二,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凝聚各类创新人才,有序组织各类创新资源,协同作战,集中攻克“卡脖子”技术瓶颈。第三,遵循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运行规律,探索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尝试推广“基础研究特区”等形式的体现基础研究特点的路径模式;第四,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基础研究基金、社会资本等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尽快缩小我国与主要科技强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的差距,尤其要对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科研基地和重点团队形成稳定而持续支持。

      加强三元协同,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支撑。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才能锻造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力。第一,加强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在教育评价、教育结构、教育质量、教育环境、教育治理五个方面共同发力,不断优化教育内部各层次各类型教育比例,大力促进城乡和地区间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民教育体系。第二,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夯实科技创新发展保障。围绕科技创新需求,推动研究型大学进一步突出优势领域和优势学科,培养一批专业领域的世界顶尖人才,为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做好人才储备。进一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第三,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塑造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新动能新优势。全面打通科技与产业之间的转化壁垒,建立良好的市场要素流动机制和资本风险投资机制,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 “政产学研用资”一体化和市场化导向的各类新型研发机构,比如产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等。突破现有的依靠单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局限性,适时组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全面整合多个行业创新资源、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载体,深度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发展。

      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抢占全球产业创新制高点。未来产业是颠覆性技术的前瞻性产业化布局,是影响未来发展潜力的先导性产业和颠覆性产业,也代表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对于抢占全球产业创新制高点具有重大意义。第一,以首批“未来技术学院”为载体,组织建立未来产业预见常态化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全球重大科学技术变革发展动态,研判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及动向。第二,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瞄准未来产业预见性强的方向,积极配置特定领域的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助力未来产业加速萌芽和规模化。第三,组织一批战略科学家共同制定“未来产业2035”战略规划,重点对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系统谋划,详细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

      积极优化创新环境,营造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生态。良好的创新环境不仅有利于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也有利于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形成自觉自发的创新行为和创新习惯。第一,做好创新机制的“乘法”。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权益保护、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创新投入等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优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聚焦国家需求和科技自身发展目标,形成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第二,做足创新服务的“加法”。不断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便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构建全链条全流程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第三,做优创新流程环节的“减法”。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阻碍创新的各项流程环节,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工作负担,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