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傅干

播报上传视频
汉末三国时期人物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傅干(175年~?),字彦材(一作彦林[14]),小字别成,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汉末汉阳太守傅燮之子,西晋名臣傅玄之父。[11-12]
建安年间为丞相参军、仓曹属。[7]官至扶风太守。[8]
全    名
傅干
别    名
别成[4]
彦材(一作彦林)
所处时代
东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凉州北地郡泥阳县(今甘肃环县一带)
出生日期
175年
最高官职
扶风太守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汉阳之难

傅干,是东汉汉阳太守傅燮之子。
中平四年(187年),凉州刺史耿鄙率领六郡兵进攻叛军王国韩遂等。耿鄙不听傅燮的建议,急功近利,当大军开到狄道(今甘肃临洮县)时,军中发生叛乱,耿鄙与治中程球被乱军杀死。韩遂等率领十万人马来围攻汉阳,城中兵少彻尽,傅燮犹然固守。当时北地郡的胡骑数千随叛军攻打汉阳,他们都怀念傅燮的恩惠,一同在城外叩头,请求送他回归乡里。[3]
傅干当时十三岁,跟随父亲傅燮住在官舍。傅干知道傅燮性情刚正,有高义,恐怕不会为了免死而屈志,就对傅燮说:“国家昏乱,致使大人不容于朝廷。如今天下已经反叛,您的士卒不足以自守。我们乡里的羌胡从前受了您的恩德,他们希望您弃郡回乡,希望您答应他们,等回到乡里,再统率训练那些义徒,等到有贤德的人出现,再辅助他以匡救天下。”话还未说完,傅燮慨然而叹,叫傅干的小字说:“别成,你知道我一定会死吗?有句话叫‘圣达节,次守节。’况且商纣暴虐,伯夷尚且不食周粟而死,孔子都说他是古时的贤人。现在朝廷恶劣比不上商纣,我的德行难道能超过伯夷?世乱不能养出浩然正气的人,平时拿了国家的俸禄,遇到战乱岂能想着逃避呢?我能走到哪里去?必定死在此地。你有才干,勉之!勉之!主簿杨会,是我的程婴,你可以信赖他。”傅干哽咽不能再说,左右的人都泪流不止。最终傅燮率领左右进兵,临阵战死。[4]

劝说马腾

建安七年(202年),袁尚曹操相争,派所设的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率领数万人,与匈奴南单于一同攻打河东,又遣使与马腾韩遂等人连和,马腾等人暗中答应。钟繇张既对马腾晓以利害。傅干也劝马腾帮助曹操,他对马腾说:“古人说‘顺道者昌,逆德者亡’。曹公奉迎天子,诛除暴乱,法纪严谨,政治清明,上下听从命令,有义必赏,无义必罚,可以说是顺道。袁氏背弃王命,驱率胡人侵略中国,宽而多忌,仁而无断,兵士虽强,实际已让天下人失望,可以说是逆德。如今将军已经听命有道的人,却不尽全力,在两边摇摆不定,打算坐观成败,我担心事情结束后,曹公奉辞责罪,将军就要首当其诛了。”马腾听了害怕。傅干又说:“智者转祸为福。如今曹公与袁氏相持,而高干、郭援独制河东,曹公虽然有万全之计,也不能制止河东的危机。将军如果能引兵讨伐郭援,内外夹击,必能成功。将军这一举,能断袁氏之臂,解一方之急,到时曹公必定重重感激将军,将军的大功和名声,竹帛也不够记述。希望将军能谨慎决定!”马腾说:“我愿意听从您的教导。”于是派儿子马超带领精兵万余人出征,与韩遂军一同帮助钟繇,大破郭援军。[1][5]
傅干

谈论刘备

刘备攻打蜀地时,丞相掾赵戬说:“刘备是不会成功的吧?他不善于用兵,每战必败,逃跑奔波不暇,如何去图谋别人?蜀地虽然是一个小地方,但是四方边塞险要,是个能够独自守卫的地方,难以被迅速兼并。”当时的徵士傅干说:“刘备宽仁有度,能够令人为其效劳,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这三位都是人杰,凭借刘备的雄才大略和这三位豪杰的辅佐,怎么说不能成功呢?”[6]

劝阻南征

建安十九年(214年)七月,曹操南征孙权。傅干当时为参军,劝道:“治理天下有两个主要方面,分别是文治和武治。用武则先立威,文则先立德。如果威德能够相辅相成,则就具备了王道的条件。过去天下大乱,秩序尽失,明公用武力征服,天下敌人十分平定了九分。如今还不从天命的,只有吴、蜀两地。吴地有长江之险,蜀地有高山之阻。难以用武力征服,而应该用德行感化他们。我认为可以按甲寝兵,让军队休养生息,同时开始分封、论功行赏,如此则内外人心牢固,有功之士勤勉,天下也了解我们的制度了。然后兴建学校,劝导所有人善良和忠义的品性。明公神武震于四海,若再加强文治,两者相辅,则普天之下无人不思归顺。如今率领十万大军,准备跨过长江而战,如果敌人利用地形优势暂避锋芒,则军队的优势无用武之地,奇谋也无处施展,即使军威浩荡让人恐惧却不能让他们臣服。希望明公想想‘虞舜舞干戚’的事,全威养德,以道致胜。”曹操不从,最终无功而回。[7]

位至郡守

傅干官至扶风太守。(《后汉书》称傅干“位至扶风太守”[9],《晋书》称傅干为“魏扶风太守”[8],《九州春秋》则称傅干“终于丞相仓曹属”[7]。)

个人作品

播报
编辑
全后汉文》载傅干有《肉刑议》、《与张叔威书》、《谏曹公南征》、《王命叙》、《皇后箴》。[2]
《北堂书钞》载傅干有《与苏文师书》。[16]

亲属成员

播报
编辑

父亲

傅燮,字南容,东汉汉阳太守。[11]

儿子

傅玄,字休奕,西晋名臣。[12]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与张猛

傅干和张叔威(张猛[10])是朋友,傅干曾给他写信说:“吾与足下,义结执素,恩比同生。”(《全后汉文》认为“执”是“纨”字之讹。)[2]

与苏则

傅干还曾给苏文师(苏则)写信说:“六经为庖厨,百家为异馔。”[15-16]

史料记载

播报
编辑
傅干无本传,其事迹略见于《后汉书·傅燮传》、《晋书·傅玄传》。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11]
《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12]

文学形象

播报
编辑
傅干在小说《三国演义》第66回有登场,事迹与正史大致相同。曹操即将南征时,傅干劝曹操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待时而动。但小说中曹操最终采纳了傅干的建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