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泥沟

[ní gōu]
汉语词语
泥沟(Mud ditch),一种地理构造或地名。通常指烂泥淤积的水沟
中文名
泥沟
外文名
Mud ditch
别    名
水沟沟渠
拼    音
ní gōu
解    释
烂泥淤积的水沟
出    处
《寄崔二十六立之》

词语泥沟

播报
编辑
【拼音】:ní gōu
【解释】:烂泥淤积的水沟。亦用作比喻。
【出处】: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陷身泥沟闲,谁复禀指撝。” 唐·韩愈 《题张十八所居》诗:“君居泥沟上,沟浊萍青青。”

地名泥沟

播报
编辑
亦为懂趋仔坑芝店迎地汽旬匪名。
其一,是位于广东省普宁市燎原镇腹地泥沟匪盛颂乡(泥沟村),也作:弥高乡。取老而弥高之意。
其二,在今河南省杞县最北端,行政区划为泥沟乡。泥沟乡隶属杞县,与开封县几叠元陵、兰考县毗邻。
其三,位于枣庄市东南部,行政区划为泥沟镇。泥沟镇隶属于台儿庄区,南与马兰屯相接,东、西、北分别与峄城区底阁镇、金陵寺镇和吴林乡接壤,总面积150平捆兰放方公里,人口6.6万人。
其四付店祝,广东省普宁市燎原镇泥沟村泥沟村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省道1930线燎原路段西侧

普宁市燎原镇泥沟村

播报
编辑
泥沟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省道1930线燎原路段西侧,是燎原镇政府所在地,该村旅居海外华侨近8万人,是普宁市重点侨乡。泥沟村交通便利,普惠高速公路在该村设有出入口,省道1930线贯穿南北,一部分收入较高村民靠经商办服装加工厂,收入较低村民主要靠农业、农副产业,部分年轻村民在珠三角一带经商打工。村集体经济主要靠土地出让金,年收入40多万元。泥沟村自然资源丰富,有白坑湖水系及名贵鱼类“敕瓦丝”鱼;桃园荔枝,甘甜无渣;石母甘泉,经普宁市防疫站化验为标准甘泉;还有夕阳虎山、仙罗鼓山等著名风景区。
泥沟又称弥高,位于普宁市腹地燎原镇、距市区流沙约5.4公里,为燎原镇政府驻地,与果陇、光南、乌石、夏地、大员、白坑等乡毗邻。
乡中有由北偏西、向南偏东走势的崎头山、虎地山、凤髻山、鹅地山,山连岭接,横卧于后岭溪与练江之滨,白坑湖之畔。乡中居民住屋,依山临水,各依地势朝向,有“倒地梅”(节节开花)之美称。乡旁四周有土地肥沃平原,主产粮食。1956年普宁兴修水利,引榕江水入后岭溪,蜿蜒流注乡中各地,再汇集牛水路沟与下栅沟入白坑湖。
乡北以白坑湖为中心,西南有凤髻山、崎头山,越西北有大林山,转东北有小石山,组成一个巨大山字形,山环而气聚。其间有无数细流,宛如苍龙聚首于湖心,水涌而浪复。山环口,承东南之紫气;水凝重,作练江之源头。泥沟选址。意涵深远,英才辈出,与得天独厚之自然地理条件息息相关。
泥沟属南亚热带温湿性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空气温和湿润,夏热时间较长,冬寒时间稍短,终年无雪少霜,宜农作物生长。
泥沟乡地处广东省练江上游,东北有白坑湖斜卧、西南有后岭溪绕流,其间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耕地面积6000多亩,农业得天独厚,但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与较多的自然灾害,农业长期停滞不前,许多农民求温饱而不可得。然而泥沟人勤奋、聪明、守信,深明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之理, 深谙工商之道,海内外泥沟人努力工作,成功的工商巨子也不乏其人。

台儿庄区泥沟镇

播报
编辑
沿革:建国前属峄县,建国后,除郭庄、赵庄、沟圈、吴庄、戴庄属峄县,其余归属兰陵县,1956年属兰城店区,1957年设泥沟乡,1958年建泥沟公社,1960年撤峄县属枣庄市,1962年析出兰城店、马兰屯两公社,1984年西部设泥沟镇,东部改为兰城店乡,2001年3月,泥沟镇、兰城店乡合并为现在的泥沟镇,镇政府设在泥沟,距枣庄市23公里。“泥沟”古时沟河交错,道路泥泞而得名。现境内有两处农贸市场和集市,泥沟驻地农历每月逢一、四、六、九为集日,兰城驻地农历每月逢三、五、八、十为集日,二月初八、二月十九、四月初四、十月初一为古会。
自然环境:西北高,东南低,略有起伏。东多黑土涝洼,中西部沙河两岸为黄土平原。主要河流有峄城沙河及沙河分洪道流入运河。东有王场河、新沟河南北穿境而过,南有胜利渠横贯东西。
自然资源:该镇土地面积非常广阔,种植、养殖业发展较快,水利条件比较优越,镇驻地有省重点水利工作红旗闸,蓄水后周围村庄耕地也进行自流灌溉。南有胜利渠,沿线投资300余万元建提水站台10座,建石渠、“U”型渠16000余米,全镇大、小机井1600眼,可灌溉面积达八万余亩。林果业发展比较迅速,全镇共有各类果园2600亩,林网纵横交错,已形成地成方、林成网生态平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经济状况:全镇共有耕地面积9.6万亩,以粮、菜、桑、果及食用菌生产为主,2002年该镇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山东省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年农业生产总值达4.92亿元。泥沟镇境内矿产资源以石膏及石灰石为主,工业以石膏开采及深加工和水泥生产为支柱产业。全镇主要民营企业有40余处,2002年招商引资8100万元,年工业生产总值4.6亿元。山田石膏集团和枣庄五棉都建在该镇境内。
文化卫生事业:全镇共有中学二处,小学21处,中心医院一处,文化活动中心一处,近年来,有线电视事业发展较快,全镇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达80%。
古迹:主要有兰祺故城(西汉时期), 鹅鸭城夏代文化遗址,南滩子(西兰城南)为大汶口文化遗址,晒来城为龙山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