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涿郡

古代行政区划单位名称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涿郡,中国古代郡名(古代行政区划单位名称)。不同历史时期,其地域范围有所变化,但其核心区域为今河北涿州市,此外,今北京市部分区域也曾属涿郡。
汉高祖六年(前202年),分广阳郡南部、巨鹿郡北部及恒山郡一部,置涿郡,直隶于汉朝廷,治所在涿县,辖涿县、范阳县等21县(含7个侯国),其辖境相当今北京房山区以南,河北省易县、清苑以东,安平河间以北,霸州、任丘以西地区。
隋朝大业初年,又改幽州置,治所在蓟县(即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及河北省霸州市天津海河以北,蓟运河以西,赤城涿鹿等县以东地区。
隋唐两朝,涿郡改名为幽州后,涿郡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名称便不再使用,但后世仍有人用其来表述籍贯。
随着朝代的变迁,涿郡先后更名为幽州、燕京、大都、北平,直至首都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中文名
涿郡(zhuō jùn)、范阳郡
外文名
Zhuojùn
现    名
涿州市(核心),北京市
置郡时间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2年
撤销时间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
所属地区
河北省

地名由来

播报
编辑
涿州名称的形成过程,可谓是樱体坑一龙归陵波三折。
在春秋战国时为燕国的涿邑地,秦朝时设置了涿县,县治就在涿州,隶属广阳郡,一直到西汉浆章时期。
高祖六年,将广阳郡南部、钜鹿郡北部和恒山郡一部划归一起,设置涿郡,隶属幽州,郡办公场所也在今涿州市。
王莽建国元年,改涿郡为垣翰郡。
东汉建武元年,又改垣翰郡为涿郡,西乡侯国并入涿县,仍属幽州。
黄初五年,涿郡改称为范阳国,两年后又将范阳国改回范阳郡。
到了晋代,晋武帝泰始元年,又将范阳郡改回范阳国。
东晋十六国时,涿县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及后燕
南北朝时,北齐将省方城、苌乡二县并入涿县。
隋朝开皇初年,将涿县西部原遒县地方设置为范阳县,属昌黎郡(今易县)。
开皇三年废除涿郡,归员枣于幽州。
到大业三年,又反过来将奔乌洪腿幽凳狱灶州改属涿郡。
唐武德元年,又将涿郡改回幽州。
大历四年,幽州节度使朱希彩奏请在范阳县设戏盛婶置涿州,属河北道,此时,涿州之名才第一次正式出现。
涿州有一街道海骗屑,上书天下第一州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汉初,汉高祖置,治所在涿县(即今河北省涿州市)。
三国魏黄初中改名范阳郡
隋朝大业初年,又改幽州置,治所在蓟县(即今北京城西南隅)。
隋炀帝时开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至此。
唐朝武德初年,复名幽州
大历四年,幽州节度使朱希彩奏请在范阳县设置涿州,属河北道,此后,涿州正式定名。
到元太宗八年涿州升为涿州路
中统四年又降为涿州。元朝采取行省制,涿州升为涿州路,管辖范阳等7个县。
明朝洪武元年,将涿州划归北平府,后改归顺天府
在清朝康熙二十七年,将顺天府分设成四路厅,涿州属顺天府西路厅。
雍正六年开始,不再管理县,其辖区就接近于县境。
1913年,涿州降为涿县,初属直隶省顺天府。
1914年改为京兆特区,隶属于河北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涿县被日军占据。
1941年与房良县、涞水县并称房涞涿县。
到1945年,平南县南部组成“涿良宛”县至1947年。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涿县县城为国民党政府接收,设第六督察区于涿县。
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涿县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
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辖涿县。
1986年9月24日,撤涿县,以涿县辖区建涿州市,仍属保定地区。
1999年,保定地、市合并,涿州隶属保定市[2]

大运河

播报
编辑
隋唐大运河亦经过涿郡,为北方终点。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修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永济渠是利用之前王朝开凿留下的运河河道与自然水道疏浚而成的。其中:
①自今河南武陟汲县一段,用沁水、清水(即卫河)疏浚而成;
②自汲县至馆陶一段,基本上是利用曹操淇水入黄河古道白沟而成;
③在馆陶沧州一段,是部分地利用了汉代屯氏河和西汉大河故渎而成;
④沧州至涿郡,又部分地利用漳水,至独流口则与漳水别而另辟新道,与漯水相接,经漯水到达涿郡。

地域建制

播报
编辑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2年),分广阳郡南部、巨鹿郡北部及恒山郡一部,置涿郡,直隶于汉朝廷,治所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辖涿县、范阳县等21县(其中7个侯国)。
西汉中后期,增至29县,(其中13个侯国)。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设13刺史部为监察区,涿郡属幽州刺史部
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涿郡改称垣翰郡。后在东汉时又复称涿郡。
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涿郡改名范阳郡,治所仍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涿郡数易其名,其所辖区域也屡次变动。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精简地方行政机构,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二级。撤涿郡,所辖区域并入幽州。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幽州改称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境内。涿郡置太守,从三品。下置丞、尉、正(后改置长史、司马、赞务),及主簿与诸曹掾属、市令等。辖蓟县(治今北京城西南)、良乡(治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安次、涿县(治今河北省涿州市)、固安、雍奴(今武清)、昌平、怀戎(治今河北涿鹿西南)、潞县(治今北京市通州区)9县。隋炀帝时开永济渠北通至此。[1]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涿郡改名为幽州。

古涿鹿考据

播报
编辑
依《史记·五帝本纪》载: “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司马迁所指古代涿鹿何处也?。
大清一统志》云: “《涿州志》体例精严,考证详确,在清史中引用颇多”。
《涿州志》的史料价值不言而喻。
将《涿州志》(明清两代《涿州志》全书,其中正卷22册,续卷18册,共40卷)精研细读后,更显现出今之涿州乃古之涿鹿的真面目。
在《涿州志》中,在地理位置的标名、人物事迹的记述、庙宇碑刻的铭文和墓志祭文的褒扬以及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诗词中,详实记录黄帝、炎帝、蚩尤颛顼时代的活动情况多达96处。

古涿鹿之地

一、根据《涿州志》记载,今之涿州乃古时涿鹿之地
《涿州志》凡例述:“独鹿山也叫涿鹿山,在郡西。境内有范水、涿水、桃河,汇合后称拒马河”。拒马河恰是涿州城北的大河。
涿州志》卷1讲述: “古,轩辕氏宅都于幽,涿为古幽州之地,境内有涿水,水出西涿鹿山,故曰涿鹿”。又云: “北魏郦道元,涿鹿人,其《水经注》讲, ‘涿郡城北有涿水,西出涿鹿山,故名。’涿郡乃西汉高帝置,辖范围极广,北至房山良乡、琉璃河,东达霸州、鄚州、固安,南至新城定兴、静戎至清苑北界,西至易县涞水等地。郡辖二十有九。唐时将涿郡划为涿州,涿之肇名以受涿水称也。涿郡近在畿辅,为京师西南孔道,当天下之冲我。”
“《括地志》云,涿鹿山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涿水所出,涿州西北三百里有涿州记涿鹿八景,今名胜之地也,境内有上、中、下三坡”。因当时涞水县辖在郡内,所指三坡险景皆今之野三坡。
又记: “河流:涿水出州西北,郦氏水经注云,涿水出涿鹿山,世人曰张公泉,东北流经涿州,今拒马河是也。黄帝战蚩尤于此”。
《涿州志》卷1续述: “沿革。涿为轩辕氏所都,虞十二州为幽州,战国时为燕国,汉置涿郡。领县二十有九,置涿县属之。三国魏改范阳郡,迄北齐因之。隋改涿郡。唐大历置涿州,领范阳县。宋宣和年间曾改涿郡为涿水郡,后改涿州。辽、金、元因之,明省范阳县入州,国朝(清)因之。雍正七年改房山县顺天府,而涿无属县”。
《涿州志》卷三述:“明成祖发兵,命张玉为先锋而攻取涿州,因古时涿州曰涿鹿,永乐七年在此建涿鹿卫,八年又建涿鹿左卫,十一年又建涿鹿中卫,军事设置机构。明设职官,曰涿鹿驿承,为守卫明都北京的重要军事机构。清初,将涿鹿三卫、良乡兴州卫和香河营州卫合而为一卫,名曰涿鹿卫。设守备官一名。康熙二十八年奉旨而裁,编为涿州大营,成为京畿重要屯兵之所。雍正继帝位,初国朝不稳,涿州大营起了护卫京师安定的砥柱”。
《涿州志》卷五述:“涿控幽燕,古今形胜之地也,列各史所载。以次时代汇为一篇。上稽轩辕,下逮辽金,大抵战争之事为多”。在人物介绍中记述: “轩辕氏黄帝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为黄帝。都于涿鹿”。
《涿州志》卷六,事迹述:“炎帝者,黄帝同父异母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事迹又云:“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之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作华盖也”。
接着述: “涿州古涿郡,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即其地也。近城有涿河,州因涿水而得名,水中常出豕”。事迹又述:“隋法师知苑,在大业中发心造一切经刻石,以备法灭时存。炀帝幸涿州,萧后随,后信佛,赠绢五百匹,知苑徒静琬,选名胜地涿鹿山白带山造石经。自隋大业至唐贞观五年,经成”。
明修《涿州志》中人物介绍言:“涿州,初轩辕都,蜀汉昭烈帝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宋太祖赵匡胤祖籍也。”又述: “三义庙,在涿鹿驿后,乃刘、关、张三人结义兄弟处,三人寝则同床”。再述: “三皇阁(伏羲神农、黄帝)在北门月城内,明前仍按元制祭祀。三月三、九月九通祭三皇,到明洪武元年,命以黄帝时大监句芒祝融风后力牧塑殿之左右同祭。”
冯源济作《涿州志》序中述:“涿州乃轩辕旧都,汉昭烈帝故里,今山川人物焕然一新”。
清乾隆三十年知州吴山凤重修《涿州志》作序言述:“涿州距京师百里,而近为门户,考之本涿鹿之地也,黄帝都所,昭烈帝故里。汉为涿郡,领县二十有九,唐拆郡为州,其涿河亦称涿水,以境内涿水而得名”。
清同治十二年,进士周绍达任涿州职,在《涿州志》卷续卷述:“溯拒马,跨独鹿,访轩辕遗迹,昭烈故里,暨郦(道元)张(翼德)卢窦诸名阀,其流风余韵今存焉”。
《涿州志》卷二“风俗篇“言: “古之言燕地,黄帝之所都也。帝之治天下,国多游侠,多文雅之士,与北京《岁华记》无甚差别也”。
《涿州志》卷十二述:“舆地述,涿州古轩辕宅都,州郡随改,山川不移”。
《涿州志》卷三述:“涿鹿驿,在涿州西南馆驿街,明嘉靖年间设。涿鹿名区坊,在南门外”。又述: “涿鹿城,即黄帝禽蚩尤处,因涿鹿山在涿州西境内,故设涿鹿驿。古者城西南隅有阜,为凹字城,传为颛顼时所筑,城南凹处曰蚩尤冢”。

诗词吟咏

二、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涿州吟咏的诗词中,亦言今之涿州乃古时涿鹿之地
晚唐诗人胡曾《游涿州》诗云:“涿鹿茫茫白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丹霞遥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
南宋右丞相文天祥《过涿州》吟五言律诗云:“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历代迁关河,雁风吹寒秋。迩来三百年,王气行幽州”。当时,文天祥被元朝所俘,在解往大都(今北京)的路上。
明·黄仲昭在涿州吟《晚次涿州》诗云:“青山冉冉夕阳浮,绿树微茫见涿州。黄帝蚩尤征战地,眼前赢得水东流”。
明·何景明作《涿鹿道中》诗云:“访古思轩辕,树木何萧萧,狐狸鸣其侧,嵚崟何由陡,伊昔奋龙战”。
明朝诗人陈璋作《过张桓侯故里》诗云:“汉鼎三分日,桓侯战绩高。心犹轻马赵,气已夺孙曹。卤莽生何惜,精灵死亦豪。英风留涿鹿,不剪旧蓬蒿”。
清诗人魏允中《陪王郡判登涿州智度寺塔》诗云:“悲风涿鹿散吹笳,宝刹凌空贮法华。杖屐天人穿石磴,楼台畿甸俯千家。登高兴好难逢菊,怀士愁深已及瓜,最是大夫能作赋,山川摇落不须嗟”。
清诗人屠隆作《楼桑村》诗云句中有:“先主(刘备)龙兴地,轩辕旧帝乡,皇图收匕箸,天意失荆襄。”。
徐乾学作《涿州咏》诗句中有:“轩辕苦战处,白日生黄埃,千里桑乾水,滔滔不复回”。
清张纲孙作《涿州城》颂歌句中有:“晚霜不在地,微白生牛背,遥望涿鹿城,巍然沙碛内”。
李澄中作《涿州》诗中有:“闻说蚩尤雾轩辕,此地过德衰开战,伐功宝地山河锁,孤城壮及河有山”。
清田雯作《楼桑村郦道元故里》诗云:“螺髻烟垂独鹿青,郦生宅畔月冷冷,灯红一寸楼桑夜,还注桑钦水经”。
清沈德潜作《御制涿州行宫》诗句中有:“轩辕于此擒蚩尤,诸侯会合(合符)风云稠”。
清朱钧作《颂凹字城》诗:“十丈飚掀黄土坡,一椽驿馆晷腾梭,会颂颛顼城凹字,漫话轩辕战涿阿。平世驼罗早罢戎,细流挟活动成河,日寒柳脱驰官道,祗觉洪荒古意多”。
清朝第四代皇帝乾隆,一生六下江南巡游,每次都过京南第一州,每年东西陵祭祖,也以涿州为行宫。涿州乃古之涿鹿、黄帝旧都,昭列帝刘备故里,赵太祖匡胤祖籍,郦道元、贾岛的家乡,乾隆在涿州留下了数十首诗文,言今之涿州乃古之涿鹿。
《涿州览古》为乾隆戊辰年作:“燕云易水带晴川,涿鹿城南弹客鞭。村指楼桑闻胜碣,河流挟活始通船。道元故宅询遗老,子干荒墟蔼暮烟,省识同然公道在,千秋名胜以人传”。
《涿鹿城南》诗为乾隆庚午年作:“涿州城南柳色新,光风摇飏青韶春,亸鞭拟挽长条问,阅尽征途几许人。长烟初畔晓风清,画意诗情面面迎。万古江山黄帝野,谁教此处独传名”。
涿鹿行》短歌为乾隆乙亥年作: “经临涿鹿城,为歌涿鹿行。太行湿水互表里,杏村柳陌过清明……惕哉饰或出宦巧。轩辕熊罴靖蚩尤”。[3]

历史名人

播报
编辑
(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其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枭雄。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史称蜀或蜀汉,公元223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谥号桓侯。
(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生于洛阳夹马营,宋朝开国皇帝。
(约636–约680),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人,初唐诗人。
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
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郦道元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郦道元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执法严峻,后被北魏朝廷任命为为关右大使。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所杀。
郦道元撰《水经注》四十卷。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