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灞桥

[bà qiáo]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境内的过河通道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灞桥(Ba Bridge),曾用名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境内的一座桥梁,位于灞河水道之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久负盛名而又相当宏伟的一座桥,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曾是西安东去的一条必经通道。[1]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桥,故称“灞桥”;地皇三年(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兆,将桥名改为“长存桥”;隋开皇三年(583年),灞桥重新建造;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按旧制加建灞桥;1955年,灞桥改建为新式钢筋混凝土板桥。[1]
灞桥北起柳亭路和灞河东路交汇处,上跨灞河水道,南至柳亭路和柳雪路交汇处,桥梁全长386.2米,宽7米。[2]
中文名
灞桥
外文名
Ba Bridge
始建日期
春秋时期
投用日期
春秋时期
所属地区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长    度
386.2米(截至1973年)
宽    度
7米(截至1973年)
起止位置
北起柳亭路、南至柳亭路
管理机构
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交通运输局

建设历程

播报
编辑
  • 古灞桥
古灞桥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灞桥”。[1]
新朝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兆,便将桥名改为“长存桥”。[1]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灞桥重新建造,位于早期灞桥下游300米处,唐至宋代沿用,元废,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多孔石拱桥。[1]
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又在隋灞桥南另建一桥,形成南北二桥。[1]
宋神宗(公元1068至1085年)时,灞桥重修。[1]
  • 新灞桥
元代(公元1337年局旬戏),山东堂邑人刘斌重建石桥,位置大约就是灞桥这个地方,此桥15孔,阔24尺。[1]
,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灞桥增修,旋以砂土奎塞遂废。[1]
灞桥夜景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 ,灞桥难以修复,涨潮设舟渡,退潮则设木桥。[1]
清康熙三十九年整芝婚洒(公元1700 年) ,灞桥重新建造,三年后完工。[1]
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灞桥复建石墩木桥。[1]
清道光十四年(公习元元1834年),巡抚杨名飏恢复按旧制加建灞桥,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桥下芝蜜签有72孔,每孔跨度为4米至7米不等,桥柱408删乃连个。[1]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灞桥又拔旬承用巨石改建,长150丈,阔三丈。[1]
1949年汽霉员,灞桥进行加固灞桥扩建。[1]
1955年,备白灞桥由原石板桥改为新式钢筋混凝土桥,为公路交通运输通道。[1]
发现灞桥遗址
20世纪80年代,灞桥被洪水冲垮,政府将原桥彻底拆除,重建起八车轨道的双面大桥。[3]
1994年,在灞河取沙发现,长约400米,已清理三孔桥洞,桥墩长9.25至9.52米,宽2.4至2.53米,残高2.68米,墩距5.14~5.76米。墩下以石条铺成长方形底座。
2004年10月1日,被大水冲刷出的灞桥遗址则为隋桥,因在原灞桥址以南,故称为“南桥”,并在桥两边广植杨柳。[3]

桥梁位置

播报
编辑
灞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北起柳亭路、灞河东路交汇处,上跨灞河水道,南至柳亭路、柳雪路、灞柳西路交汇处,西与陇海铁路平行,南岸前方就是陇海铁路灞桥站,东与灞河桥平行,曾是西安东去的一个必经通道。[2]

建筑设计

播报
编辑

建筑结构

截至1973年,灞桥为新式钢筋混凝土板桥,所有桥墩利用原有石轴柱重建用钢筋混凝土柱加高,桥柱由直径碌蝳形圆石堆垒而成,上架为一排圆木,梁木上边,再长方形石条铺在桥面,栏杆用长方形石条所垒,桥两头牌匾上分别有宋伯鲁题写的“东接崤函”、“西通关陇”八字和灞桥二字,牌楼两侧,雕刻着一对石羊,卧在桥头的下方,桥面为新式钢筋混凝土桥面。[1]

设计参数

截至1973年,灞桥全长386.2 米,计64孔,每孔跨径6米,共有石轴柱四百零八根,桥宽7米,两旁人行道各宽1.5米,408根底砫,桥柱为直径约1米的碌蝳形圆石,上架为直径粗约60厘米的一排圆木,栏杆上长方形石条高1米。[1][3]

运营情况

播报
编辑
  • 通行事项
截至1973年,灞桥桥上可行驶重型汽车。[1]

建设成果

播报
编辑
  • 技术难题
古代造桥大多数情况都因地制宜,灞桥地处灞河,为“八水绕长安”的最大一条河流,是渭河的一个支流,古代水流湍急、经常性发生水灾,当时技术落后,建设者靠着搬运一块块石轴柱组建成桥台桥墩,桥建成后,虽桥面多次冲毁,但石轴柱经千年洪水考验,依旧良好保留着。[1]

文化特色

播报
编辑
  • 文物保护
1996年11月20日,灞桥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中国“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周边特色
灞桥北岸为西安世博园、南岸为东侧为隋唐灞桥遗址、西侧为灞河西岸滨海公园。[2]
  • 文化作品
灞桥桥墩
古代的灞桥,历代墨客骚人妙笔记录,仅《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提及灞桥(灞水、灞陵)的诗篇就达114首之多;《雍录》上指出:“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而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5]”唐朝的王昌龄在其《灞桥赋》中也说:“惟于灞,惟灞于源,当秦地之冲口,束东衢之走辕,拖偃蹇以横曳,若长虹之未翻”;[6]李白叹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7]岑参写道:“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刘禹锡唱道:“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李贺咏道:“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李商隐吟道:“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等等。[8]
其后经过历代墨客骚人妙笔的润饰,日久天长,灞桥竟被人们改称为“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据《唐诗纪事》记载:“雍陶有一次送别故旧,行至灞桥,问随从曰:‘此桥为何称情尽桥?’随从道:‘因送别到此为止点,故称之情尽桥。’雍陶有感惜别之情:‘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折柳桥》。至于“销魂桥”则得名于江淹的《别赋》,其赋开篇曰:“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古人折柳赠别,是大有深意的。因为“柳”和“留”为谐音,既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乡,宛如柳木随遇而安、发展壮大。这一习俗源自何处,已无据可考。文献记载最早可见诸《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尤其是隋、唐时期,经过文人雅士们不断写诗作赋,灞桥折柳赠别那种离愁别绪和深情厚谊就被定格了下来。[9]
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每当早春时节,柳絮飘舞,宛若飞雪,就形成了“灞桥风雪”景观,这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明代著名画家吴士英的《灞桥风雪图》。描绘一老者骑驴在风雪中过桥,低首沉思。为烘托主题,景作山野悬崖,树木凋零,风雪弥漫,河流封冻,寒气迫人。据《韵府群玉》中记载:“孟浩然尝于灞水,冒雪骑驴寻梅花,曰:‘吾诗思在风雪中驴子背上。’”此画盖取其意。 郁达夫说过:“江山亦要文人捧”,而灞桥可以看作是最好的明证了。尽管桥已不是当年的那座桥,那柳也不是当年的柳,但是由于历代墨客骚人的吟咏,自古至今,依然一直鲜活在国人的心中。[9]
  • 历史故事
隋唐灞桥遗址
汉时灞桥上设有稽查亭,检查来往行人。一夜,被“贬为庶人”的大将军李广猎归路过此桥,喝醉了酒的灞陵尉拦住不准过去。李广的随行人员说:“这是原李将军。”灞陵尉并未买账:“今将军也不得夜行,还说什么原将军!”李广无奈,只得在桥头的稽查亭过了一夜。后来李广官复原职,汉武帝拜其为右北平太守,走马上任时,特向武帝要求灞陵尉与他同去。待灞陵尉一到军中,即寻机杀之。看来,威名赫赫的飞将军也难免小肚狭肠。这件事后来让司马迁写在了《史记·李将军列传》中。[1]
东汉末年,长安大乱,帝都百姓纷纷由灞桥东逃他乡。著名文学家王粲在逃出长安后,曾站在灞陵岸上回首长安,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哀诗》,然后从灞陵岸古道南奔荆州。[1]
灞桥的东边,就是举世闻名的骊山华清池。唐时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灞桥上,年年龙凤辇,皇帝与皇妃哪里会想到人间的伤别。[1]
公元880年末,黄巢起义军占领临潼,唐王朝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带领文武官员数十人到灞桥向起义军“迎降”。随后,黄巢起义军浩荡过灞桥进长安。[1]
1936年末,“西安事变”前,爱国学生为了表达至死不渝的抗战决心,平躺在灞桥上,挡住张学良从华清池开往西安城的小汽车,要求他当众表明抗战心迹,否则宁可被汽车压死在灞桥上。[1]

价值意义

播报
编辑
灞桥是我国(中国)历史上最古老、久负盛名而又相当宏伟的一座桥。(摘自茅以升《介绍五座古桥——珠浦桥、广济桥、洛阳桥、宝带桥及灞桥》[1]
古灞桥,是西安城东交通要道和战略重地,在这里发生的往事很多,许多已进入史册。(张君祥 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