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韩嵩

播报上传视频
东汉末年人物
展开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韩嵩(生卒年不详),字德高,南阳人。[1]少好学,贫不改操。不应三公辟命,与同好数人隐居郦西山中。后担任刘表手下的别驾,转为从事中郎。出使许都,被拜为侍中,迁零陵太守。建安十三年(208年),韩嵩与蒯越、傅巽劝刘琮降曹。曹操平定荆州后,拜韩嵩为大鸿胪。
全    名
韩嵩
德高
所处时代
东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南阳郡
最高官职
大鸿胪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出仕刘表

韩嵩,字德高,南阳人(《先贤行状》称韩嵩为义阳人,则韩嵩的故乡应在义阳郡设置后改属义阳)。[1]
韩嵩少时好学,家贫而不改变自己的操行。知道天下将乱,不应三公征辟,与同好数人隐居在郦西山中。黄巾之乱后,韩嵩避难到南方。刘表统领荆州时,逼韩嵩担任别驾,后转为从事中郎。刘表郊祀天地,韩嵩正言劝谏,刘表不从,逐渐出现违忤。[2]

出使许都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曹操相持于官渡,遣人向刘表求助,刘表答应袁绍却没有行动,也不愿帮助曹操,只打算保守于江、汉之间,观察天下之变。韩嵩与别驾刘先劝道:“如今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的关键在于将军。若想有所作为,趁着他们疲惫时起兵是个可行的办法;如果不这样做,也应该选择其中一个人作为依靠。岂能坐拥十万军队坐观成败,见到他人求援不肯相助,见到贤明的人又不愿归顺呢!这样双方的怨恨必会集中到将军身上,恐怕将军也不可能中立了。曹操明哲,善于用兵,而且贤明杰出的人大多都愿归附他,其势定能击败袁绍,而后调动部队攻向江、汉一带,恐怕将军抵挡不了他。如今对将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举整个荆州归顺曹公,曹公必定重重感激将军,如此可以长久地享受福分,将之传给后代,这是万全的计策。”大将蒯越也劝刘表。刘表迟疑不决,就决定派韩嵩先去拜访曹操,借机观望曹操的虚实。刘表对韩嵩说:“如今天下大乱,不知道会如何安定,而曹操拥戴天子定都许县,请您替我去查探虚实。”韩嵩回答:“圣达节,次守节。我韩嵩是守节之人。事君为君,君臣的名分一旦定下,我必定以死守之;如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即便赴汤蹈火,我死也不会推辞。以我看来,曹公贤明,一定能够实现统一天下的心愿。将军如果上顺天子,下归曹公,必能享受百世之利,楚国也能因此受到保护,这可以派我前去;如果对此犹豫不决,那我到了京师,天子给我一个官职,我的推辞没被同意,那就成了天子的大臣、将军过去的部下。在天子身边就为天子尽忠,于义不能再为将军效死了。希望将军重新考虑,勿负韩嵩。”刘表认为韩嵩是害怕出使,就强迫他去。韩嵩到许都后,果然被拜为侍中,又迁为零陵太守。[1][3-4]
韩嵩回到荆州后,极力陈说曹操的威德,劝刘表把儿子送到许都当人质。刘表怀疑韩嵩是在为曹操游说,非常愤怒,打算杀死韩嵩,于是拷问韩嵩的随从人员,随从人员被拷打至死也没说韩嵩有二心,刘表才知道韩嵩并无他意,于是放过了他。[3]
韩嵩
《傅子》记载:刘表认为韩嵩怀有二心,就召僚属数百人大会,陈列兵士见韩嵩,十分生气,持节欲图斩杀韩嵩,又责备他,说:“韩嵩怎敢怀有二心!”众人都非常恐惧,希望韩嵩能道歉。韩嵩却不动,对刘表说:“将军有负韩嵩,韩嵩没有负将军!”并向刘表陈说前言。刘表愤怒不已,他的妻子蔡夫人劝谏道:“韩嵩,在荆楚地区很有声望,况且他说话坦率,诛杀他也没有理由。”于是刘表没有处死韩嵩,而将韩嵩囚禁了起来。[4]

劝归曹操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去世,少子刘琮继位。蒯越、韩嵩及东曹掾傅巽等人劝刘琮归顺曹操,最终刘琮听从众人建议,举州投降曹操。[5]
曹操进入江陵后,论荆州服从之功,以韩嵩为大鸿胪。当时韩嵩患病,曹操就派人前往韩嵩的住所,将大鸿胪的印绶授予他。[2][6]
韩嵩
《后汉书》记载:曹操以韩嵩名重,厚加礼待他,让他列举品评荆州的人才优劣,他所推举的人都被提拔任用。曹操又任命韩嵩为大鸿胪,以“交友礼”来对待他。[7]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先贤行状》:少好学,贫不改操。[8]
蔡夫人:韩嵩,楚国之望也,且其言直,诛之无辞。[8]
王夫之:韩嵩,智而狡者也。刘表旧与袁绍通,而曹操方挟天子以为雄长,绍之不敌操也,人皆知之,故杜袭、繁钦、王粲之徒,日夕思归操以取功名。嵩亦犹是而已矣。嵩之劝表以归操,明言袁、曹之胜败,而论者谓其奉戴汉室,过矣。[14]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据《襄阳记》记载,宜城人向朗年少时,与韩嵩的关系亲善。[13]

相关争议

播报
编辑
陈寿三国志》记载“刘表猜疑韩嵩”一事,仅称刘表拷杀从行者,得知韩嵩并无他意而止。建安十三年(208年),韩嵩还与蒯越、傅巽一同劝刘琮投降。[8]
傅子》中“刘表猜疑韩嵩”一事,则称刘表因蔡夫人劝谏而不杀韩嵩,但还是把他囚禁了起来。《傅子》原书已佚,裴松之引用的部分并未提到韩嵩何时被放出。[8]
范晔后汉书》记载“刘表猜疑韩嵩”一事,将《三国志》、《傅子》的记载结合,称蔡夫人先劝刘表,之后刘表拷杀从行者,最后囚禁韩嵩。但“荆州降曹”一事,《后汉书》称韩嵩参与劝刘琮投降,与《三国志》相同,后文又称曹操平定荆州后释放韩嵩(原文“乃释嵩之囚”),前后矛盾,不知为何。[9]
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时,认为韩嵩劝刘琮投降之事有误,曹操释放韩嵩之事为真。因此在记载“劝归曹操”一事时省去了韩嵩的名字。[10]

文学形象

播报
编辑
小说《三国演义》中韩嵩的形象与正史大致相同。小说中,韩嵩为刘表手下从事中郎将,曹操、袁绍相争之前,曹操派祢衡出使荆州,袁绍也遣使到荆州,刘表向群下询问对策,韩嵩建议举州归顺曹操。刘表于是命韩嵩到许都,以观虚实。韩嵩在出发前先表明,若天子赐其官职,则自己不再为刘表所用。到许都后,曹操拜韩嵩为侍中,领零陵太守,让韩嵩回荆州说刘表。韩嵩回到荆州后,劝刘表遣子入侍,差点被刘表处斩,因蒯越相劝而被赦免。[11]
后来曹操平定荆州,释韩嵩之囚,加为大鸿胪。(小说中并未说明韩嵩为何被囚。)[12]